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应对新技术

2016-07-17 05:55邢星
人民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信息化学校教育

邢星

学校判断技术的标准是什么

在1815年的出版物里,记录着一位校长的担忧:“今天的学生过于依靠纸张。他们不知道如何在石板上写字而不让粉笔灰撒满全身,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清洗石板。如果他们把纸张都用完了,该怎么办呢?”

托马斯·爱迪生在1922年预测:“电影必将改变我们的教育体系,不出几年,电影将基本上——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取代教科书。”

1950年的时候,美国教师认为:“圆珠笔会毁掉我们国家的教育。学生们使用这些工具,然后扔掉,美国人注重节俭和简朴的价值观会被抛弃。”

这些话都似曾相识,只不过当下的讨论对象变成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学校要不要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要不要建VR(虚拟现实)教室?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哪些技术着手?“互联网+”在学校层面的落脚点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对技术有基本判断。新技术正潮涌而来,学校对于技术的判断能力相应提升了吗?在教育领域,一项新技术的判断标准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深刻理解技术,就会发现技术自身的逻辑里蕴藏着答案。阿瑟在《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一书中指出:“技术总是进行这样的循环,为解决老问题去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又引起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又要诉诸更新的技术。”——教育的问题才是判断新技术的标准所在。

技术的循环毫不停歇且正在加速进行着,它可能会分散教育的注意力,这正是学校使用技术时最大的风险。在教育领域谈技术,并不是简单地把教育交给未来科技,而是要在新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

新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

我们为什么隐隐感觉到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技术时代?

长久以来,技术其实并未进入学校教育的核心职能,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交织在人类复杂的理智与情感过程之中,这个过程难以程序化进而变成一项可操作的技术。现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方向让我们看到了技术进人学校核心职能的可能。

另一方面,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它已经更广泛地改变了社会生活,在人们的阅读、写作、计算和思考等方面都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关注点。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学习。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互联网的超链接结构是一个个性化、无边界的学习环境,搜索引擎是一个即时回答的学习环境,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社交与信息获取相融合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管学校让不让他们带手机、用电脑,如果课堂的步调太慢、缺少个性化、缺乏互动,跟不上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节奏,他们就不会在课堂学习上有很大的投入。

重新思考重要的学习内容。新技术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吗?随着知识的积累、技术奇点的到来,学校将越来越难以教给学生他们成年以后需要的特定知识和技能,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规教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常规教育……能培养出更为灵活的技能,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在不同地域、职业和行业之间进行转换。因此,当人口流动性较强、技术变化较大时,常规教育的价值就显得更为突出。”(戈尔丁、凯兹,2015)技术发展越快,教育的重点越要转向通用技能、核心素养。

重新思考未来。未来的学校究竟要教什么、怎么教?越来越多的日常工作将由技术替代人来完成,那么剩下的工作是什么,未来职业的必备技能又是什么?互联网一代的学生并不是从左上角开始顺序阅读的,他们在信息“网”中任意连接出自己的思维逻辑和知识结构,未来他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学习?设备较先进,但教学方法依然传统,突出表现为‘灌输多交互少‘展示多探究少,应用过程中并未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模式。信息技术应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益尚未充分发挥。”同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全国23个省份已基本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教学应用基本普及;全国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比例达到73.9%。

“全球最好”的上海教师存在技术短板。今年2月发布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结果显示,上海只有15.2%的教师促使学生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完成学习项目或作业,远远低于国际平均值的38%。上海教师已经参加了足够多的“教学相关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培训,高于国际均值近10个百分点,但参加“教学领域新技术”培训的只有25.7%,低于国际均值的41.1%。

技术在教育中的终极目标是使用,具体可以分为“教师使用”和“學生使用”,目前看来,中国教师在正确认识和使用新技术以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新技术方面都存在短板。

这个短板不容小觑。因为教育中的新技术立足于增加学习机会、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学”的兴趣、鼓励创新……新技术的缺失很可能恰好反映了当下教育的某些问题,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正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要正视教师的技术短板

《2016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指出,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首要问题是“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亟待提升”:“绝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不高,仍处于浅层次应用阶段。由于缺少教研的专业引领,教师普遍难于找到深化应用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尽管信息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斯奈德等.生活在混沌边缘:引领学校步人全球化时代(第2版)[M],郑旭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美]柯林斯、哈尔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M],陈家刚、程佳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英]克拉夫特.创造力和教育的未来:数字时代的学习[M],张恒升、申继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美]戈尔丁、凯兹.教育和技术的竞赛[M].陈津竹、徐黎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猜你喜欢
信息化学校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