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真教育——回望2016的几点感想

2016-07-17 05:55赖配根
人民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

赖配根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2016最温暖的话语。

何谓初心?本心也,真心也,童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一个人不忘初心,则为真人;一个群体坚守初心,则成大业。

教育是点燃梦想的伟大火炬手,最需要永葆初心。

透过2016,我们去触摸教育初心的脉搏。

让人民的学校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吧

教育到底是为了谁?或者说基础教育的立场是什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随着我们在改革的路上不断跋涉,是时候停下脚步审视前行的方向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立场、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

今年到北京市采访,教育主管部门的同志告诉我们一个细节:几年前市委教育工委的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郊区最偏远、条件非常简陋的学校住了3天。3天下来,他们非常震撼: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小学校之间的办学状况差异竟如此之大!由此他们反思:如何让每一所公办学校同在.片蓝天下发展?教育改革政策该如何真正从最广大的老百姓利益需求出发?学校教育如何促进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相互理解、共生共荣?之后,北京的教育改革坚持一个原则:资源、政策不再直接向名校、名校长、名师倾斜,而更多地强调“三名”的责任担当,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到薄弱学校、普通学校、普通校长教师。他们鲜明地提出“教育民生观”,把群众的利益、孩子的成长放在教育改革的正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几乎贯穿于每一项重要教改政策之中。[1]

这是北京教育改革发出的一个时代信号:基础教育应该与普通百姓的心灵、情感息息相通,人民的学校要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办学。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鲜命题,但极具现实意义。有人曾尖锐地指出:如今的中小学,真经未必在“名”校。因为一些所谓的名校,不是校长、教师自己点石成金“化”出来的,而是地方政府把当地所有学校里的“金子”抽走,集中一块儿“端”出来的。这样,往往办好一所新校,就毁掉几所老校![2]

有的地区一些薄弱学校教师抱怨:每逢节日,教育行政干部都是到一些名校去嘘寒问暖,自己学校则冷冷清清。

一叶知秋。我们不禁要问:个别教育行政管理者、办学者,对普通百姓合理的教育诉求还能感同身受吗?感受到之后还能有同情之心吗?

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曾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后来却没有创作激情了。有人说不是他江郎才尽,而是功成名就之后,他锦衣玉食,再也不用挤公交车,再也不能与平民百姓“共呼吸同命运”,再也不能体察到普通人的普通情感了,也就失去了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极大地富裕起来,从县城到大都市,都出现了.些高收入阶层。他们的地位和话语权都非同一般,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需求更多样、更高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占有能力也比较强。这就直接推动了.些学校的贵族化。早在10多年前,一些大城市就有一种冲动,动辄以几千万元、几亿元的经费打造升级一所贵族化学校,现在类似的“冲动”最高达到10亿元。一所公办中小学的升级或再造花费如许公帑,到底服务了多少当地纳税人的孩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基础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孩子,应该把服务好未来的每一个公民作为第一责任。

今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有人惊呼:“‘营利性民办学校不能开办小学初中是严重倒退”“这条法规(即民促法修正案)一旦通过,上万所民办学校日子没法过了”。不过是重新强调民办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怎么就让这些人坐不住了呢?这里有对立法本义的误解,也可能是一些民办学校,原来.直打着公益的幌子,骨子里还是把学校当作“摇钱树”。个别地方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对兴办民办教育积极性很高,尤其是热衷引进高收费的民办教育机构、品牌(当然,这对满足部分群体的教育需求也是必要的),而对办好每一所公办学校则很消极,甚至以“改革创新”的名义,从公办学校抽走优秀师资慷慨支持民办教育。结果,一个县城或某个区域,原来好的公办学校渐趋没落,最好的学校往往成了民办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模式就可能成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翻版:有钱人上好学校,平民百姓就认命吧——把孩子交给质量差的公办教育。

一位当代学者在自述中说,自己永生不变的追求和信念,一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本体的热爱”,二是“对人民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最强烈同情和爱”。我一再回味这一自白。作为当代中国教育人,现代化大潮如此汹涌,社會进步如此迅猛,如果我们失去了对脚下大地的热爱,失去了对最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同情,我们的办学、我们的教育就会失去方向和力量。

让人民的学校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吧!

