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文平
系统整体协同推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文/ 黄文平
编者按:
2015年9月,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举办了“简政放权与公益事业治理体系改革”研讨会,分简政放权改革、公办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益服务中的PPP四个主题研讨,来自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几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务部门代表在研讨会上作了发言。从本期起开设“公益事业治理体系改革”专栏,陆续刊登研讨会上的发言。
黄文平: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会长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从体制机制上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目的是促使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激发市场和社会主体的活力。公益事业治理体系改革也是中国重要的改革任务,其关键是准确定位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各自的角色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改革释放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活力,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和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这项改革实质上也是政府自身改革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方面的改革紧密关联,都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公益事业体系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行政体制改革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所涉及到的财税体制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等,都相互关联,其中任何一项改革的进展情况,都会对其他改革的推进产生影响。因此,系统、整体、协同地推进改革,是确保中国改革顺利推进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中国的改革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民情和社情,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这次研讨会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相互交流、共同研讨的平台,希望各位围绕主题,深入交流,相互启发,为中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和公益事业改革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
注:本文是黄文平在2015年9 月26日召开的简政放权与公益事业治理体系改革研讨会上的致辞,发表时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