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龙, 张杨勋
企业信息搜寻:框架整合与策略选择
徐向龙, 张杨勋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产生海量数据,信息搜寻效率直接决定企业管理决策成败。现有研究将企业信息搜寻过程分成多个不同部分,割裂了信息搜寻决策过程的完整性。在厘清信息搜寻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企业信息搜寻决策整体框架,提出了企业信息搜寻策略选择的建议。研究发现,信息搜寻决策与搜寻难度、搜寻成本、企业资源能力水平以及企业产业地位与角色有关,产业追随企业的信息搜寻更多适合开展线性次序搜寻;产业领导企业的信息搜寻更多沿着非线性逻辑开展多元平衡搜寻。
【关键词】信息搜寻策略线性次序搜寻多元平衡搜寻产业追随企业产业领导企业
一、问题提出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催生了海量信息,企业决策环境日渐复杂,企业决策时所面对的信息量与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1]信息搜寻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决策质量甚至决定决策成败。[2]企业采用什么信息搜寻策略才能在海量信息中准确高效地获取决策所需信息,是企业家决策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信息搜寻过程需要进行信息搜寻动因、信息搜寻方式以及搜寻信息来源等三方面决策。[3]已有研究聚焦于企业信息搜寻的不同内容:从信息搜寻动因视角,探究不同搜寻动因下企业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及其对企业市场进入行为、投资行为、R&D行为、企业间联盟行为与绩效的影响[4—7];从信息搜寻来源视角,讨论不同信息来源特征下,企业信息搜寻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的关系[8—10];也有从信息搜寻方式角度,讨论不同信息搜寻行为与企业学习行为、企业创新行为、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11—13]。
企业信息搜寻决策过程是一个整体,现有研究从信息搜寻的某个单一视角出发,将信息搜寻过程分割成不同部分,以一个方面替代信息搜寻整体特征,这一做法存在片面性。而繁多的分类方式也割裂了信息搜寻决策的完整性[14],使得研究无法对企业的决策实践作出系统完整的指导。论文将借助文献和实例,厘清现有研究对企业信息搜寻相关分类定义,梳理企业信息搜寻动因、搜寻方式与信息来源之间的关系,分析企业信息搜寻策略选择逻辑与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信息搜寻策略选择决策整体思路框架,对不同企业的信息搜寻策略选择提出建议。
二、概念界定
信息搜寻决策需要明确信息搜寻动因,即诱发信息搜寻行为的根源。根据产生信息搜寻需求的动因,信息搜寻可分为问题搜寻和冗余搜寻两种。[15]其中,“问题搜寻”是企业为应对当前绩效表现不佳而进行的信息搜寻活动。管理者在企业绩效评价时,一旦发现战略绩效表现低于期望水平,就会启动信息搜寻活动,以期获得企业绩效问题诊断与解决所需的必要信息。[16]“冗余搜寻”是“问题搜寻”的互补概念,用于解释“为什么企业在现行绩效实现没有任何困难和压力的时候,仍会开展信息搜寻活动”。冗余搜寻不是为了解决企业现在战略目标实现的问题,而是为了寻找和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方向,是“未雨绸缪”式的信息搜寻活动。[17]如微软公司探索生物DNA分子储存技术、通用电气公司投资大数据应用与物联网建设等。冗余搜寻多朝向企业现在战略领域之外的产业或部门,其搜寻活动常常表现出明显的跨越性或激进性特征。[18]企业通过冗余搜寻选择和确定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与战略方向,提前投资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领域。比如,谷歌在持续关注提升自身搜索引擎业务的同时,积极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送快递、智能家居Nest、X实验室、健康技术Calico等),冗余搜寻使谷歌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实现成为可能。
