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平台

2016-07-20 09:04:24马静雅,陈萍
中国机构编制 2016年1期
关键词:规划局机构编制实名制



短信平台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编办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一是通过召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座谈会、法制宣传月发放宣传单和工作手册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使各级各部门认识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履职意识。二是从严检查审批。从严督促各事业单位做好自查工作,要求及时梳理和完善与登记管理工作相关的基础资料,特别是申请设立、变更、备案、上报年度报告等材料,必须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再上报编办。从严检查审批法人证书,重点审核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及填写的规范性,审核合格的将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之后再发放《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三是制订印发《昌都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简明工作手册》,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基础知识、操作程序、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规定。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流程图》,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悬挂、注销、废止、补办等方面的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四是加强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查、实地检查等方式重点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履职情况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同财政部门对财务执行及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检查,全面了解事业单位活动情况、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实现动态管理、跟踪管理。

(西藏自治区编办马静雅供稿)

新宁县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抓手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监管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积极开展股级事业单位法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打破了仅对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的单一局面。一是健全机制。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而且对单位法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每年5月,县编办联合县审计局及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站根据上一年度全县股级事业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明确6-8家股级事业单位作为审计对象,依法进行任期或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并且对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执行“三定”规定等情况进行核查备案。2013年10月撤销原县审计服务中心牌子,将新宁县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审计站转为主体机构,归口县审计局管理,保障审计队伍的稳定性。二是部门协调配合。县编办积极联合组织、人社、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法人证书使用问题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2次联席会议,在会上通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过程中各部门的配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县编办确定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负责该项工作,全程派专人参与新宁县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审计站组织开展的审计工作。审计完成后及时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对在审计中出现问题的事业单位法人将依法提交组织、人社、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公信力。三是注重审计结果运用。将事业单位法人离任审计报告作为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的一项重要内容。凡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其法定代表人因任期届满、调离、辞职及事业单位合并、分设、撤销和改变隶属关系等原因出现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均须提交《离任审计报告》。通过离任审计掌握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履行法人职责的情况,离任前单位债权、债务情况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凡不按要求实施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报告的,机构编制部门不予办理相关人员编制调整手续,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办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手续。

(新宁县编办陈萍供稿)

陕西多措并举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化管理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抓手。陕西省已建成了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编办、横向联通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信息网上在线实时更新,并依托中央编办实名制系统率先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年报。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印发了《关于建设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的通知》,明确阶段性目标。根据中央编办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对部署环境的要求,利用政府电子政务业务专网资源,于2013年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编办实名制网络系统的纵向贯通和上线运行。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机构编制年报统计数据、核查数据与实名制系统数据指标的有效对接,对三套数据库指标项进行逐项比对分析,研究提出兼顾实名制管理和核查工作的信息采集、录入、校验等方面的意见,从源头上规范了入库数据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2014年底,全省数据实现同步更新。二是善于借势,形成合力。2014年,陕西省各级编办统筹协调同级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共同完成了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人员信息的采集、联审等工作。为促进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比对机制的形成,陕西省编办、财政、组织、人社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省级单位工资发放及建立实名制财政供养人员台账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对省级工资发放单位及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进行了审核,进一步完善了实名制库中的人员信息。2015年9月,实现了省级各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的全覆盖,11月全面实现了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在线实时更新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工作常态化,12月底实现市级部门实名制系统全覆盖。三是建章立制,强化管理。陕西省编委2014 年1号文明确提出了“编制在先”的原则,重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减变化调整上下编制度,将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信息作为财政部门预算经费及核拨人员工资的依据。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省级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办法》。2015年实名制工作进入网络化管理阶段,由省编办牵头负责,已拟订《陕西省省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最终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借力,共同推动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在线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的工作运行机制。

(陕西省编办供稿)

武汉在市区范围同步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湖北省武汉市在市、区范围同步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在市级层面:一是整合工作职责。将市房管局的房屋登记职责、市园林和林业局的林地登记职责划由市国土规划局承担,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市不动产登记的行政管理和具体经办统一由市国土规划局牵头负责。二是设立登记机构。在市国土规划局设立市不动产登记局(地籍处),承担全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及地籍管理等工作;将市国土规划局所属市土地登记发证中心更名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受市不动产登记局委托,办理不动产登记等具体事务,在各中心城区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设立分中心;将市房管局所属市房产交易和登记发证中心更名为市房产交易中心,房屋登记方面的经办职责划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三是划转人员编制。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从划出职责的市房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机关及所属相关事业单位划转相应的登记管理和经办人员编制到市国土规划局及所属相关事业单位。在区级层面:各中心城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房屋、林地登记管理职责整合到市国土规划局各区分局,在各分局地籍管理科挂不动产登记科牌子,人员编制相应划转;各新城区、开发区房屋、林地登记职责整合由区国土规划部门承担,不动产登记经办职责和机构由各区按规定确定。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后,市国土规划局、市农委、市房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方面的职责分工更加明确,管理效能得到提升。

(武汉市编办供稿)

昌都扎实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

猜你喜欢
规划局机构编制实名制
更正启事
河北农业(2022年3期)2022-11-25 04:42:37
遇见“真爱”
故事会(2022年7期)2022-04-03 23:07:37
绿色果品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河北果树(2021年2期)2021-04-24 07:16:40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8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中国储运(2017年6期)2017-06-05 09:26:46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实名制
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