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困境与保护研究——以山东鄄城商羊舞为例

2016-07-20 06:16高蒙蒙王立华
运动 2016年15期
关键词:杏花城镇化文化遗产

高蒙蒙,王立华

(吉首大学砂子坳校区,湖南 吉首 416000)

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困境与保护研究——以山东鄄城商羊舞为例

高蒙蒙,王立华

(吉首大学砂子坳校区,湖南吉首4160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商羊舞的内涵、生存背景、存在困境、保护措施等几方面,关注商羊舞的生存及发展,以此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并作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羊舞;生存困境;保护

1 山东鄄城商羊舞的溯源及其基本内容

1.1山东鄄城商羊舞的溯源

商羊舞流传于山东菏泽鄄城县,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并且具有“千年古县”之称。山东省鄄城县李进士堂镇杏花岗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舞蹈——商羊舞,它是一种求雨仪式舞蹈,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商羊舞的来源,最早见于《孔子家语.辩证》: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公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儿童有屈起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也。东汉王充《论衡·变动》云:“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曲其一足起舞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跳神篇则对“商羊舞”有了舞蹈的记载:“妇束短幅裙,屈一足,作商羊舞。”从古老的书籍中可以得出商羊鸟是水祥吉兆的象征,只要人们看到商羊鸟出现,就知道雨要降临。当天旱很久不下雨时,人们就期望商羊鸟的出现。后来,人们就戴上面具,自己装扮商羊鸟,模仿商羊鸟的动作,鄄城县人们将模仿商羊鸟求雨的动作不断改编,并且融入其他的民间艺术元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间娱乐艺术形式的舞蹈,经过不断地转变和改编,进而成为一种民间舞蹈——商羊舞。

1.2商羊舞的基本内容

商羊舞被杏花岗人称为一种求雨舞蹈,经过不断完善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娱乐舞蹈。商羊舞一般需男女各6人或9人,敲锣与敲鼓者4人,弦乐者2人。每人手持“响板”,手执的“响板”是由高密度森材制成,长短不一地并起联结在一起。舞者手持“响板”,身结鸟羽,脚挂铃铛又蹦又跳并左右摇摆,且带有乒乓铛铛的声音,舞者边舞边唱,边模仿商羊摇头晃脑,跳完这套舞蹈大约需要30分钟。商羊舞的动作要领为:做动作时,动力腿小腿弯曲抬起,身体重心留到后面。男舞者左手拿“响板”的长板,右手拿短板;女舞者右手拿长板,左手套在短板绳圈内,通过长板与短板不断击打发出清脆的乐声,舞者脚下行走的路线图有阴阳八卦图、大园场、绕八字、二龙吐须、剪子股、卷箔、里罗城、外罗城等,蕴涵着阴阳协调、对称交叉的关系。

2 城镇化进程中商羊舞文化的生存背景及存在困境

2.1城镇化进程中商羊舞文化的生存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对于自身衣食住行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村落被整体拆迁,很多农村通过土地置换,农民离土离乡,搬进了新楼房。在这个城镇化浪潮中,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及民间传统艺术在逐渐消失,甚至荡然无存。从农村向城镇化进程中来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人们一直追求着城镇化的生活中,一些民间文化却被遗忘了,甚至让它悄然无声的消失。一直流传于鄄城杏花岗村的商羊舞也是如此。杏花岗在1986年被改名为陈刘庄,但村民为保古韵仍愿意把自己的村子称为杏花岗。更令他们自豪的是,商羊舞是杏花岗的特色舞蹈,又是国家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只有杏花岗人会跳商羊舞。即使周围村上有会跳的,也是从杏花岗嫁出去的姑娘。随着人们思想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舞蹈已很少见。简而言之,商羊舞这种民间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特别是现代音乐舞蹈的影响,商羊舞已经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

2.2城镇化进程中商羊舞文化的存在困境

商羊舞文化的传承人现在只有2人:一位62岁,另一位78岁。陈泽川是其中一位商羊舞的继承人。这位老人虽然身体消瘦,心脏不太好,但性格开朗,身板还比较硬朗。经过实地走访杏花岗村,并访问了陈泽川老人,在访问中,陈泽川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时尚,追求的是一些时尚娱乐以及潮流舞蹈,现杏花岗村有很多人已无学习这种舞蹈的热情,因此商羊舞后继无人,已濒临消亡。所以,我们现在急需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希望能把这种原生态的舞蹈继续传承下去。在访问过程中,陈泽川老人还给我们拿出了舞蹈道具─牛板骨和响板。响板由一长一短2块木板组成,木板长约30cm,2块牛板骨上均有铃铛和虹影作为装饰。陈泽川老人说,这套道具他已经保存了30多年。在访问过程中,我们极力恳求陈泽川老人给我们展示商羊舞,陈泽川老人经不住大家的一再恳求及鼓励,独自一人给我们展示商羊舞,陈泽川老人两手持响板左右上下摇摆着,又一次跳起了那神秘而古老的商羊舞:边跳边讲解,这是踌躇步、咯噔步、八卦图……动作简单、纯朴,节奏和谐而古老,陈泽川老人仿佛带我们回到了2500年前,让我们看到了祖先正在跳商羊舞求雨、庆丰收或祭祀,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希冀。据陈泽川回忆,他从20岁起开始学跳商羊舞,至今已跳了50多年,也见证了商羊舞兴兴衰衰。陈泽川老人回忆:1955年,由鄄城县文化馆长赵子林带队,杏花岗村民曾参加山东省商羊舞汇演,并获好评。此后前卫歌舞团曾派人到杏花岗整理发掘商羊舞。陈泽川老人在1996年带着村里一帮大姑娘和小伙子,排练了一个多月,参加了鄄城县电视台拍摄的春节晚会节目,并在全县多次播放。在此过程中,经过专家研究、指导、改编和村民不断演练,商羊舞逐渐由祭祀性舞蹈向快乐的艺术形式升华,从此杏花岗商羊舞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访谈中,陈泽川老人说,商羊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现在只有一些老年人会跳一点,年轻人都不情愿跳商羊舞,更不情愿去学习商羊舞。所以现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有可能商羊舞就此消失,进而我国又缺少一项民间文化。

投稿日期:2016-04-27

3 山东鄄城商羊舞文化的保护

3.1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认真落实贯彻,加强对商羊舞文化以及内涵的宣传,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以商羊舞文化表演的形式进行宣传,通过政府补贴、经费支持等形式鼓励民间艺人。

3.2积极培养商羊舞文化的传承人,政府给传承人一定的补贴,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创新,增加人们对商羊舞文化的热爱,

3.3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根据现有的条件,改善场地环境,合理开发空闲场地,积极鼓励人们学习商羊舞。

3.4提高举办商羊舞比赛频率,进一步做好商羊舞文化的宣传工作,使鄄城县人们了解商羊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引以为豪,并且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鼓励人民群众学习商羊舞,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认识、接受、喜爱、学习、发展商羊舞,使商羊舞成为鄄城的文化标志。

4 结 语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农村不断向城镇化转移,一些民间文化受到冲击,渐渐在消失,存在于山东鄄城杏花岗村的商羊舞文化也正面临着消亡。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古老的民俗文化渐渐被遗忘。商羊舞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求雨祭祀舞蹈,具有宗教性,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民俗学价值,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去保护它、去发扬它,不仅可以提高商羊舞以及杏花岗的知名度,而且还可以为杏花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刘建,孙龙奎.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132.

[2]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第三卷)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

G85

A

1674-151X(2016)08-14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5.073

高蒙蒙(1990—),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杏花城镇化文化遗产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杏花树下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杏花
杏花弦外雨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