信息搜寻决策需要确定信息搜寻方向,即明确所需信息的渠道来源。现实中,企业信息搜寻可能跨越边界,也可能没有跨越边界。按照搜寻活动是否跨越边界,信息搜寻分为本地搜寻和非本地搜寻。[19—21]企业信息搜寻可能跨越的边界有企业边界、地域边界或产业边界。其中,“企业边界”是指信息搜寻企业(或部门)所属的最高母体企业,而非其本身。一家在多个产业多个地域拥有多家下属企业的跨国公司,当其下属某个企业(或部门)对跨国公司属下其他任何企业(或部门)开展搜寻活动,只要没有跨出母公司都是没有跨越企业边界。“产业边界”是指信息搜寻企业(或部门)所处产业(或行业),严格意义上是产业价值链。一家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为实现关键零部件创新研发,向同一产业价值链上其他企业或组织(汽车生产企业、研发企业、销售企业以及从事汽车发动机研发的机构或大学)开展信息搜寻,都属于没有跨越产业边界的搜寻。但是,如果向其他产业企业(或组织)开展信息搜寻,即便是关键零部件性质相近(如飞机发动机)的企业,也属于跨越产业边界的搜寻。“地域边界”是指信息搜寻企业(或部门)所处的地理边界,只要信息搜寻行为发生的地域与搜寻企业本身所在地域的空间地理距离超出一定水平,都属于跨越地域边界(可能是跨地区、跨市域、跨省域、跨国家)。从实践看,企业信息搜寻活动可能没有跨越任何边界,可能跨越了一个边界,也可能同时跨越两个边界,甚至三个边界。因此,必须从三个边界综合考察信息搜寻来源,否则不仅不能完整涵盖企业信息来源,也无法准确洞察企业信息搜寻的全部细节。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学习是对搜寻获取的信息中知识要素的学习,在组织学习“信息获取——信息传播——共同理解”三个阶段中,信息获取其实就是信息搜寻。[22]信息搜寻是企业组织学习的前端准备,搜寻到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搜寻效率,直接决定组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组织学习既可能是对“企业已有能力、技术与现有范式的精制与拓展”,也可能是对“新能力、新技术、新范式的探索与试验”。不同组织学习方式需要不同的信息搜寻方式与之匹配,与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相对应的信息搜寻方式包括利用式搜寻和探索式搜寻两种。[23]现实观察发现,利用式搜寻是企业对相同或相近市场技术与经验进行搜寻,通过技术或知识整合,改进已有的技术或产品,提升企业在现有市场中的战略表现;探索式搜寻则是企业对其他市场差异化技术与经验进行远距离搜寻,利用不同市场或产品中的技术和知识,打破惯性形成企业现有市场战略问题全新解决方案,或将企业现有知识和能力横向拓展,探索既有战略方向不同的市场领域发展战略问题。[24—29]
三、策略基础
要准确洞察企业信息搜寻活动的全貌,必须关注企业信息搜寻是否跨越了边界。根据企业边界、地域边界、产业边界三个维度,企业信息搜寻来源有八种可能组合:组合A(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内)、组合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组合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组合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组合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和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其中,组合A是非跨界搜寻; 组合B,C,D是跨单边界搜寻;组合E,F,G是跨双边界搜寻;组合H是跨三边界搜寻。以企业边界为X轴,地域边界为Y轴,产业边界为Z轴,将边界内部搜寻设定为0,边界外部搜寻设定为1,用(X,Y,Z)可以将八个组合简化,并在三维坐标轴上标示(见图1)。
图1 信息搜寻来源组合构成
伴随着企业成熟与发展,企业信息需求的多元化特征会日趋明显,与之相关的信息搜寻活动开始由简单的单边界向复杂的双边界甚至多边界拓展。[30,31]在多边界信息搜寻过程中,企业组织面临着边界跨越选择的问题。现实观察发现,企业在跨越不同边界进行信息搜寻时,需要克服的难度和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比较而言,跨越产业边界最难,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不同产业的经验与惯例、技术与知识的差异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鸿沟)。[32]相比来说,跨越企业边界会比跨越地域边界容易一些。这是因为空间距离增加会提高信息搜寻成本,导致搜寻频率、搜寻数量与质量下降。[33]同时,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特别是国别之间)产业环境(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市场、技术、资源等)以及产业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异,不同地域之间产业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学习会存在一定的地域不适应性,且这种不适用性会随着地域距离增大而增强。[34]
图2 信息搜寻来源组合难易次序
