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 要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都市文化侵蚀着传统乡土文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乡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运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对特色乡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文章以“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示范项目为研究案例,着重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借力“互联网+”思维,丰富供给主体,畅通供给渠道,形成高效互通的供给模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互联网+ 汝州乡土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数字化时代,充分运用互联网对特色乡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传播更具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基于“互联网+”时代,充分运用新媒体和虚拟网络,构建“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乡土文化的数字化展示、传播和研究,从而将特色乡土文化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展示和管理。并将特色乡土文化在互联网平台上打造成有吸引力的数字文化资源,推动特色乡土文化在网络传播渠道中形成文化品牌,提高地域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传递文化精髓,延续文明的火种。
1“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的背景
河南汝州是省省直管市,汝瓷之都、曲剧故乡。誉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华名窑·瓷魁之乡”、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嵩山,南依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4个乡、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453个行政村。近年来,汝州市“以文化人、用文化滋养城市”为导向,加强数字文化服务,推出了“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顺应“互联网+”趋势,推动文化服务和科技融合发展,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了汝州市文化强市的建设。
伴随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汝州不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大型综合类文化阵地—汝州市文化体育中心,争取中央、省扶持资金450万元,建成了15个标准乡(镇)文化站和60个文化大院,并已全部投入使用,实行免费开放,服务广大群众。积极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在上级扶持下,投资84万元完成了县级支中心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436个村级服务网点建设,覆盖率达100%,目前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化工作网络。
汝州每年举办全市文化站长培训班一期,乡镇村级文化骨干及文化爱好者“教你一招”“送你一招”公益培训班90余期,培训内容包括:书法、美术、舞蹈、戏曲表演、音乐、盘鼓、古筝、太极拳、腰鼓、文艺创作、图书管理等,培训学员1万余人。举办汝瓷烧制技艺大赛一期,种文化进校园活动20多期,“文明河南·欢乐中原·魅力汝州”广场文化活动25场,送戏下乡400场,舞台艺术送农民15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300场以上,春灯节文艺展演赛10次,群众自娱自乐文艺演出3000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80多万人次,创作美术作品200幅以上,文学作品150篇左右,发表或获奖作品近百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建立了文艺人才库,成立了老年大学,参加活动的退(离)休老同志200多人。
但是,基层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功能没有发挥好,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没能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文化供给方式落后、影响力有限,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农村、城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群众文化供需不对接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市群艺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为基础打造了“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这一项目。
2“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情况
“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是汝州市根据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围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目标,整合全市文化资源,结合汝州实际和群众需求重点打造的综合性文化服务项目。旨在利用“文化服务+网络技术+全媒体”的模式,通过互联网、网站、微信、微博、QQ及移动终端app等载体,做到线上线下工作相结合,达到虚拟网络和乡土文化服务活动的深度融合,解决场地和人力资源的限制问题,达到传播文化服务群众的目的。
该项目使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网络上实施基层文化培训、送戏下乡、数字服务、群众评价等工作,既迅速又便捷,还节约人力、物力成本,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重点通过“互联网+队伍培训”、“互联网+文化服务”、“互联网+数字资源”、“互联网+群众评价”等子项目,使传统文化服务形式通过现代科技技术改造激发产生新的推动力,提高服务效能。其中,“互联网+”只是文化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体现了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带动性;“乡土文化”是文化服务的核心和重点内容,体现了项目的群众性、地域性和广泛性。
目前,在网站及微信公共号平台的服务项目主要有:文化资讯、文化点餐、免费培训、馆站大院、演出团体、文艺志愿、校园文化、我行我秀、名家风采、汝州非遗、专题咨询、网上展厅、文化设备、视频中心、资料库、下载区等,开展远程辅导与远程教育、数字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共享共建、线上文化活动、线下服务策划实施互动,使网站平台、微信公共号平台、QQ群平台与全市20个乡镇办事处文化站、各村文化大院互联,使文化专业工作人员与基层文艺服务结合,实现汝州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使“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惠及全市人民。该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受到各乡镇政府领导、村街文化工作负责人和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开展培训5期,培训学员350人,组织文艺演出活动10场(次),举办专家讲座2次,收集非遗项目资料8个5万字,开展校园文化辅导5次,把汝州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传播到千家万户,使汝州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气。
3“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的启示
(1)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顶层设计。成立“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每年工作计划。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用于“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工作内容是把汝州市特色乡土文化资源(曲剧、民间艺术表演、汝瓷文化等)整理加工为数字化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手段免费提供给基层群众。
(2)拓展服务阵地。要立足汝州本土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通过数字资源共享共建,实现基层文化活动管理、网络互动服务、远程辅导与远程教育、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3)打造项目品牌。利用汝州本土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汝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活动,把文化精品与互联网+相结合,把“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成为具有汝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惠民项目。
(4)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整合现有志愿者资源,充分利用民间文艺团队和民间文化能人,在2年时间内,使文化志愿者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实现每个行政村有1支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的目标。并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强对各类志愿团队和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采用“订单式”、“菜单式”服务,根据各村实际,2年内对志愿者免费培训一遍。
(5)扩大地区社会影响。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媒体及时发布动态、消息、力争在省级、市级宣传媒体上持续性对该项目进行报道,扩大“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的影响力,提高群众关注度和知晓率。
4“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4.1构建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惠民网络
(1)以“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项目盘活汝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惠民网络,以市群艺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为基础共同构筑“互联网+汝州乡土文化”服务平台。
(2)利用“文化服务+网络技术+全媒体”的模式,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QQ及移动终端app等载体,做到线上线下工作相结合,使虚拟网络和乡土文化服务活动的深度融合,有效突破文化场地和人力资源的局限性,使文化资源达到最大化共享。
4.2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首先是整合志愿者资源,充分挖掘并调动民间文艺团队和民间文化能人,并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强对各类志愿团队和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采用“订单式”、“菜单式”服务,根据各地各村实际,对志愿者进行地毯式免费培训,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合理调配志愿者的服务方向和服务场所。
其次利用项目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各方面资源和业务,诸如“互联网+队伍培训”、“互联网+文化服务”、“互联网+数字资源”、“互联网+群众评价”等,通过互联网+对传统文化服务产生新的推动力。通过“互联网+”这一文化服务的载体和平台带动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优化升级。
4.3线上线下结合,实现供需对接
一是依托市群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等线下文化阵地,统筹“线上”“线下”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使线上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线下主题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二是扩大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扩大百姓知晓率和参与率,及时为百姓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信息,实行供需对接。
参考文献
[1] 马艳霞.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137-142.
[2]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文化复兴[J].人文杂志,2010(5):96-98.
[3] 曹志来.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应以政府为主导[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5):58-60.
[4] 艾莲.乡土文化:内涵与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0(3):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