教育文化自信,请从学会“说中国话”始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全党提出的要求。“文化自信”此后成为时代精神重要旋律。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这.要求,可谓振聋发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以中华文化的振兴、繁荣为精神支撑。我们不但要完成经济崛起,也要实现精神的独立强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在精神上挺立起来,取决于教育。

文化自信,请从教育始。

100多年前,梁启超激情澎湃地喊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之强、独立、自由,表现于体格,更体现于人格、精神。一个对自己民族、国家固有文化缺乏了解、认同的人,是谈不上精神独立的,更谈不上文化自觉、文化担当。我们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给一代又.代青少年植人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广大青少年有中华文化之魂,则中国国魂永在。

其实,向传统回归,向自己民族、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资源、教育智慧,似乎成了当今世界教育的一大趋势。据报道,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的教育部长德沃斯(BetsyDeVos)女士,就主张教育应以尊重传统道德为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传统价值观来看待世界。分析认为,担任教育部长后,她或将进一步确立传统价值观在校园的核心地位,帮助“什么都无所谓”的美国年轻一代,找回健康、传统的精神生活。

教育文化自信,请从学会“说中国话”始。

180年前,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发表了著名演说《美国学者》,号召美国知识界:“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师从它国的长期学徒期时代即将结束。在我们四周,有成百上千万的青年正在走向生活,他们不能老是依赖外国学识的残余来获得营养。”[3]由此,美国迈人精神立国阶段。当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教育学,也急需摆脱对他国精神养料的依赖,走上精神独立的正轨。有学者呼吁,一个崛起的大国,要有自己系统、完整、独立的世界知识体系,不能依附于别人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看世界。可惜,我国社会科学在大量引进西方理论的同时,忽略了概念转化工作。“概念是理论体系的重要标识,不能什么概念都追溯到别人那里,往别人那里靠。”[4]

反观我们的教育学,有许多概念其实完全可以找到中国源头、用中国话语表达,但一些研究者习惯乃至本能地照搬西方的东西;即使是一些中小学办学理念、主张的提炼表述,也“言必称希腊”!

教育研究以及改革实践,是时候在思想上、概念上学会“说中国话”了。

比如从国外搬来的“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在西方语境里,它可以解释为“是以理性和开放性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维能力的结合,是一种谨慎公正的分析、构造和发展的过程”;但在我们的文化情境中,“批判性思维”基本等同于求异思维乃至否定性思维。所以“批判性思维”一流行,一些中小学和家长就把张扬孩子的个性置于一切价值之上,于是教育中就只见“自我”“我见”,不见“大我”“共识”。其实,与西方“批判性思维”比较接近的中国概念,是“审辨思维”或“明辨思维”。“四书”里的《中庸》不就倡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吗?个人以为,“审辨思维”不仅包含“批判性思维”,而且内涵更为丰富:一个人“批判”之前要先“博学”、深入地省察,然后才提出自己的问题;“批判”不是纯粹为了“批判”,“明辨”之后要付诸行动,即知行合一,等等。这不仅是理性的“批判”,而且是负责任的“批判”,更内蕴“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真行道的崇高精神。这样的概念不更适切中国教育实践吗?

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历史稍存敬意,对中华文化的经典肯下一点功夫钻研,对本土独创经验抱持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就不难在融通中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一批能够引领本土教育实践、对话世界教育潮流的中国概念。比如“学以为己”“修身为本”“教学相长”等,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智慧。这样的中国概念‘旦丰富起来乃至体系化,教育学的中国化才算落地,一线教育实践的文化自觉意识才会被大大唤醒。

学校要有追求“至善”的“止定静安”办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学校讲话时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

今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高校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他说: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要围绕读书来办教育,杜绝浮躁、理性思考。“四个回归”不但在高教界产生热烈反响,对基础教育也同样有强烈的针砭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中小学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毋庸讳言,个别地区、学校的教改热闹有余、沉潜不足,甚至为创新而创新、为政绩而改革。新名词新概念新口号满天飞,但真正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作业训练等,仍是新瓶装旧酒,有的甚至不如“旧酒”。