综合而言,跨越产业边界难于跨域地域边界,跨越地域边界难于跨越企业边界,信息搜寻难度和成本随搜寻跨越的边界数量增加而增加,跨越一个边界容易,跨越两个边界较难,跨越三个边界最难。企业成立初期,决策所需信息多是产业内的技术和知识,因此,信息搜寻一般发生在所处产业内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会将同地域同产业企业作为搜寻首选目标。[35,36]伴随着企业战略变化和资源能力提升,决策所需信息数量日渐多元和复杂,企业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之间开展信息搜寻变得必须和可能,企业信息搜寻范围开始从地域内部向外部延展、从产业内向产业外延伸。[37,38]虽然地域外和产业外的信息获取与利用难度非常大,但搜寻的潜在收益也可能更大。[39—41]现实观察发现,由于产业技术与知识鸿沟的存在,信息搜寻来源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虽然只跨越了单一边界(产业),但它的实施难度可能比同时跨越其他两个边界(企业和地域)的组合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更大。
综合比较,不同信息搜寻组合实施的难易顺序为:组合A(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内)、组合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组合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组合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组合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组合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组合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
(一)信息搜寻动因与信息搜寻方式
如前所述,问题搜寻是管理者认为企业现在战略绩效表现低于期望水平,针对绩效问题诊断和解决开展的搜寻活动。根据组织惯例观点,企业在以往不断试错和学习中积累下来的组织经验和惯例,会以管理制度或组织结构等方式传承和延续下来。当企业面对问题时,首先会搜寻自身组织记忆,看以往是否处理过同样(或类似)问题。如果组织记忆里有处理过同样(或类似)问题,企业会倾向按照组织经验和惯例处理这些问题。如果组织记忆搜寻结果显示,企业以往实践中从未遇见过类似问题,没有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与惯例,企业会在存在相关问题的同一产业范畴的企业内部开展深度信息搜寻,利用和挖掘企业已有能力和知识,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2]根据演化经济学观点,与生物进化类似,企业发展存在“遗传—变异—选择”机制。有些时候,企业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理问题,会在内部深度信息搜寻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内部变革推动组织经验和惯例发生量甚至质的变异(即组织内创新)。如果产业内部搜寻无法达到目标,企业会考虑对产业外部进行信息搜寻,从其他产业寻找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经验与灵感。
根据前文界定,企业在产业边界内部进行搜寻是利用式搜寻;跨越产业边界进行搜寻是探索式搜寻。实践观察发现,企业在问题搜寻时,选择的信息搜寻方式既可能是利用式也可能是探索式,搜寻方式的选择与信息搜寻难易、效率、企业发展水平、资源能力以及所处产业地位密切相关。每个产业内都存在产业领导者(如谷歌)和产业追随者(如百度、腾讯等)两种产业角色的企业。产业追随者的战略实现层次不高和资源能力有限,一般会沿着先在产业内部开展利用式搜寻,再到产业外部开展探索式搜寻的路径展开。同时,根据搜寻难易程度和成本高低,按次序先后跨越不同信息来源边界,表现为企业对不同信息来源组合的顺序选择和次序切换。产业领导者的战略实现层次高和资源能力雄厚,一般倾向于同步甚至同时在产业内部开展利用式搜寻和跨越产业边界开展探索式搜寻,而不是按照难易顺序线性次序选择和推进。
相比问题搜寻,冗余搜寻是企业为了在新的产业领域(或部门)寻找和确定自身未来发展战略方向和目标,而进行的“未雨绸缪”式的信息搜寻活动。由于要跨越产业领域,冗余搜寻具有明显的激进性探索特征。现实观察发现,产业领导者战略实现层次高、自身资源能力雄厚,对新产业未来布局与价值判断具有高度前瞻性,因此,在冗余搜寻时通常会快人一步,直接跨越产业边界实施探索式搜寻。与产业领导者相比,产业追随者战略实现层次有限,资源能力积累量级不足,对新产业未来布局与价值判断的前瞻性不高,因此,追随者在冗余搜寻时往往会借鉴或模仿产业领导者,先对产业领导者的搜寻动向进行利用式搜寻,然后再借鉴和模仿产业领导者战略进行跨产业探索式搜寻。百度公司在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时提出开展“百度大脑”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借鉴谷歌公司的“谷歌大脑”项目提出来的。因此,产业领导者冗余搜寻直接进行探索式搜寻,而追随者则先“利用式搜寻”再“探索式搜寻”。追随者和领导者之间的战略实现层次和资源能力差距越大,冗余搜寻的线性次序搜寻特征就越明显。
图3 信息搜寻动因与搜寻方式匹配图
(二)信息搜寻动因与信息搜寻来源
