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2016-07-18 07:58张运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张运超

广东蕉岭县人民医院 焦岭 514100



3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张运超

广东蕉岭县人民医院焦岭514100

【摘要】目的分析3种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1周内行血压动态监测,4个月后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对不同病因类型患者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种不同病因类型患者急性期平均血压与预后均呈“U”形曲线特点,平均收缩压120~159 mmHg、舒张压80~99 mmHg预后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LAA、CE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下降水平、舒张压下降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及降压治疗,影响SAO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为并发症。结论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不良呈现U型曲线特点,且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不同,临床需对症处理。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因类型;急性期血压;预后

近年来关于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关系研究较多,而关于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依据TOAST诊断标准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及小动脉病变闭塞型(SAO),分析3种不同病因类型疾病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旨在为疾病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0-01—2014-10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入选标准:(1)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会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2)发病至入院时间48 h内;(3)患者1周内存活,均接受1周血压动态监测,患者或家属知情并同意;(4)6个月内能配合随访。男108例,女92例;年龄52~85岁,平均(69.2±8.5)岁;TOAST不同病因分型:LAA 112例,CE 45例,SAO 43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行血压动态监测,连续观察1周;入院1 h内间隔15 min测量血压1次,取均值为入院时即刻血压,余6 d则均于同一时间段测量。同时收集并记录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降压治疗、并发症等病例资料。4个月评价患者预后情况,以Barthel指数(BI)为依据,BI在60及以下表示预后不良(残疾或死亡),BI在60以上表示预后良好,通过电话、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完成。

2结果

2.13种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关资料情况LAA组高血压史明显高于CE组,房颤病史明显低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CE组既往脑卒中史、意识障碍、预后不良比例明显高于SAO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SAO组(P<0.05)。见表1。

表1 3种不同病因类型患者相关资料比较 [n(%)]

注:与CE比较,*P<0.05;与SAO比较,#P<0.05

2.2血压与预后的关系驶通过动态监测所有患者1周内血压水平及病情变化,发现3种不同病因类型患者入院1周(急性期)平均血压与预后均呈现“U”形曲线特点,血压过高(平均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或过低(平均收缩压<100 mmHg,<舒张压80 mmHg)预后不良发生率高(即预后差),而平均收缩压120~159 mmHg,舒张压80~99 mmHg预后较好。

2.3影响患者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下降水平、舒张压下降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及降压治疗是影响LAA、C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发症为SAO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患者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其发病机制复杂,危险因素众多[1]。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严格控制患者血压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重要内容,在改善患者预后上有重大意义[2-3]。目前,临床研究血压与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着重于将缺血性脑卒中当做一个疾病,对血压控制情况与预后的关系或血压动态变化对预后的影响分析[4-5],而很少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病因上研究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这是本次研究的主要任务。

依据TOAST分型标准将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为LAA、CE、SAO及其他病因,其中LAA特点:须有和病灶相关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单个或多个动脉粥样硬化依据;影像学证实与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致。CE特点:影像学证实与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致;心源性栓子来源依据一种及以上。SAO特点:影像学检查显示深穿支动脉供血区域存在单个梗死灶,且其面积一般<2.0 cm2;血管造影提示梗死灶相关血供血管无异常。通过对3种不同病因类型患者急性期血压动态监测,发现所有患者急性期血压与预后不良呈“U”型特点,即血压适中患者预后不良率低,而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不良率高,与叶祖森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是因为血压太低影响脑灌注血量,致使半暗带区缺血加重,进而促进梗死病灶增大,不利于其预后;血压太高则会加重脑水肿症状,增加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几率,因而预后差[7]。另外,通过对3种不同病因类型患者相关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水平大、入院时NIHSS评分、降压治疗为LAA、CE独立危险因素,这与血压变化大影响LAA、CE患者梗死程度、并发症有关,而NIHSS评分越高,患者知情越严重,预后则越差。SAO患者预后与血压下降幅度关系不大,这可能与此类型患者梗死灶小入院NHISS评分低等有关[8]。另外并发症是影响SAO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并发症加重病情有关。

综上所述,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太高或太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均较高,3种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参考文献

[1]沈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6):3 515-3 517.

[2]陆成,黄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33-34.

[3]杨晓珊,王宁宁,张洪召,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最大值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6):649-652.

[4]付德安,王旭.缺血性脑卒中血压控制水平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7):1 057-1 059.

[5]丁卫祥,周小平,李学忠,等.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变化对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2):157-160.

[6]叶祖森,韩钊,郑荣远,等.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51-55.

[7]陈敏,金良凤.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4):588-591.

[8]余传庆,张梅,朱蕾,等.不同病因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3):1-5.

(收稿2015-11-07)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2-0075-02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临床关系分析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