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中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的历史追索与原因分析

2016-07-14 09:16吕晓莉张秀燕
国际援助 2016年1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

文/吕晓莉 张秀燕



中国对外援助中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的历史追索与原因分析

文/吕晓莉 张秀燕

内容摘要

关键词 对外援助 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 历史演变 原因分析

作为国际援助体系的一员,中国从建国之初就开始了对外援助,且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中发生微妙变化的原因为何?为什么中国始终要坚持这一原则?这些问题是本文探究的目标。

一、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的历史追索

新中国自成立起就坚决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在对外援助中,中方也大力支持其他国家。中国援外原则随着国际与国内环境的变化而几经修正,但总体上还是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

(一)中国对外援助原则初步确立阶段(1949-1976):不附带任何条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主要向朝鲜、越南等国家提供援助,但随着与中国建交国家的不断增多,中国的援助国家也在不断增加。

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指出,“我们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不应该附带任何特权条件。即使是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的经济技术援助,也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1新中国早期对外援助正是在万隆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表现出“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特点。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向柬埔寨提供无偿援助的时候,在双方签订的经济援助协议中申明,中国欲在1956—1957年向柬埔寨提供8亿柬元的物资,这些物资完全由柬埔寨政府自行支配使用,中国对于此项援助没有附加任何的条件。1956年,当埃及受到英法侵略时,中国积极地提供了援助,毛泽东曾这样说:“中国愿帮助埃及,我们的帮助没有任何条件,只要我们能力所及……我们可以给出无代价的援助。”2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亦对某些非洲国家提供了“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援助。而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援助当属坦赞铁路的修建。实际上,坦桑尼亚政府起初本想求苏联或西方发达国家援助其修建铁路,失败之后才向中国寻求援助,虽然当时中国经济实力不足,但是在克服重重阻碍之后,中国按时完成了“坦赞铁路”的修建。当时的坦桑尼亚领导人如此评价中国的援助行为:“中国并没有要求我们成为共产主义者从而来获取贷款...他们从来没有建议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任何政策,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政策。”3这一时期像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也正是中国无私的帮助促使了中国与当时的发展中国家保持着忠实的“兄弟”关系。

随着中国对外援助进入第十个年头,中国在此基础上大致形成了对外进行经济援助或经济技术援助的指导原则。最终,周恩来提出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在这八项原则中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中严格尊重受援国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4此后,八项原则成为了中国援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不断地被落实到中国的援外实践之中,这个“八项原则”也是中国援外“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的前身。

(二)中国对外援助原则修正阶段(1976—1983):不附带任何政治、军事条件

“文革”时期(1966-1976)中国对外援助规模大幅增加,据相关的统计,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援助范围从1963年的21国扩展到1978年的66国,尤其是增加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援助地区涉及亚洲、南美和南太平洋国家。”5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使中国赢得了许多亚非国家的支持。但在该阶段,由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力度超出了中国实际国情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直至70年代,中国才意识到在进行对外援助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严重性,变革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于是,邓小平上任之后就改变了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关系,给对外援助指明了新的方向,指出:“应肯定过去我国援助第三世界是正确的,我们真正发展起来了,要用相当数量来援助,在援助问题上,方针要坚持,基本上援助的原则还是那个八条。具体办法要修改,真正使受援国得到益处。”6在不断的援外实践与摸索的过程中,1974年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表述了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立场,即:在援助过程中应当尊重受援国的主权,不附带任何政治、军事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或借机牟取暴利,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应该实用、有效、廉价、方便,而不应该要求特殊待遇。7至此,对外援助的原则不再停留在“不附带任何条件”上,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向更加实用的角度转变。“不附带任何政治、军事条件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援外原则的修正得以开始。

(三)中国对外援助原则重新确立阶段(1983—至今):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1982年-1983年,中国领导人在访问非洲国家时在原来的“八项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为内容的“四项原则”。其中平等互利的主要内容是指“遵循团结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则,尊重对方的主权,不干涉对方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8该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对外援助原则从“不附带任何政治、军事条件”向“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转变。对于对外援助原则的修正基本结束,该原则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经济发展内容,突出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思想。