根据前文,问题搜寻是管理者认为企业现在战略绩效表现低于期望水平,针对绩效问题诊断和解决开展的搜寻活动。在问题搜寻时,产业追随者一般会沿着先在产业内部再到产业外部开展次序搜寻,并根据搜寻难易程度和成本高低,对不同信息来源组合进行顺序选择和次序切换。产业领导者则倾向于同步甚至同时在产业边界内部和跨越产业边界开展搜寻。产业内部可能的信息搜寻组合有A(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内)、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四种,信息搜寻来源组合选择由易到难的次序是A→B→C→E。产业外部可能的信息搜寻组合有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信息搜寻来源组合选择由易到难的次序是D→F→G→H。
以追随者问题搜寻为例。一家拥有三家下属企业的企业集团,其下属食品企业为了分析解决自身战略绩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问题而开展如下信息搜寻活动。首先,在食品行业里进行次序搜寻。搜寻顺序是先在本企业内部进行深度信息搜寻(A搜寻);然后向企业集团外与自己同处一地的其他食品企业进行搜寻(B搜寻);之后向与自己处在不同地域的集团内食品企业搜寻(C搜寻);再后转向与自己不在同一地域的企业集团之外的食品企业(E搜寻)。当行业内部搜寻未果后,企业会面向食品产业外部开展搜寻。搜寻次序可能是先面向本地域本集团内部非食品企业搜寻(D搜寻);再面向本地域内非本企业集团的其他非食品企业搜寻(F搜寻);之后对地域外本企业集团内部其他非食品企业进行搜寻(G搜寻);最后再对非本地域非本企业集团非食品企业开展搜寻(H搜寻)。
与追随者不同,产业领导者的问题搜寻倾向于同步在产业边界内部和跨越产业边界开展多元平衡搜寻。表现为企业产业内部A(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内)、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四种信息搜寻组合与产业外部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四种信息搜寻组合同步平衡推进和展开。
冗余搜寻是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或能力,寻找和确定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与目标,搜寻更多面向企业现有战略之外的产业部门或领域,搜寻一般具有无特定问题导向、松散、自由等特点。在冗余搜寻时,产业领导者通常会快人一步,直接跨越产业边界实施探索式搜寻。实践观察发现,产业领导者冗余搜寻多呈现对产业边界外部知识与信息直接关注,冗余搜寻信息来源选择具有一定随意性,会对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组合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组合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和组合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进行选择和平衡,选择往往取决于执行者价值判断,没有特定规律可循。
相比而言,产业追随者的冗余搜寻是先搜寻产业领导者的冗余搜寻动向,再借鉴和模仿产业领导者战略进行产业外部搜寻,搜寻信息来源更多呈现出由内到外、由易到难的次序选择与切换。具体来讲,产业追随者冗余搜寻的信息来源组合可能包括组合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组合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组合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组合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组合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和组合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信息搜寻的难易次序顺序为B→C→E→D→F→G→H。
(三)信息搜寻方式与信息搜寻来源
利用式搜寻是企业搜寻相同或相近市场技术与经验,通过技术或知识整合,提升企业现有市场战略绩效表现。与利用式搜寻相符的产业内部信息搜寻的信息来源组合包括组合A(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内)、组合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组合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和组合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四种。其中,组合A呈现高度内部化特征,搜寻难度和搜寻成本最低;组合B呈现高度当地化特征,搜寻难度和搜寻成本其次;组合C由于跨越地域边界,搜寻难度和搜寻成本会大幅提高;组合E由于跨越了企业和地域两个边界,搜寻难度和搜寻成本最高。
图4 信息搜寻动因与搜寻来源匹配图
