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印
(桐柏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河南 南阳 474750)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李其印
(桐柏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南阳47475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心肌肌钙蛋白(cTn)、红细胞分布的宽度(RD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小板压积(PCT)。结果观察组RDW、PLT、MPV、PCT、cTn、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以及血液中红细胞分布情况能够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情况进行准确判定;诊断患者的心肌是否受损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心肌钙蛋白数值的变化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检验指标;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最常见的一种[1],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上常用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诊断效率较高,但其操作复杂,需要使用特定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患者的下肢股动脉,再逐渐上升直到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才能使冠状动脉显影,对患者的伤害较大,临床上的应用效率有所降低。临床上目前的诊断手段仅仅为各种不同的血液检验指标。本研究就不同的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3~79岁,平均(60.2±4.6)岁,病程2~21 a,平均(3.1±1.2)a。选取同一时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2 ~78岁,平均(36.47±3.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2 ml,对血液进行检验,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cTn)、红细胞分布的宽度(RD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小板压积(PCT)等各项血液指标。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RDW、PLT、MPV、PCT、cTn、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指标比较
3结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造成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2]。冠心病的发生范围广泛,还涉及到一些器官发生炎症、血管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的并发症。冠心病患者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由于不同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血管支路以及阻塞的程度不同,其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3]。冠心病的临床病因至今未完全清楚,但专家学者均认为与“三高”人群、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老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患者所采用的血液检验分析指标,RDW临床数据显示有所增大时,可以直接诊断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时RDW水平越高,治疗后的预后效果越差。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CT):这项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程度,在形成冠状动脉血栓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cT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血清标志物反应出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表明患者产生心肌损伤,游离在胞浆内的心肌肌钙蛋白释放,血清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临床证实,冠在心病发生的3~8 h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开始升高,并在8 ~24 h内达到峰值,所以肌酸激酶同工酶也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不同的血液检验指标对诊治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极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准确判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Rosenson R S,Stafforini D M.Modul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ion,and atherosclerosis by 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 A2[J].J Lipid Res,2012,53(9):1767-1782.
[2]赵洁,吴俊,贾玫.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超敏C 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227-229.
[3]Rosenson R S,Hurt-Camejo E.Phospholipase A2 enzymes and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sis[J].Eur Heart J,2012,33(23):2899-2909.
[4]刘军锋,李旭,贾克刚,等.LOX-1 和CX3CR1 与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关系及其预后价值的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66-71.
【中图分类号】R 541.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103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