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主席认为:“必须要从战略高度,从外交全局和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思考怎样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问题,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展了,或因为我们经济发展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而忘记穷朋友。”9这个时期中国对受援国的援助规模加大,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援助的形式不断增加,援外的力度更是大大加强,援助资金逐年上涨,援外向机制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对非洲的援助更是成为中国援外的“风向标”。中国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表态说:“坚决反对在援助中附加人权条件。”2006年中国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再次许诺:“中国政府将根据自身财力和经济发展状况,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并逐步增加力所能及和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10在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再次严肃重申了这一原则, 并承诺:“中国对非洲的支持和援助,过去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附加任何政治条件。”11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延续了对非政策,并在访非发表演讲时表示:“我国将继续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和可持续发展。”12

为了应对西方对于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谴责,也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2011年《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求坚持在援助中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并将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作为特点加以强调。到此为止,中国援外“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正式成为对外援助中的原则之一,其主要内容为:“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信各国能够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绝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13

从《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对“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内容的总结中,可将该原则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援助与内政和主权相关。中国绝不干涉受援国内政,不侵犯受援国主权,但是对于内政的界定存在模糊性。第二,援助与发展模式相关。中国绝不像美国一样将发展模式附加给受援国,并认为只有适合自身国家发展的道路才是最好的。而第二点内容是随着中国“经济奇迹”的出现而显现的,体现了当前“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14对受援国家的吸引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在所谓“中国模式”上的态度。2014年在李克强总理参与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之时再次承诺:“中国的所有援助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二、中国对外援助原则发生微妙变化的原因分析

从对外援助原则的微妙变化之中,我们发现经济因素在对外援助领域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对外援助由早期意识形态的工具变成了国家发展的工具,成为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具体来讲,影响中国对外援助原则发生微妙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因素对援助原则发生微妙变化的影响

对外援助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国国内政策的直接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对外援助政策的变迁与国内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变化紧密相关。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援助原则的变化产生了影响。1966-1976年的“文革”,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为了破除“两个凡是”,实现经济发展,在此次会议中,中国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政策,指出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并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关系,促进自身国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改革成为必要。经济因素因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而备受重视,其影响外溢到了对外援助领域。

1992年的市场经济改革成为了援助原则变化的催化剂。邓小平“南方谈话”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开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市场地位的上升使中国的对外援助向多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努力参与多边合作,并积极发挥市场在援助中的作用。对外援助原则的修订还受到另外两大战略的影响。其一是2000年提出的“走出去战略”。该战略主要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承包等方式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之中。该战略后来与“引进来战略”一起成为改革开放过程中有关发展问题的重要战略内容。随后深入到对外援助之中,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援外项目之中,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平台。其二是20世纪提出的“大经贸战略”。该战略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深化对外贸易而采取的对外经贸发展战略。“大经贸战略”深入到对外援助领域后,使得中国的援助与贸易、投资等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经济性因素在对外援助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韬光养晦”的外交理念大大提升了经济外交的地位,对外援助也就相应出现了从“不附加任何条件”向“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转变。

总之,国内对于经济领域的重视使得对外援助的原则产生了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外援助原则中经济因素重要性的凸显,表明中国正走在提升综合国力、提高生产力、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上。

(二)国际因素对援助原则发生微妙变化的影响

除了国内因素之外,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援外原则的变化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首先,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发展到90年代后便呈现出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影响力加深的显著变化。经济全球化带来资源的全球流动,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也逐步增强。为了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需要加强和其他国家的广泛合作与交流,需要利用丰富的外部资源来发展自身的经济。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外交在外交中的作用凸显,国家利益中经济利益的地位凸显,这就使得对外援助中“讲求实效”的要求变得更为重要。

其次,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向“整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方向发展。此外,多个国家实力的增长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目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其中发展是核心问题。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成为各国的主要诉求。而且,在80年代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面,而运用外援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最后,受援国自身的因素也对该原则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以非洲为例,20世纪70-8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接受了传统援助国和国际组织有条件的援助,纷纷在经济上进行结构调整,在对外交往中经济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有条件援助的弊端,非洲国家一直想摆脱传统援助国的束缚,将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作为主要的政治议题。另外,20世纪9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调整,这使得受援国在接受外援的同时也希望利用这些资金来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受援国也存在着提升经济实力,防止被边缘化的需求。