探索式搜寻是企业远距离搜寻其他市场差异化技术与经验,利用不同市场技术和知识,打破惯性,形成企业现有市场战略问题全新解决方案,或将企业现有知识能力横向拓展,探索既有战略向不同市场领域发展战略。产业外部信息搜寻的信息来源组合包括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组合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组合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和组合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四种。其中,组合D和组合F是对地域边界内部产业边界外非相似技术与知识的探索,组合G和组合H是对地域边界和产业边界外非相似技术与知识的搜寻。
图5 信息搜寻来源与搜寻方式匹配图
四、策略类型
通过“搜寻动因”“信息来源”与“利用方式”等信息搜寻决策要素的内涵界定和匹配讨论,可以发现,企业在制定信息搜寻策略时,先要考虑为什么进行信息搜寻(即搜寻动因),再考虑应该选择哪些信息来源组合开展搜寻活动,最后考虑用什么方式进行信息搜寻(确定信息搜寻方式)。企业信息搜寻策略有两大类:一类是线性次序搜寻;另一类是多元平衡搜寻。企业信息搜寻的“搜寻动因”“信息来源”“利用方式”选择可能是线性次序的,也可能是非线性多元平衡的,这与信息搜寻难度和成本以及企业资源能力水平特别是产业地位密切相关。产业领导者多倾向于非线性的多元平衡搜寻策略,产业追随者则多选择线性次序搜寻策略。
图6 企业信息搜寻策略类型图
(一)线性次序搜寻策略
线性次序搜寻策略是指企业在“搜寻动因”“信息来源”与“利用方式”等局部决策和整体决策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先后次序。企业按照先解决生存再谋求发展的逻辑,一般先开展问题搜寻,再开展冗余搜寻。基于搜寻难易不同和自身资源能力有限,企业在信息来源组合选择上,倾向于选择先在产业内部搜寻再向产业外部搜寻,产业内部搜寻和产业外部搜寻的信息搜寻来源组合选择也按照搜寻难易顺序次序地展开和切换。企业在信息搜寻方式选择上也是先开展利用式搜寻再实施探索式搜寻。信息搜寻呈现明显的“先问题再冗余”“由易到难”“先利用后探索”的特征,产业追随者倾向于选择线性次序搜寻策略。
线性次序搜寻策略包括线性次序问题搜寻和线性次序冗余搜寻。在线性次序问题搜寻中,产业追随企业为了解决企业现有战略绩效实现困境,先在产业内部按照搜寻难易程度和搜寻成本,由易到难次序地选择不同信息来源组合,开展利用式问题搜寻。具体的信息来源组合选择次序是先组合A(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内),再组合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再组合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最后组合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当企业发现产业内部信息无法支撑战略绩效诊断与问题解决决策时,企业才会跨域产业边界,在产业外部按照搜寻难易程度和搜寻成本,由易到难次序地选择不同信息来源组合,开展探索式问题搜寻。具体的信息来源组合选择次序是先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再组合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再组合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最后组合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
在线性次序冗余搜寻中,产业追随者先对产业内部领导企业冗余搜寻战略进行利用式冗余搜寻,搜寻信息组合选择按照先组合B(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内),再组合C(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内)、组合E(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内)顺序次序战略展开;然后再对产业外部进行冗余信息搜寻,具体的信息来源组合选择次序是先组合D(企业内,地域内,产业外),再组合F(企业外,地域内,产业外),再组合G(企业内,地域外,产业外),最后组合H(企业外,地域外,产业外)。
(二)多元平衡搜寻策略
多元平衡搜寻策略是指企业在“搜寻动因”“信息来源”与“利用方式”等局部决策和整体决策上,没有明显的先后次序选择,而是争取实现多元平衡。首先,企业按照内外部环境与资源能力分析,平衡生存与发展关系,确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企业到底是在生存中求发展,还是在发展中谋生存,主要看企业的战略方向与侧重,没有定式。其次,在信息来源组合选择上,企业不仅会同步推进产业内部搜寻和产业外部搜寻,而且在产业内部搜寻和产业外部搜寻的信息搜寻来源组合选择上,也不会按照搜寻难易顺序次序展开和切换,而是积极开展,同步实施。最后,企业在信息搜寻方式选择上也是利用式搜寻和探索式搜寻同步进行。产业领导者倾向于多元平衡搜寻策略。
多元平衡搜寻策略包括多元平衡问题搜寻和多元平衡冗余搜寻。在多元平衡问题搜寻中,企业将在产业内部与产业外部同时开展信息搜寻活动,信息利用方式上呈现“利用式搜寻与探索式搜寻兼顾”的特征。信息来源组合选择上表现为产业内部来源组合(组合A、组合B、组合C、组合E)和产业外部来源组合(组合D、组合F、组合G和组合H)的随机选择和同步平衡,与搜寻难易没有太大关系。在多元平衡冗余搜寻中,企业只对产业外部信息进行探索式搜寻,搜寻不再呈现次序性特征,信息来源组合表现为对产业外部信息来源组合(组合D、组合F、组合G和组合H)的随机选择和同步平衡。
