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现代技术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分析

2016-07-16 12:31:49杨来熊
运动 2016年3期
关键词:短跑训练力量

杨来熊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403)



结合现代技术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分析

杨来熊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403)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点与要求进行分析,探讨了各项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认为,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仅要全面,还必须突出重点;要重视上、下肢肌群的协调发展,注意髋关节肌群,尤其是髋关节伸肌群力量的发展;速度和力量训练必须很好地结合进行;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坚持大强度的训练原则。

关键词:短跑;力量;速度力量;训练

投稿日期:2016-01-03

德国的运动训练学专家阿尔曼曾经对短跑项目的力量训练作了专门的研究,在《短跑的速度与力量》一文中指出:短跑应属于力量性的运动项目。因为体力消耗超过人体力量1/3的都是属于力量性项目,所以把短跑看作非力量性项目是错误的。短跑运动员如果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就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力量训练历来是短跑项目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运动员的力量水平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拟立足于从生理学和解剖学等现代技术阐述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研究力量训练中的重点,分析各训练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中具体实施各项训练内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不仅要全面,还必须突出重点

1.1 重视上、下肢肌群的协调发展

短跑运动员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在主要发展运动员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的力量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群的力量练习。从身体姿势来讲,短跑属于以肢体运动为主,躯干运动为辅的运动。在短跑的过程中,身体躯干部位承受着很大的作用力,包括来自头部和上肢躯体的身体重力以及经下肢传递的来自地面的力量,这种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在快速跑中通常可以达到体重的2.5~3倍。因此,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要特别加强身体躯干部位力量的训练,这对维持中部躯干位置的稳定性和姿势的正确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观察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我们可以得知,世界级的短跑名将大都具备跟腱长,足弓高,上、下肢肌肉高度发达的特点。这表明了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大都具备强有力的上肢力量。这是因为强而有力的上肢手臂摆动对于运动员的积极起跑、稳健的途中跑以及快速冲刺都具有积极作用。从运动生物力学上进行分析,上肢手臂的摆动速度和幅度的加大可以相应地引起下肢运动速度和幅度的增加,而且通过上肢手臂的快速摆动,不仅可以增加机体躯干部位的稳定程度,还可以加大下肢的蹬地力量,缩短蹬地时间,从而提高动作速率。因此,短跑运动员的日常力量训练不能忽视上肢手臂的力量训练。

另外,短跑运动员的跑速取决于运动员跑动时的步幅和步频,步频主要由运动员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步幅则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加以提高。研究表明,下肢力量的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跑动步幅并协调步频和步幅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将重点放在下肢力量的训练上。

1.2 重视髋关节伸肌力量的训练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除了依赖运动员上、下肢肌肉力量的改善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运动员髋关节肌肉力量的改善以及髋关节同其他关节之间用力的协调关系。通过观察世界级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可知,运动员髋关节肌群特别是髋关节伸肌群,决定着髋关节后伸的幅度以及跑的步幅的大小。同时,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短跑运动员在起跑后的加速跑中,随着步数和跑速的逐渐增加以及支撑时间的逐渐缩短,伸髋肌群每一步的发力都是在上一步所获得一定速度的基础上进行的,髋关节伸肌的用力特征表现为每步发挥出的力值和上一步相比呈递减的趋势,而每步伸髋动作的速度呈递增的趋势。也就是说,在快速跑动过程中,髋关节的伸肌力量作用大于屈肌力量。因而在发展屈髋和伸髋力量的先后次序和侧重上,应优先发展伸髋肌群。

2 短跑运动员必须重视最大力量与速度力量的训练

2.1 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中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训练是重点

从短跑运动员的动力结构特点来看,短跑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就是一个肌组织不断收缩和放松的反复过程。这个肌组织不断收缩和放松的反复过程再配上手臂的摆动和两腿的加速蹬伸,就构成了身体不断向前的动力。生物力学的研究表明,短跑运动是一种以前脚掌着地,脚跟基本不着地,脚掌趾和踝关节做快速蹬伸的向心、离心收缩活动。这表明了短跑运动员脚掌趾和踝关节的快速蹬伸是整个短跑技术的核心环节,而这种快速蹬伸的能力则取决于机体所具备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结合。另外,从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供能特点来讲,磷酸肌酸这一快速供能系统不足以维持机体在整个短跑过程中的全部供能,在快速启动之后的途中跑以及冲刺阶段势必要通过糖酵解来进行供能,在这个过程中,最大力量以及速度力量将是短跑运动员维持良好的步频、步幅的基本保障了。因此,在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中,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将是重点。

2.2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核心是速度力量

由于短跑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的速度性运动项目,这决定了短跑运动员的用力方式属于爆发式的。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在短跑过程的途中跑中,支撑腿从落地到蹬伸所需要的时间远小于支撑脚从收缩到发挥最大力量所需要的时间。因此,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肌肉组织的动力性力量,即肌肉组织的速度力量的大小,而不是最大力量。所以,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核心既要以最大力量训练为基础,也要结合专项特点来进行,将速度力量训练作为整个力量训练的核心。

3 正确处理速度力量与最大力量之间的关系

3.1 速度力量的发展要建立在最大力量的基础上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速度力量的发展和提高要建立在最大力量负荷的训练上。这是因为速度力量的发展依赖机体糖酵解供能能力的高水平发挥,而机体糖酵解供能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必须建立在高强度负荷的训练基础上。另外,为了提高短跑运动员快速启动的爆发力,必须快速激活肌组织中的快肌运动单位,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但是在肌肉的收缩过程中,肌纤维的动员并不是同时的,而是呈一定规律进行的,通常肌纤维的动员与募集并不由动作的速度来决定,而是由动作的力量来决定。一般来讲,在技术动作的开始阶段,低强度的练习首先动员和募集的是慢肌运动单位,但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所需要的肌肉力量也就越来越多,这时肌组织的快肌运动单位就需要得到募集。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激活肌组织的快肌运动单位使机体具备更好的爆发力,就需要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

3.2 最大力量与速度力量的训练要协调发展

一般来讲,机体在完成某一确定动作时,肌组织的动员与募集顺序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即使肌组织的收缩速度与收缩力量发生了较大幅度的改变,这种动员与募集顺序也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当这一确定性动作的练习姿势发生了改变,或者这一肌组织在完成不同动作时,肌组织动员和募集的顺序就会发生改变。这就是说,肌组织的某些运动单位,对一种技术动作有较低的动员和募集阈值,而对另外一种技术动作有较高的动员和募集阈值。因此,为了使短跑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与速度力量均得到较好地发展和保持,在平常的训练和练习中,我们不应只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和训练负荷,而应采用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训练负荷,使肌组织内部之间的协调性更加完善,从而使机体具备更好地动员和支配快、慢肌纤维的能力。另外,对于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来讲,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良好的最大力量素质对于充分发挥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既要发展最大力量,又要使其获得较好的力量转化,使最大力量与速度力量的训练相互之间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冠群.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64-67.

[2] 卓建南.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12-13.

[3] 尹少丰.程序教学法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14,31(1).

作者简介:杨来熊(1962~),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3.014

中图分类号:G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2-037-02

猜你喜欢
短跑训练力量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37°女人(2017年1期)2017-01-14 02:32:18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28:26
青少年田径专项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59:12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18:16
浅析短跑技术的教学方法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6:24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环球时报(2015-12-30)2015-12-30 09:12:18
怀疑一切的力量
安倍的“短跑”与中美的“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