(三)援助效果对援助原则发生微妙变化的影响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受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当中国自身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却还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自身能力的援助。客观地讲,虽然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是“两个阵营”国际大环境下的产物,但我们也需要正视这一时期不适当援助政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这一时期为了赢得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协议的情况下,中国不顾自身当时所处的现实,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据统计,在1961-1965年间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1.125亿卢布的无息贷款,用来提供物资援助和援建24个成套项目。15但是这些援助并没有使阿尔巴尼亚满足。20世纪70年代,中国正处在“文革”动荡时期,经济困难,阿尔巴尼亚又向中国提出援助要求。同一时期,因不满中美关系的改善,出现了阿方诋毁、指责中国专家以及中国援助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中阿关系并没有因为中国为其提供无偿援助而得到改善,反而适得其反。因此,中国在1980年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援外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正式提出:“过去,对外援助没有坚持量力而行的方针,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国家承担的任务过重,不注意经济规律,浪费比较严重。”16出于中国实际国情和对对外援助效果的综合考虑,将援助与经济

三、中国对外援助中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的原因分析

中国有着60多年的对外援助历史,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相应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是中国对外援助中“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并没有改变,成为明显区别于西方传统援助国家援助方式的中国式援助的代表特征。为什么中国在近70年的援助历史中坚守这一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必然选择

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结构文化决定了团体身份,团体身份决定了个体、社会团体的利益与行为。首先,南南合作框架之下各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虽然中国在援助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中国还是主要的受援国之一。即使西方援助国家的援助力度在下降,其在援助体系中仍然会长期占据主体地位。以上的现实“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进行,而不是在“南北合作”的框架下进行。

其次,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中国对外援助必定需要遵守南南合作的相关准则。“南南合作机制有四大典型的特点:共享发展中合作相捆绑,可以实现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因此,进一步修正“不附加任何条件”原则,有利于提高援助的实效性。国家这一共同身份,精于寻求适度的发展,反对援助国家——受援国家的不平等关系,坚持共同的机遇。”17此外,“南南合作和处理关系时的基本准则的核心是尊重受援国主权和独立,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促进双方共同发展。”18其中南南合作的目标在于通过相互合作,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在经济上互相合作,以达到提升南方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打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上的现实要求中国在对外援助中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而且,中国还需要长期坚持该原则。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人口多、资源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挑战,发展仍然是中国当前的艰巨任务。所以中国在短时期内并不可能改变当前的援助体系,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进行援助仍是长久之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援助体系中地位的提升,西方国家制造各种不利舆论谴责中国,制造“中国援助威胁论”,或是通过其它方法拉拢中国,要求中国与西方援助国家在援助政策上保持协调一致。而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进行对外援助,则有利于中国与西方进行斡旋。

(二)中国外交政策基本准则的延伸

对外援助常被看成实现外交目标的战略性方式。长期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不仅指中国不希望其他国家干涉中国的内部决策,同时中国也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尊重别国的选择权,在提供援助时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因此,60多年的援助政策与方式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是其援助的理念和原则都坚持“平等互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三)中国自身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

在60多年的援助历史中,中国兼具援助国和受援国的双重身份,并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援助方式。中国之所以坚持在对外援助中“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与中国自身援助和受援的经历以及中国自身发展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与中国很长时间以来受援国家的身份和经历有关。中国曾是接受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接受援助的过程之中也曾遭到传统援助国家所实施的有条件援助,但是中国并没有全盘接受援助条件或形成援助依赖。相对来说“传统援助国在中国的主导权低于他们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导权”19,并且中国坚持着“援助为我所用”的原则,强调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内对外政策。例如,在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传统援助国以中国违背人权等条件终止了对中国的援助,而这一行为是一种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中国对此进行了强烈反对。另外,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曾是中国的主要援助国。日本在进行援助的过程中重视商业因素,强调经济利益的特点使中国在接受援助的过程之中间接地受到日本等国家的援助经验和方式的影响。

其次,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援助国家的经验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中国已有60多年的援助历史,在不断援助的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关的援助经验。比如: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使中国认识到没有量力而行地进行“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援助是有些理想化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因此,中国将援助当作是一种平等互利的行为,认为援助除了是“政治工具”之外,还应该是“经济工具”。