五、研究讨论
(一)关于利用式搜寻与探索式搜寻的选择
企业到底是在产业内进行利用式搜寻还是在产业外进行探索式搜寻,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研究认为,信息的内核是知识,知识具有隐性特征(抑或默会特征),往往存在于不同层次的个体(个人、企业、社会)内,不同个体之间传递知识的难度非常大,尤其是行业背景不同个体之间更加困难。[43]正因如此,企业会本能地将搜寻范围限制在自己熟悉的范围之内。[44]这导致企业信息搜寻呈现高度的利用式特征,企业总是倾向于根据已有的经验与惯例制定信息搜寻策略,习惯通过既有的渠道开展搜寻活动。[45,46]同时,由于信息搜寻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搜寻参与者的有限理性,导致企业难以全面评估信息搜寻的成本与收益,从而使得利用式搜寻结果比较容易获得且可靠性较高(尽管可能并非是最优),导致利用式信息搜寻方式变得更受青睐。[47,48]然而,过度依赖的利用式搜寻,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自我毁灭”。在March(1991)看来,利用式搜寻的泛滥,会把企业的学习行为贬低为一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内部甚至仅限于企业内部的自我学习过程。同时,这一过程是收敛的,直接会导致信息知识元素与创造性资源多样性被不断压缩,最终导致个体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渐渐丧失生命力。[23]
(二)关于多元平衡搜寻能否实现的讨论
关于企业能否实现多元平衡搜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争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能否同时兼顾不同搜寻动因;第二,企业能否同时兼顾不同信息搜寻方式。很多研究认为,企业在进行问题搜寻的时候一般不太可能同时进行冗余搜寻,企业绩效表现总会存在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搜寻存在具有必然性,对绩效表现差强人意需要问题搜寻的企业而言,是没有余力进行冗余搜寻的,因此,冗余搜寻不是一个必然选择。但是现实观察发现,许多企业在问题搜寻的同时也可能进行冗余搜寻。百度在持续进行问题搜寻来改进搜索引擎技术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与地域外部甚至产业外部企业的合作。*参见百度新闻:1.百度与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组建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面向未来的新技术,http://home.baidu.com/news/2009-06-04/154950225866.html。2.百度与华为联手新技术,储备千亿级服务能力,http://home.baidu.com/news/2009-06-04/154906225865.html。3.百度专利搜索(zhuanli.baidu.com)上线,http://home.baidu.com/news/2009-06-04/153915225858.html。上述三条新闻均发布于2007年12月。
March(1996)认为,不同信息搜寻方式具有自我强化和路径依赖特征,利用式搜寻容易使企业看见成效,偏好利用式搜寻的企业将愈加偏好利用式搜寻;探索式搜寻具有不确定性大特征,偏好探索式搜寻的企业为追求更新颖的创意会投入更多资源(March称之为“失败陷阱”)。[49]同时,不同信息搜寻方式所需组织文化与惯例不同,探索式搜寻需要更多冒险精神,而这在偏好利用式搜寻的企业中是不受欢迎的,因此,不同信息搜寻方式无法同时并存。[23]次序性选择(如长期利用式搜寻与短期探索式搜寻轮换),有利于企业实现二者的间断性交替互补与平衡。[8]有学者提出异议,指出在松散耦合的“研发—制造”组合中,利用式搜寻与探索式搜寻可以并存。[50]比如,思科、苹果这类企业,虽然其自身需要通过高强度的探索式搜寻来保持自身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但他们的产品制造商(如富士康等)并不需要探索式搜寻,双元型组织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利用式搜寻与探索式搜寻平衡。双元型组织包括专门负责利用式搜寻子单元与专门负责探索式搜寻子单元。前者适宜流程化与集约化地管理,目的在于过程精细化与效率最大化;后者适宜分散化与宽松地管理,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源,如提供新的产品与技术。[51,52]
因此,企业如何进行问题搜寻和冗余搜寻、利用式搜寻与探索式搜寻以及信息来源组合选择决策,避免陷入信息搜寻困境,仍然是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53]
参考文献:
[1]R. D’Aveni. Hypercompetition,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 NY:Basic Books, 1994: 10—110 .
