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体育课中太极拳的探究

2016-07-16 12:31:49吕云龙
运动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文化传承误区

吕云龙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150)



对公共体育课中太极拳的探究

吕云龙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150)

摘 要:“太极拳”是一项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以“以柔克刚”的要术来练习。但目前部分院校的公共体育课在该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这些误区,向广大学生提出了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太极拳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守护和践行能力。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创新;误区;文化传承

投稿日期:2015-12-22

公共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分支,还是各个院校中体育建设的核心部分。公共体育课包含排球、篮球、足球、太极拳等。本文主要对各个院校中公共体育课的太极拳进行探究。太极拳现已成为多数院校公共体育课中的一项必修课,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佼佼者,它对学生修身养性、平静内心有明显的教学意义。各普通高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的要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全面发展方向,在教学形式上,要采用正确规范的教学指导方针,在教学内容上,要以现代化教学方法为辅助方针。太极拳在各个院校中良性的发展是为了培养符合新世纪复合型储备人才的要求。但现在,有部分院校在太极拳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上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没有正确体现出太极拳的教学方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太极拳的教学误区进行分析,指出了太极拳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使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能够让大学生作为传播载体,将太极拳这一“国术”弘扬海外。

1 误区与解析

1.1 教学内容单一

众所周知,太极拳在20世纪60年代被原国家体委组织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简化,也就是现在的24式简化太极拳。通过国家大力推崇,现在世界上已有4亿多人通过学习太极拳来强身健体,而他们就是以简化的24式习得此拳。但是,据不完全统计,部分普通高中在课间操上均已学过24式太极拳,在大学中难有更大的突破。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24式太极拳且过于平缓、简单,不符合他们年轻、朝气的生理、心理特点。

1.2 教学方式不新颖

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体育教师在前面背对同学们边讲解边示范,后面的同学边看教师边跟着做动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很被动,提不起学生们的兴趣,导致学习氛围略显枯燥。而太极拳本身就是一项讲究身心合一、心平气和的运动技能,对练习者有很高的悟性和协调能力要求。这就让学生对其失去信心,根本体会不到太极拳的要领和特点,也不能及时了解太极拳在文化意义上的内涵。

1.3 概念与实际教学不衔接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易传·系词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太极拳还被称为“哲学拳”,其拳理讲究的是一种生活理念。太极拳本身具有保健效果和技击意义,其“中正圆和”的理念也是做人的准则与处事的哲学。部分普通高校的太极拳教学让学生短时间理解其哲学含义,熟悉全部练习套路的方式方法,并对身心合一的养生思想有初步认识,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

1.4 教学评价不合理

对于太极拳的教学考核,普通高校中公共体育课的考核方式的侧重点都是拳式考核,却忽略了太极拳其他方面的考评,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这影响了同学们学习太极拳的热情和兴趣。

2 创新教学的策略

2.1 教学内容应结合技术动作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太极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是太极拳修炼的最高境界,讲究的是“人身”和“自然”的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在实际教学里,教师要晓示同学们注重内三合,内三合就是“神意相合、意气相合、气力相合”。也要注意外三合,如习得太极拳的要求,是练习者在身体动作上要统一,还要求“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相结合,从而达到身体条件的内外兼修。最重要的是注重身体内“意、气、神”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本身情感的指引下,“太极”与“人”才会相互融合,达到“物我合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文化内涵,这也是为什么要将动作技术和文化内涵相结合来教学的真谛。

2.2 完整教学与分解教学紧密结合

太极拳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独立存在的,也是拳路的构成条件。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采用将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太极拳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向学生示范套路的完整版,然后将套路分解来,再安排学生学习。针对难度较大的动作,教以完整教学会使同学感觉有压力。所以,同学们可以按照分解动作来学习。例如,云手动作,先进行上肢动作练习,再配合以腰为轴带动身体转动练习,强调重心不可忽高忽低,然后再进行步法练习。分解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学生学习复杂动作的难度,最终达到完整掌握太极拳动作的目的,所以分解动作的练习时间一般不能太长,只要分解动作基本掌握即可进行完整动作练习。由实践教学证实,只有将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相结合,对太极拳教学才会具有显著的效果。

2.3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为了培养21世纪社会储备人才的素质层次,体现公共体育课中太极拳新颖且丰富的教学模式,学校应把“6个1”模式积极的运用起来,“6个1”模式的内容包括1个主题活动、1个集中学习、1个团体竞赛、1副作品、1个交流平台以及1个学习网站,让学生和教师通过“6个1”模式产生交流,然后采用选修班为辅的教学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兴趣,长此以往,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进行针对性教学。选修课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系统的、有深度的方法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机制,它能让学生以此为施展太极拳才能的平台。“6个1”模式加上选修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能让学生在提高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这是一个很全面的教学组织形式。此外,在教学方法上还要正确规范地向同学们做出动作示范,在纠正容易犯错的动作上也应向同学们悉心讲解错误的原因。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同学们多角度更加深刻地讲解示范,如简单的动作,教师可以用最常见的背面教学示范;复杂的动作,教师可以采用正反面教学来示范;太极拳中的云手动作,在正面示范时,要注意把手势的变化规律演示出来;在背面时,要将脚步步式和重心变化示范给同学们。在示范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将动作做到流畅、完美,以此吸引同学们的眼球,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教龄较长的教师,一般会知道对学生难度较大的动作以及学生会出现什么样认知错误。而此时,教师一定要在同学们经常犯错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讲解和示范。教师只有采用正确规范的动作讲解,再加上纠正错误动作的示范,才能让同学们对太极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让那些复杂的招式、动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2.4 统一考评标准

在太极拳的最后评价中,不应把考试名次放在首位,应把同学们的进步幅度作为评价标准。应该知道,评价内容不能完全作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但它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太极拳的评价原则是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标准,其评价方式有来自教师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同学们相互评价等,这些评价中来自教师的评价是要将考试和教学分开来的。与此同时,评价内容还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以及课外锻炼纳入其中。总体来说,最终的评价应该包括24式太极拳全套动作期末考核、学习态度、上课考勤和平时成绩(含课堂表现、课外锻炼、学习效果等)。

3 结 语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的体育活动,现在也是各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热门课程,太极拳课程对于院校建设和学生提高素养水平都是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点。在公共体育课中,教师应该认真探索太极拳的方式方法,找寻一定的教学规律及其功能性和文化内涵,避免教学误区,以提升教学质量。院校更应当坚持在教学方式上,结合技术动作与文化内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太极拳教学概念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公共体育课中,学校应当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太极拳教学质量上,以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全民健身”和“国粹传承”计划更加有效地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超,丁传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综合健康的效应[J].湖北体育科技,2011(6).

[2] 王传方.“非遗”视野下的武术文化传承断想——以拳种为视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

[3] 李吉远.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3).

作者简介:吕云龙(1979~),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太极拳与地域武术文化。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2015JG02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3.052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2-113-02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文化传承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02:12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1:49:03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8:50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1:00:38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9:10
普通高校散打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