最后,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在自身探索发展的道路中所得出的经验也对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产生了影响。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争,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一历史记忆使中国了解到了主权的重要性。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使中国了解了独立自主、“弱国无外交”的意义。在改革开放时期,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中国知道了应当把发展经济摆在首要地位。在接受援助的过程中,中国最终得出一个经验即改革应该是内生的,纯粹依赖外部力量的发展或改革是无力的,一旦改革与国情不一致,那么造成的结果甚至是有害的。另外,中国改革的成果并不是照搬任何一种发展模式而获得的,而是在循序渐进的摸索中不断改革、反对西方干涉的结果。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中国一直在对外援助中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主张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发展不能完全依赖别的国家,所谓的外部援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的发展与受援国自身有着密切关系。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间接影响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作为隐性因素影响着中国的对外行为,在对外援助领域也不例外。儒家主张的“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就像文化基因一样影响着中国的援助政策。近代中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内政遭到干涉,中国经济与政治主权也受到了侵犯。通过无数爱国人士的努力,中国在不断进取中取得了民族独立。一直以来,中国以史为鉴,珍惜用鲜血换来的民族独立,不主张干涉他国内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为那些寻求民族解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超出国力的援助。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对外援助,特别要以被侵略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因为‘我们自己曾是被欺侮的,知道受欺侮的滋味不好受’。”20这正是中国文化中的“感同身受”、“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援助原则上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前司长卢沙野在接受采访时回答:“我们在对非合作中、对非援助时之所以不附加政治条件,是因为非洲国家不愿意外部合作伙伴同他们开展合作时附加这样那样的条件。”21

此外,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之中有着“和”的思想,讲究“和而不同”。深化到对外援助领域,即表现为中国对外援助思想中体现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尊重各受援国家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摸索和探求,不将中国自身的发展模式硬性强加到受援国身上,而是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协调援助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关系,主张相互交流、协作,相互借鉴有关发展问题的经验,并相信受援国能走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注释

1 《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年,第118 页。

2 《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49页。

张奠宙先生指出,方程是用以求解问题的。仅从这一点来看,20÷□=4只是形式上与方程相像,与方程并没有实质的联系。之所以这样讲,原因有二:其一,文字题缺乏情境,无须学生产生“要将未知数与已知数并列,并同等对待”的意识;其二,文字题是为练习乘法口诀而设,不涉及现实数量关系的意识与呈现。一言以蔽之,它充其量具有了现代方程的形式,却不具备其精髓。因此,若是从这里引入方程,也还是落入了形式的窠臼。

3 Nyerere, Julius ,Freedom and Development. Dar Es Sala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235.

4 《周恩来外交文选》,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第118页。

5 杨鸿玺、陈开明:《中国对外援助:成就、教训和良性发展》,《国际展望》,2010第1期。

6 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5页。

7 周弘主编:《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页。

8 陈公元主编:《21世纪中非关系发展战略报告》,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2000年,第22页。

9 《江泽民思想年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33页。

10 http://www.gov.cn/ztzl/zflt/tent_428674.htm。

11 陈一鸣:《温家宝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09年11月09日。

12 李德、尚玉:《中国加强对非援助 学者称中国比西方“聪明”》,网易网,2013-04-12,http://news.163.com/13/0412/11/8S8NLHCV00014JB5. html]。

13 中国商务部:《中国的对外援助》,2011年4月。

14 北京共识由Joshua Cooper Ramo提出,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以国家主导发展)是源于北京共识。北京共识被认为是中国的投资,援助和贸易并不像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一样附加条件,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并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现有的准则发展,其经济发展没有民主制度的限制,也没有政治上的变化就获得了成功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与“华盛顿共识”不同,其不是由中国学者提出,而是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在国际舆论中产生的一种理论。在中国学界内有的学者接受,有的学者也表示不赞同。转自JOSHUA COOPER RAMO,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The Foreign Policy Center, 2004,p4.

15 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16 钱亚平:《60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最多时占国家财政支出7%》,人民网,2011年5月27日,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4757192.html。17 Mawdsley E, The Changing Geographies of Foreign Aid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Contribution from Gift Theory.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11, 1-17.

18 黄梅波、唐露萍:《南南合作与中国对外援助》,《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5期。

19 周弘、张浚、张敏:《外援与发展:以中国的受援经验为例》,《欧洲研究》,2007年第2期。

20 《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56页。

21 《外交部司长谈中国对非洲援助:双方互利共赢》,2014年3月4日,中新网,http://www. hn.chinanews.com/news/gnxw/2014/0304/203059. html。

中国作为新兴的援助大国,与西方援助国的明显区别在于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国的援助历史上经历了“不附带任何条件”、“不附带任何政治、军事条件”到“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演变,中国在新时期坚持这一原则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必然选择、中国外交政策基本准则的延伸、中国自身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间接影响四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
美日两国行政诉讼功能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历史演变
浅析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高校辅导员制度演变及其启示
解读中西方农民在历史发展中的生活演变过程
从分离走向融合:幼儿园游戏与其他教育活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协调效应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