[2]李正卫. 突破性创新的信息搜寻研究:基于信息源特征和组织重构视角.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R. R. Nelson, S. G. Winter .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Boston: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5—120 .
[4]H. R. Greve.ABehavioralTheoryofR&DExpendituresandInnovations:EvidencefromShipbuild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46(6): 685—702.
[5]M. K. Bolton.OrganizationalInnovationandSubstandardPerformance:WhenIsNecessitytheMotherofInnov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1993, 4: 57—75.
[6]J. A. C.Baum, T. J. Rowley, A. V. Shipilov, Y. T. Chuang.DancingwithStrangers:AspirationPerformanceandtheSearchforUnderwritingSyndicatePartners. Admin. Sci. Quart. 2005, 50:536—575.
[7] J. A. C. Baum, K. B. Dahlin.AspirationPerformanceandRailroads’PatternsofLearningfromTrainWrecksandCrashes. Organ. Sci. 2007, 18(3) :368—385.
[8]D. A. Levinthal, J. G. March.TheMyopiaof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 (specialissue): 95—112.
[9]L. Fleming, O. Sorenson.ScienceasaMapinTechnological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8—9):90—928.
[10]A. Phene, K. Fladmoe-Lindquist, L. Marsh.BreakthroughInnovationsintheUSBiotechnologySpaceandGeographicOrig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27(4):369—388.
[11]L.Rosenkopf, A. Nerkar. Beyond Local Re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4): 287—306.
[12]J. J. P. Jansen, F. A. J. Van den Bosch and H. W. Volberda.ExploratoryInnovation,ExploitativeInnovation,andPerformance:EffectsofOrganizationalAntecedentsandEnvironmentalModerators.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1):1661—1674.
[13]J. J. P. Jansen, M. P. Tempelaar, F. A. J. van den Bosch and H. W. Volberda.StructuralDifferentiationandAmbidexterity:TheMediatingRoleofIntegrationMechanisms.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20(4): 797—811.
[14]邬爱其,方仙成.国外创新搜寻模式研究述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4).
[15] J. G. March, H. Simon. Organizations. New York:Wiley, 1958:30—85.
[16]R. M. Cyert, J. G. March.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 1963:35—125.
[17]J. G. March.FootnotestoOrganizationalChange. Admin. Sci. Quart.,1981(26):563—577.
[18]L. Argote, H. R. Greve.ABehavioralTheoryoftheFirm--40YearsandCounting:IntroductionandImpact.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 18(3): 337—349.
[19]J. Cantwel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lackwell:Oxford, 1989: 15—75.
[20]T. Stuart, J. Podolny.LocalSearchandtheEvolutionofTechnological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Special Issue: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strategy(Summer)): 21—38.
[21]G. Ahuja, R. Katila.WhereDoResourcesComeFrom?:TheRoleofIdiosyncraticSitu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8—9):887—907.
[22]杨智,刘新燕,万后芬. 国外组织学习研究综述.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2).
[23]J. G. March.ExplorationandExploitationinOrganizationalLearning. Organ. Sci., 1991(2):71—87.
[24] J. C. Baum, L. S. Xiao and J. M. Usher.MakingtheNextMove:HowExperientialandVicariousLearningShapetheLocationsofChains’Acquisi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 45(4): 766—801.
[25]M. J. Benner, M. Tushman.ProcessManagement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ALongitudinalStudyofthePhotographyandPaintIndustri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 47(4): 676—706.
[26]Z. He, P. Wong.Explorationvs.Exploitation:AnEmpiricalTestoftheAmbidexterityHypothesis.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4): 481—494.
[27]A. Nerkar, P.W. Roberts.TechnologicalandProduct-MarketExperienceandtheSuccessofnewProductIntroductionsinthePharmaceutical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8):779—799.
[28]P. G. Audia, J. A. Goncalo.PastSuccessandCreativityOverTime:AStudyofInventorsintheHardDiskDriveIndustry.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1): 1—15.
[29]J. Hohberger, P. Almeida, P. Parada.TheDirectionofFirmInnovation:TheContrastingRolesofStrategicAlliancesandIndividualScientificCollaborations. Research Policy, 2015, 44(8): 1473—1487.