有人到北京的一所名校听了一堂公开课,那样的教学艺术,那样的精彩纷呈,让他心潮澎湃。他又顺便到学校观察平常的课堂,却发现一位教师正在班上教训不听话的学生,那样的不耐烦,那样的霸气,顿时他的心凉了半截。

几十年前我们就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0多年前基础教育界流行“蹲下身子来倾听孩子”,如今则有人提出:一切以儿童为中心。

理念似乎越来越先进,但许多教师真的守住了教育的底线?“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不管这个孩子是留守儿童、出身贫穷还是有钱或有权人的家庭,不管是可爱、聪明伶俐还是调皮捣蛋、叛逆性强?

中小学教改是时候远离浮躁,回归底线、回归常识、回归理性了!

新课改后,学校有了.定的课程整合、创设空间,一些有理想的教育者乘势而上,开发了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偏向:一些学校“离开国家课程标准,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开发数百门乃至上千门光怪陆离的所谓校本课程”。[5]有的学校不但有校本课程,还有师本课程、班本课程、学生课程(即学生开发的课程);有的学校为了某种需要,花大成本、大心血包装花哨的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的实施反而不甚着力。劳民伤财一番,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却无实质性帮助。

据说,西方人建教堂,就要建成传世之作,“一旦造好了就要永久屹立在这块土地上,再也不能轻易地毁去”。上海的圣三一堂,建造时间达22年,光地基就打了8000根木桩。这还不算长,德国建科隆大教堂竟逾时600余年![6]我们的学校教育包括课程开发,是否也学习一点这样沉静的“慢”精神呢?国外一些著名中学的精品课程,有的就是花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去打磨完善的。我们古人也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没有追求“至善”的“止定静安”精神,就不可能有教育的大智慧、大境界,就难以缩短我国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性差距。

又比如阅读。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的建设在中小学遍地开花。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号称藏书10万册,进去一看,有盗版的,更多的是劣质书籍,真正好的经典难得一见。有的学校以阅读为特色,但教师带领孩子读的不是经典,而多是心灵鸡汤。因此,许多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高品质的读书习惯,或者根本就对读书没有兴趣。某省级图书馆统计发现:14-18岁的人群是书籍借阅量最少的。再看看中美中学生阅读状况对比:美国学生读得最多的是《理想国》《君主论》《文明的冲突》《共产党宣言》等,中国学生则为《三体》《盗墓笔记》《神雕侠侣》《绝代双骄》等。[7]这怎能不让人忧虑!

校园的书香稀薄,当然也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几年前,一位外国人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由此他断定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这当然是偏见,但也道出了部分事实。近年来,一些大城市致力于消灭报刊亭,即使有的地方还能找到报摊,其中售卖的也大多是漫画类、时尚类、游戏类报刊,像《读库》《读书》等人文杂志早已不见踪影。有人感叹:“调查显示,我国人均购书量只占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谁又知道,在这个实用为上、一切讲究速成的社会,就算这可怜的购书量里,指向心灵的经典人文阅读又占有多少比重呢?”[8]

教育要植根于社会,更要引领社会,不能一味地向世俗尤其是市侩妥协。学校包括中小学应该成为人民精神的高地乃至圣地。我们祈求教育不忘初心、回归本分,努力使每一个从学校走出的孩子,身上都散发书香,内心都充盈梦想!

注释:

[1]有关北京市“教育民生观”的改革經验,请看《人民教育》2016年第16期“首都教育新生态”专辑。

[2]厉佳旭.真经未必在“名”校[J].人民教育,2016(17).

[3]吉欧·波尔泰.爱默生集(论文与讲演录)[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

[4]杨谧.扔减交和:用“中国概念”发声[N].光明日报,2016-9-14.

[5]钟启泉.回归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J].人民教育,2016(17).

[6]李天纲.它见证了历史——记圣三一堂[N].文汇报, 2014-8-26.

[7]叶翠微.新学年的哥德巴赫猜想[J].人民教育,2016(16).

[8]李跃.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吗?[N],联含早报网,2016-11-16.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上学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