李敏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和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涵,体现了鲜明的主体价值和人文取向。围绕学生历史知识发展需要,突出开放性和多元化,引导学生在自我研读、协作探知和总结反思中发现问题,对帮助他们开阔认知视野,正确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注重“读”“探”和“问”等学习策略方法指导,不仅能活化教学过程与方法,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品德素养。
一、“读”素材,积淀感性认知
读史能明智,可以在积淀的丰富事件中探寻出规律。指导学生阅读素材,品味其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便能得到相应的意义。读素材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认知不断积累和拓展的过程,有助于他们的理解识记。
指导学生读素材,能使学生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更为全面、客观的整体理解感知,便于他们挖掘其中有价值信息。如在“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学中,学生自主默读文本中提供的素材,并划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同学找出了明清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有的同学找出了反侵略斗争的几次事件;有的同学找出了明清时期国内的阶级矛盾等情况。综合学生的阅读,学生们思考:作为当时的统治者认识到了“内外交困”的问题吗?你认为明清时期的反侵略原因有哪些?对后来产生了怎样积极影响?引导学生通过读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感悟历史,使得他们的认识不再抽象,使得学生对反侵略斗争有了更为直观的感知。
学生读历史素材的过程,也是他们认知感悟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围绕自己的疑点主动筛选出有效信息点,帮助他们加深理解;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让他们在综合阅读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理解方法,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理解体验;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导思题目,尝试以笔记圈划的形式来找出相应的语言信息,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感知。
二、“探”难题,深化理性思维
历史学习其实就是“谈古论今”,需要后人学习借鉴。运用多元化讨论方式来探讨历史,不仅能发现其中的奥妙,更能够使得学生在反复咀嚼中吸收充足的养料,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探解历史难题,为学生产生认知理性思维奠定坚实基础。
探解难题,需要学生齐心协力与积极配合,让他们在时光穿越的过程中深有感触。如在“走向全盛的唐朝”教学中,学生围绕当今热播剧《武则天》,思考这样的问题:从武则天统治唐朝中,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能够有初步的感知,从教材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为例,探讨“唐朝的繁荣有怎样的经验?”,帮助他们在对话中予以归纳。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我们要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应该如何做?”“英雄创造了历史,对吗?”相互探讨和争辩,让历史问题在不断争辩中散发诱人的魅力。学生通过彼此讨论的方式探解历史,更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能够使得学生站在课堂中央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探究难题,需要教师提出相应的思考话题,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任务进行主动合作与探究,帮助他们强化整体理解感知。引导学生运用同桌对话,帮助他们打开表达思维,让他们能够带着问题主动探学;指导学生尝试小组讨论,让他们在相互协作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使他们在交流中提高整体能力。
三、“问”方法,促进综合运用
学生是历史课堂的主角,有其学习思维方法。掌握他们的学习过程,了解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教师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他们在积极表达中不断深化理解感知。教师通过问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让他们有更多精彩的发现,从而满足学习需要。
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启思发问,能给学生更多自我归纳总结机会。如在“洋务运动”教学中,学生自述学习过程,他们从洋务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陈述。教师又给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就是当时的洋务派,你会怎样向慈禧等统治者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课程主动学习内容,使得课堂更加生动。
按照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把握时机,在学生“口欲言又止、手想写又停”时,多鼓励他们总结反思,帮助他们概括学习要点。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引导他们在自由表达和主动畅言的过程中能总结归纳相应的内容,增强感知。设计多样化和层次性问题,采取追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予以反思,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
历史教学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上的识记运用,以历史认知素材阅读为前提,注重探学引导为载体,强化思维方法训练,有效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强化德育渗透。注重开放性问题引导,让历史与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定会有“惊人的相似”。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