[30]A. Wu, J. Wei.EffectsofGeographicSearchonProductInnovationinIndustrialClusterFirmsinChina.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Review, 2013, 9(3): 465—487.
[31]A. Wu, C. C. Wang,S. Li.GeographicalKnowledgeSearch,InternalR&DIntensityandProductInnovationofClusteringFirmsinZhejiang,China.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15, 94(3): 553—572.
[32]J. Hohberger.SearchingforEmergingKnowledge:TheInfluenceofCollaborativeandGeographicallyProximateSearch. 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 2014, 11(2): 139—157.
[33]J. Li-Ying, Y. Wang, S. Salomo.AnInquiryonDimensionsofExternalTechnologySearchandTheirInfluence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s:EvidencefromChineseFirms. R & D Management, 2014, 44(1): 53—74.
[34]M. R. Haas, J. N. Cummings.BarrierstoKnowledgeSeekingwithinMNCTeams:WhichDifferencesMatterMos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5, 46(1): 36—62.
[35]S. Ganesan, A. J. Malter, A. Rindfleisch.DoesDistancestillMatter?GeographicProximityandnewProductDevelop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30(3): 44—60.
[36]H. Piezunka, L. Dahlander.DistantSearch,NarrowAttention:HowCrowdingAltersOrganizations’FilteringofSuggestionsinCrowdsourc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58(3): 856—880.
[37]D. Leonard-Barton.CoreCapabilitiesandCoreRigidities:AParadoxinManagingnewProduct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3(S1): 111—125.
[38]Jorge Cruz-Gonzalez, Pedro Lopez-Saez, Jose Emilio Navas-Lopez, Miriam Delgado-Verde.DirectionsofExternalKnowledgeSearch:InvestigatingTheirDifferentImpactonFirmPerformanceinHigh-technologyIndustries.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4, 18(5): 847—866.
[39]H.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5—80.
[40]L. Rosenkopf, P. Almeida.OvercomingLocalSearchthroughAlliancesandMobility. Management Science, 2003,49(6): 751—766.
[41]T. H. Clausen.TheRoleofInstitutionalArbitrageintheSearchforProductInnovation:FirmLevelEvidencefromNorway.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4, 43(3): 392—399.
[42]A.De Massis, F. Frattini, J. Kotlar, et al.InnovationthroughTradition:LessonsfromInnovativeFamilyBusinessesand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6, 30(1): 93—116.
[43]M.Polanyi. The Tacit Dimension.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7: 55—110.
[44]K. L. R. Pavitt.InternationalPatternsofTechnologicalAccumulation// N. Hood, J. E. Vahlne (eds). Strategies in Global Competetion. London:Croom Helm, 1988:10—45.
[45]G. Dosi.TechnologicalParadigmsandTechnologicalTrajectories:ASuggestedInterpretationoftheDeterminantsandDirectionsofTechnicalChange. Research Policy, 1982, 11(3): 147—162.
[46]R. R. Nelson.WhyDoFirmsDifferandHowDoesItMatt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12(Winter Special Issue): 61—74.
[47]W. M. Cohen, D. A. Levinthal.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ctiveofLearningand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128—152.
[48]W. G.Vincenti.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Analytical Studies from Aeronautical History.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45—90.
[49]J. G. March.ContinuityandChangeinTheoriesofOrganizationalAc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 278—287.
[50] V. K. Rangan. Cisco Systems: Managing the Go-to Market Evolution (case # 505006).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2005.
[51]M. L. Tushman, I. A. O’Reilly.AmbidextrousOrganizations:ManagingEvolutionaryandRevolutionaryChan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4): 8—29.
[52]M. J. Benner, M. L. Tushman.Exploitation,Exploration,andProcessManagement:TheProductivityDilemma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 238—256.
[53]K. Laursen.KeepSearchingandYou’llFind:WhatDoWeKnowaboutVarietyCreationthroughFirms’SearchActivitiesforInnova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2, 21(5):1181—1220.
【责任编辑:于尚艳】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国内合资联盟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基于竞合互动视角”(GD11CYJ08);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基于关键技术突破的中外企业技术联盟研究:广东汽车与家电产业典型联盟案例”(2012B070300049)
【收稿日期】2016-03-22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6)03-0118-09
(作者简介:徐向龙,黑龙江青冈人,管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杨勋,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