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
摘 要: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金的重要补充,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因此,本文以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立足于企业年金未来的发展,基于DC计划和DB计划均可选择的假设,具体探讨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性质、生命周期以及职工类型方面的差异,使得其年金计划在计提比例和模式选择方面的不同,以期为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年金计划;未来发展
一、引言
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版《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概念,引发了理论与实务界对职工薪酬和企业人才的关注。
企业年金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由选择是否给职工提供的补充性养老金,是对基本养老金的重要补充。从实质上来说,企业年金是是职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年金计划的未来发展也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明确规定我国采取的是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DC计划)。DC计划是指由企业和员工定期按确定金额缴纳,职工的退休金待遇取决于资金累计规模以及投资收益,也就是各种风险由职工承担。另一种企业年金计划模式是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即DB计划),DB计划简单来说,就是由企业承担各种风险,为职工在退休后提供确定的收入。随着经济发展,现有的企业年金计划的缺陷显而易见,因此,必须考虑探索创新年金计划模式。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年金计划建立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理论与实务界对人才的日益关注,作为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日渐受到关注,年金计划是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较低人才流失率的重要手段。不过,就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年金计划实施情况来看,虽然是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型企业,但建立企业年金的比例并不高。
从政策法规角度分析,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企业年金实施DC计划,致使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年金计划可选择的余地小,缺乏弹性,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不高;从职工利益角度考虑,企业年金是企业对于职工未来生活的一种保障,而大多数职工更倾向于现时资金的流入,基于此,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热情也大大减退。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年金计划建立的未来发展
虽然现行规定要求企业实施DC计划,但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年金现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本文在企业年金计划未来发展的讨论中,假定DC计划与DB计划是可选的。
企业性质的不同,企业所处生命周期地不同以及职工类型的差异使得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时有所差别,本文将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差别,从企业年金计划的计提比例,模式选择等方面,一一探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
1.高新技术企业的性质
从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来看,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性质可以大致划分为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我国的现时状况下,两者存在较大区别。
对于国营企业来说,考虑到其他激励手段如员工持股计划等推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国营企业更多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以激励员工。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建立普遍DB计划,一方面由于人才不断的流动,管理上可能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DB计划会成为其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民营企业应该区分企业的核心人才与一般人才,一般人才的流失并不会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所以,民营企业应该建立DB计划与DC计划相结合的企业年金计划,对核心人才建立DB计划,提高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于一般人才,尤其是入职期较短的职工,建立DC计划即可。
2.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
陶长琪(2003)就将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生命周期划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以及衰退期。显然,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高新技术企业的年金计划的建立有所不同。
首先是种子期,在该时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企业的前景尚未明朗,人才流失率较高。因此,相比员工持股的难以吸引职工或者工资的大幅上涨给企业带来持续的财务压力,根据企业实力适当提取企业年金的DC计划,既可以达到激励职工的作用,也不会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财务压力。种子期的职工人数一般较少,此时适用全体职工无差别计提比率的DC计划。
其次是初创期,在该时期,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过渡到前景相对明朗的时期,但企业未来的发展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出于企业实际考虑,企业应该选择DC计划。企业在该阶段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势必会引进新的人才,如果继续使用全体职工无差别计提比率,势必会影响前期加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采取根据职工的资历等确定的有差别计提比率的DC计划。
然后是成长期,在该时期,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会大量引进优秀人才。因此,为了充分激励和留住职工,企业应该尝试使用DB计划。企业可以借助DB计划,向职工传递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信息,进而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考虑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该时期企业很难实施普遍的DB计划。因此,该时期企业应该区分核心人才与一般人才,同时综合考虑职工的资历,学历等,分别有针对性的实施DB计划与DC计划。
接着是成熟期,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步入稳定时期,但为了维持企业持续的发展,企业仍会引进新的人才,从而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与成长期相似,应该建立DB计划与DC计划并存的企业年金计划。但是也应该有所差别,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力,适当扩大DB计划的范围,进而提升企业地凝聚力,同时应该根据职工的具体特征,实施有差别计提比率的DB计划。
最后是衰退期,在该时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经济状况有所下降,对人才的需求量有所降低,不会大规模引进人才。因此,企业不应该在该阶段再新建DB计划,已建立的DB计划对企业来说已是较大负担,对于该时期的新进员工,应该选择带给企业负担较小的DC计划。
上述是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建立何种企业年金计划,而对于同一企业经历不同的生命周期,DB计划与DC计划的融合问题就需要加以考虑。一般来说,企业会先设立对自身来说未来压力更小的DC计划,到成长期和成熟期会引进DB计划,当然DC计划和DB计划应该分设不同账户,不过对于同一职工,同时涉及到两种计划的,应该统一归集到DB计划账户,并根据DB计划调整前期实施DC计划提取的金额部分。
3.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工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职工在性别,资历,学历层次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别应该在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上体现。因此,针对职工的不同特征,应该建立基于多维考虑的企业年金计划。这里的多维是综合考虑职工的所有特征(本文仅就上述提到的性别、资历、学历层次和年龄三个方面进行基于三维的企业年金计划描述,其他多维可以以此类推)。
首先,需要将性别,资历,学历层次和年龄进行细分。性别的划分很简单,分为男和女即可;资历可划分为入职少于五年,入职五至十年,入职十年以上;将学历层次分为研究生及以上,本科生及以下;年龄可划分为45岁及以下和45岁以上。
其次,确定最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在上述职工特征中,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最先考虑的是资历问题。
然后,最重要因素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分类组合。对于入职少于五年的职工,可以暂不考虑其他因素,而只采用DC计划,因为资历少于五年的职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职工的职业生涯尚未明朗,相比退休后的福利激励,职工更在乎现时的收益。
对于入职五至十年的职工,可以考虑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45岁以上的职工,尤其是女性,建立DB计划。而对于其他学历较高且入职多于五年的职工,也可以建立DB计划,以留住企业重要的核心人才。
对于入职十年以上的职工,应该建立DB计划,一方面是对职工一直以来认同支持企业的回馈,另一方面可以达到进一步激励和留住职工的目的,也是对其他职工的潜在激励。
对于同一职工,企业年金由DC计划变为DB计划,可参考上述的在不同生命周期过渡阶段,DC与DB计划的融合与调整。
四、结论
职工薪酬准则的修订实质上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因此,作为职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企业年金DC计划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选取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立足于企业年金计划的未来发展,从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性质,企业生命周期以及企业职工特征等差异出发,探讨了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未来应该建立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年金计划,以期为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叶霖昊.国有企业年金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5,34:104-105.
[2]刘瑞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人才企业年金计划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1:91-94.
[3]庞娟.中小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适用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李金玲.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0.
[5]陶长琪.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3,0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