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及启示

2016-07-14 09:16王书杰
国际援助 2016年1期

文/王书杰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及启示

文/王书杰

内容摘要

关键词 IDP理论 海外直接投资 所有权优势

一、关于IDP理论

作为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的进一步解释,邓宁(Dunning,1981,1988)根据对67个国家在1967年至1978年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投资发展路径理论(IDP,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该理论认为一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净值NOI (Net Outward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额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与该国的投资发展阶段存在函数关系,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是最重要的相关参数。该理论认为一国的海外直接投资依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P)可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Ⅰ阶段:人均GNP<400美元。处于该阶段的一般是直接投资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招商引资的规模都很小。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小,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水平低以及商业气氛和法律框架发展不够,没有足够的区位优势,很难吸引外商投资,同时本国企业缺乏所有权优势,几乎没有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第Ⅱ阶段:400美元<人均GNP<2000美元。该阶段吸引外资规模开始增长,对外投资规模很小或者几乎没有,NOI依然为负且绝对值逐渐增大。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放开,境外企业相应所具有的内部化优势逐渐增加,该国的区位优势也不断增强,从而,吸收外资的规模逐渐增大。同时由于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但还不足以克服对外投资的障碍,即国内企业所有权优势较弱,内部化优势不强,因此海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这一时期有很少数的企业为了获取技术、扩大市场,会在邻国进行小规模的直接投资。

图 1 IDP理论阶段示意图

第Ⅲ阶段:2000美元<人均GNP<5000美元。该阶段吸引外资的速度逐渐降低而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NOI依然为负,但是绝对值不断缩小。一国在这一阶段,国内经济水平在利用外资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以及在政府的扶持下,竞争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为了克服国内较弱的区位优势,这些行业的企业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而那些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弱但国内区位优势强的领域,仍然有外资不断流入。

第Ⅳ阶段:5000美元<人均GNP <10000美元。该阶段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并且超过吸引外资规模,NOI为正,且数值不断增大。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国内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均得到增强。高水平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使企业具有很强的所有权优势,有能力利用这一优势从国外市场获利,并通过获取补充性资源和扩大的市场增加他们的优势。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多是发达国家,其企业主要基于技术、管理等非自然资源所构建的区位优势和所有权优势。

第Ⅴ阶段:人均GNP>10000美元。这一阶段是邓宁(Dunning & Narula,1996)在前四个阶段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个阶段。邓宁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跟踪研究中发现,一些国家,主要是欧美日等极少数发达国家的NOI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先是下降,而后围绕着零的水平上下波动,同时海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资的规模都在增加。处在这一阶段的国家,其企业的跨境直接投资是在跨国企业内部进行的,企业的作用取代了市场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家间产业能力的趋同,一国国际投资也处于平衡状态。

以上五个阶段的示意图见图1:

图 2 新兴国家IDP理论阶段示意图

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对一国投资发展的促进作用,邓宁(2008)进一步修正了传统的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使之更加符合当代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势。修正后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显示(如图2),新兴经济体的海外直接投资阶段比传统理论更加提前,在人均GNP为400美元时就出现转折点,NOI开始由减少转为增加,海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开始大于吸引外资的增速。

二、中国投资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中国有自身的特殊国情,也有经济发展的独特性,界定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能简单根据GNP的数值进行判断。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已经30多年,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部分根据1985年至2014年的数据,结合邓宁投资发展阶段路径得出的原理对中国的投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

根据1994年联合国、World Bank、IMF、 OECD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共同颁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在统计术语使用中,国民总收入(GNI,Gross National Income)取代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中国从2003年开始采用1993SNA标准,将GNP改为GNI,从数值上两者基本一致。因此实证数据中2003年以后的GNP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GNI一项。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为消除国际形势及国内宏观政策带来的偶然年份的剧烈波动,对NOI进行二次移动平均处理,同时使用了当年的年平均汇率对人均GNP进行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换算,得出数据样本如表1。

在实证检验模型的选取上,邓宁(Dunning,1981)、纳如勒(Narula,1996)使用二次函数方程,而伯克利、卡斯特(1998)则认为五次函数更适合,也更能准确地描述发展中国家海外直接投资的路径。本文的回归模拟分析在有限的计算能力范围内分别对二次至六次函数方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 1 中国历年人均海外直接投资净值(NOI)、人均GNI(1985-2014) (单位:亿美元)

图 3 中国人均NOI与人均GNP的关系

从回归结果来看,只有二次函数和六次函数对样本数据的模拟效果较好(见图3)。二次函数所得出的回归曲线呈“U”型(图3中虚线所示),说明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路径符合IDP理论投资初期的曲线,IDP理论对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具有解释力。然而二次函数曲线的R值只有0.4945,说明该函数对所有样本范围的数据拟合程度较差,而六次函数的R值则达到了0.9251,说明六次函数对样本中92.51%的数据拟合较好。六次函数曲线基本呈“U”型(图3中实线所示),基本符合IDP理论,但是U型曲线的右侧出现波动。从模拟的曲线拐点来看,二次函数所示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人均GNP为3426美元时;而六次函数所示曲线的拐点出现在2004年,人均GNP为 1482美元时。从模拟的贴合度看,六次函数所示的拐点贴合度更好,同时也更好地反应出人均NOI开始由最小值变大的转折点。综合考虑,六次函数更适合于作为描述中国海外直接投资路径的模型。同时,本文对六次函数模拟的曲线向后进行了700个周期的预测(即人均GNP增加700美元)发现,该曲线存在向下波动的趋势。

