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娣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221009)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赵娣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221009)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视神经萎缩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1例,給予承泣、攒竹、阳白、风池等穴位针灸治疗,在此基础上給予穴位注射疗法。针灸后,取患者双侧肝俞、肾俞4处穴位注射视明注射液,每处1mL。两组患者均1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计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提高程度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18例显效,显效率为58.06%,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10例显效,显效率为32.26%,总有效率为58.06%。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力为0.28±0.15,对照组治疗后视力为0.24±0.09。两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明显,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能够更好的疏通经络,滋补肝肾精气,对视神经萎缩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主题词视神经萎缩/针刺疗法 穴,承泣穴,攒竹穴,阳白
视神经萎缩是指疾病引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核其轴突发生病理改变以后导致视神经全部变细的形成学改变,而并非指一个疾病名称。作为视神经损伤的最终结果,视神经萎缩最终的临床表现为视野发生变化,视力减退直至丧失[1-2]。临床上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3]。我院从2013年开始使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对视神经萎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视神经萎缩的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为治疗组,共计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为50.22±12.30岁,病程30d~7年,平均病程2.57±2.23年。其中青光眼18例,神神经炎6例,青光眼6例,缺血性1例。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共计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19.59±11.08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2.86±2.88年。其中青光眼16例,神神经炎8例,青光眼4例,缺血性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视力逐渐下降,且不能矫正,最佳矫正视力大于0.02。②眼部的外观以及结构均正常。③瞳孔对光反射减弱。④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呈苍白或者蜡黄色。⑤视野缺损。⑥年龄16~70岁。⑦对本实验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4-5]①颅内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②视神经管断裂的患者。③青光眼眼压不能维持正常的患者。④孕妇或者哺乳期患者。⑤7d内使用过血管扩张剂的患者。⑥有其他脏器严重功能损害的患者。⑦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⑧不同意本次实验的患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主要选择口服的方式。具体为维生素B1(国药准字H44020620)用药方法为100mg/次,1 次/d;维素B12(国药准字H14023321)用药方法为500μg/次,1 次/d。与此同时,选择血管扩张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采用地巴唑(国药准字H11020919)(10~20mg)给予临床治疗。3 次/d;将2 周的治疗定为1 个疗程,对患者完成2 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于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双眼同时患病者,左右眼交替注射,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总计3个疗程。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在此基础上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穴位取承泣、攒竹、阳白、风池。皮肤消毒后针灸针与皮肤15°进针0.5寸,轻轻捻转针柄,至患者有酸、麻、胀等针感,留针20min后起针,局部按压3min。每日1次。针灸后,取患者双侧肝俞、肾俞4处穴位注射视明注射液(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供,专利号: CN1144659),每处0.5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计3个疗程。
观察指标[6]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提高程度以及疗效。
疗效标准显效:视力表增加3行,或者视力从0.02增加为0.2,或者0.05增加为0.3.视野中心暗点缩小或者视野扩大。有效:视力表增加1~2行,或者视力从0.02增加为0.05~0.1,或者从0.05增加到0.1~0.2。视野绝对暗点变为相对暗点,或者视野有所扩大。无效:视力视野均无变化甚至恶化。
统计学方法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如果得到结果为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如果得到结果为P>0.05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视力0.09±0.07,治疗组治疗后视力为0.28±0.15,对照组治疗前视力0.10±0.08,治疗后视力0.24±0.09。两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明显,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变细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7]。多种眼部疾病均可导致视神经萎缩,比如外伤、青光眼、视神经炎等等。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颜色为淡黄或苍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变细等改变。该疾病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能够治愈,但是通过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速度。视神经萎缩在中医应该属于“青盲”范畴,认为是“脏腑精气不荣于目”所导致的疾病[8-9]。中医认为目为肝之窍,而肾藏精,所以古典中医理论认为视神经萎缩主要是肝肾精气不足所造成。因此本治疗方案以承泣、攒竹、阳白、风池为主要针刺穴位,以肝俞、肾俞为主要穴位注射部位[10-11]。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夜盲、近视等疾病;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目视不明;阳白属足少阳胆经,主治视物模糊;风池同属足少阳胆经,主治耳鼻眼等面部疾病[12-13]。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眼部疾病的常用穴位组合,能够疏通经络,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肝俞、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以药物注射刺激穴位,起到良好的滋养肝肾功能的作用,肝肾得到滋养,则眼部情况就有所改善[14-15]。通过实验发现,治疗组的视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通过视力变化、视野改变等综合指标评价来看,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穴位注射对于视神经萎缩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穴位注射滋补肝肾精气,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维红.“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 例[J].江苏中医药,2010,42(2:53-54.
[2]韦企平.应当加强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1):1-3.
[3]陈艳.毫针透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 32(3):301-302.
[4]尹丽霞,段利.以局部取穴为主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6):97-98.
[5]李健.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55 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268-1269.
[6]夏清艳.复方樟柳碱联合“四穴八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3):148-149.
[7]吴雪梅,冯松福,周至安.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4-5.
[8]郑宏飞,张玉婷,高颖,等.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1):16-19.
[9]宋慧玲.除风益损汤配合针刺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60例[J].国医论坛,2011,26(5):27.
[10]左韬,张祝强,左力,等.醒神明目综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081-1083.
[11]MEI LF,ZHU Y.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optic atrophy[J].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4,34(8):862-863.
[12]聂翔. 针灸治疗98 例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46-248.
[13]徐斯伟,胡蔚琼.不同取穴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1,52(8):701-702.
[14]韩艳玲,郑大凤. 艾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J].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6):689-690.
[15]PAN Y,DING SH.Recent Treatment of Optic Atrophy[J].Shand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2014,33(4):329-330.
(收稿2016-02-21;修回2016-03-24)
【中图分类号】R774.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