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对比

2016-07-18 09:21:56付俊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付俊红

(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 河南 郑州 451450)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对比

付俊红

(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河南 郑州451450)

【摘要】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DSA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9.16%,特异性为94.82%;诊断颈总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98.24%。结论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选以及随访。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严重时发生脑梗死,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其中,颈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原因之一[1],且该病易发生恶化,需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因此,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于发现颈动脉狭窄非常重要。现将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关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表现出头晕、眩晕、恶心、黑朦等临床症状,可伴随一侧肢体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颈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消失。其中男81例,女9例;年龄45~82岁,平均(64.2±9.7)岁;病程1~12 a,平均(3.6±1.4)a;合并高血压56例,糖尿病25例,冠心病13例。

1.2检测方法给予所有患者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检查[2]。血管彩超检查使用Phlips 5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7~10 MHz,测量患者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的内径以及管腔相对正常处、最狭窄处直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采用Phlips 1500型造影机,常规采用Seldinger技术于右股动脉出穿刺,用6F猪尾导管给予非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再使用6F-JR4导管给予双侧颈动脉造影。

1.3颈动脉狭窄评估方法依据血管狭窄率将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成5级,无狭窄为1级,视为正常;狭窄率1%~49%为2级,视为轻度狭窄;50%~69%为3级,视为中度狭窄;70%~99%为4级,视为重度狭窄;100%为5级,视为完全闭塞[3]。

2结果

2.1检查结果120例患者共计240支颈动脉施行血管超声及DSA检查。DSA显示:58例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66支,其中颈内动脉狭窄58支,颈总动脉狭窄8支。血管超声显示:51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65支,其中颈内动脉狭窄52支,颈总动脉狭窄13支。

2.2狭窄程度血管超声、DSA均诊断颈内动脉狭窄阴性183支,阳性38支。见表1。颈内动脉小于70%狭窄阴性245支,阳性3支。血管超声、DSA诊断240支颈动脉一致的结果分别是1级173支、2级22支、3级4支、4级2支、5级1支;血管超声显示颈内动脉狭窄1级193支、2级34支、3级6支、4级5支、5级2支,DSA诊断颈内动脉1级192支、2级35支、3级7支、4级4支、5级2支。血管超声、DSA均诊断颈总动脉狭窄阴性224支,阳性8支。见表2。

表1 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情况(n)

表2 颈总动脉狭窄诊断情况(n)

2.3血管超声评估血管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9.16%,特异性为94.82%;诊断颈总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98.24%。

3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颈动脉狭窄的症状,会诱发血管管腔堵塞以及脑梗死,因此,颈动脉狭窄成为该病的一个重要致死原因。

颈动脉狭窄常用的诊断手段有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临床上因脑血管造影术的准确性非常高,成为诊断颈动脉狭窄“金标准”,但该检查操作复杂、存在一定局限性,且为有创检查、费用较高,因此,临床推广存在的问题较多[4]。随着医疗器械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采用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迅猛发展,因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重复性好,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血管彩超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与脑血管造影的一致性较高,可较准确明确斑块性质,对评判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可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临床筛查及诊断[5]。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DSA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9.16%,特异性为94.82%;诊断颈总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98.24%。表明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选以及随访。此外,尚需临床医师提高诊断水平,尤其是超声科医生的诊断能力,更加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从而避免误诊、漏诊,使患者及早得到治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景萍,张华斌,郝立科,等.关于脑血管造影与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15-16.

[2]拜钱.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32-33.

[3]张善春,迟路湘.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408-410.

[4]姜艳娜,李文娜.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6):65-66.

[5]戴继宏,才宇.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1035-1036.

【中图分类号】R 445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88

(收稿日期:2016-02-23)

猜你喜欢
颈动脉狭窄
CTA与DS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彩色超声多普勒影像检测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应用研究
颈动脉重度狭窄脑缺血支架术后CT灌注变化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研究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观察
支架植入与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
脂化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疗效观察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探讨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磁共振新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