根据中国人均NOI与人均GNP关系的六次函数曲线来看,中国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初期与IDP理论非常吻合,在1992年之前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很小,人均NOI在0至-5美元的区间长期徘徊,与IDP理论中的第一阶段描述的情况非常一致。1992年开始,人均NOI在负值区间内绝对值开始大幅减小,说明中国引进外资的增速逐渐加快,远远大于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进入IDP的第二阶段。这种趋势一直到2004年的人均GNP为1482美元时出现转折,随着海外直接投资规模的逐渐增大,OFDI的速度远大于IFDI的速度,使投资路径曲线开始出现向上走的趋势,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进入第三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后,投资曲线并未像IDP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平滑地向上,而是出现了波动,使曲线略呈“W”型,从具体数值来看是由于2007年、2010年、2011年等几个年份的海外直接投资净额出现了增加不明显甚至减少的情况。结合实际来分析,这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突变相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国内企业对形势应对不足,国外经济疲软,对风险的未知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家间的直接投资全面减少。相对于长久稳定的吸引外资,海外投资的收缩更大导致了当年NOI增长的放缓。2010年的放缓与2011年的下跌也主要是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重创,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欧美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投资决策更加审慎,跨国投资减少;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采取了新的保护措施,形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的新障碍,同时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不明、政权更迭,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增大,慎于进行跨国投资。1

图 4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与利用外资流量图(2004-2014)

从趋势图可以确定中国目前正处在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第三阶段,并且根据总体走势来看,中国处在第三阶段的末期。根据计量软件的预测,二次、四次函数曲线将在人均GNP达到7500美元时,NOI为零,中国进入IDP第四阶段,然而事实已经说明这一趋势预测并不准确;而三次函数、五次函数曲线则预测NOI无法超越0点转为正值,也不足为信;根据六次曲线向后推进700周期(即人均GNP按照前三年的趋势依然增加700美元左右)预测结果,NOI曲线有向下走但会靠近O轴的趋势,比较接近现实,实现的可能性较大,这也说明六次曲线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预见中国在未来两年之内,在人均GNP等于8000美元时,海外直接投资净值将实现0的突破,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三、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现状的启示

根据传统IDP理论,在人均GNP达到5000美元时,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将进入第四阶段,而中国预计将在8000美元左右才会进入第四阶段,滞后于IDP理论。如果根据邓宁(2008)提出的对新兴经济体的海外直接投资阶段的界定,在人均GNP达到2000美元时进入第四阶段,中国的差距将更大。这一发展阶段滞后现状对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企业所有权优势落后。

邓宁(Dunning,1981)指出在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第三阶段,企业所拥有的OLI优势随着一国经济向成熟期发展而不断增强,这种情况是依赖于企业和政府对能够产生竞争力优势以及创新优势的战略制定政策,使企业和国家相对国内外其他投资者更有区位优势。中国之所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过多的波折,固然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同时也与政府的政策引导性不足,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发展和积累密切相关。

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在劳动密集型领域的所有权优势发生变化,这些行业在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所有权优势,在国内市场需求饱和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从而使NOI数值不断增大。但在国内人均收入提高、对高档消费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这部分企业并没有增加对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领域的投资,导致这些行业没有从贸易替代型向效率型转化,对培养更高层次的所有权优势的投资不足。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一般质量的产品铺天盖地、产能过剩,而高档、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供给不足,国内消费者纷纷跨国购买。

第二,政府支持引导不足。

根据IDP理论,在第三阶段,政府应更多地制定引导性政策,推动国内经济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长久以来,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但调整的步伐慢、效果不佳,导致企业所有权优势扩大缓慢。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加强对国内企业向产业高级化的引导,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准则,提高国内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同时在投资管理和服务制度上不断优化创新,便利投资、简化审批程序,不影响企业微观决策;提供财政、金融等投资服务保障;建立友好的国际政治关系,甚至通过外交手段帮助企业攻坚克难,为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第三,优化外资利用质量。

表 2 中国利用外资情况(2013)

外资在经济、就业、技术进步、贸易等方面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我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还需要继续吸引外资,同时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提升外资质量,利用外资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的产业水平。

从前述的分析来看,中国的招商引资规模在近几年还是呈现增长的状态,但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且不能保持与对外投资同步增长。从外资母国来看,我国目前利用的外资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来自欧美的发达经济体的投资比例偏低,如2011年,来自亚洲地区的投资占85%,而英美合计只占4%,来源结构不平衡。从地域看,目前中国招商引资存量还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利用外资地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见表2),对于亟需资金、技术进行开发的中、西部地区来说仍需要大量资金,特别是携带先进技术、管理水平的外资。从产业结构看,外资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二次产业,一次产业过低,三次产业相对较低,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从利用外资的形式来看,以外商独资为主,合资企业的比重在下降,这不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所有权水平。

因此要警惕只关注对外直接投资,一边倒地要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降低对吸引外资的重视程度的行为。以保证中国资本的存量结构,进而保证中国经济的活力,就需要实现海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资“双增长”,而且在增加吸引外资数量的同时,提升外资的结构和利用水平。注释

1 Buckley J.Peter and Francisco B.Castro,1998,”Th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 The Case of Portugal”,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vol.7,no.1 (April),pp.1-15.

2 DunningJ.H.,1981,”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 towards a Dynamic or Developmental Approach”,Weltwirtschaftliches Arehiv,Vol 119,pp.30-64.

3 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

4 高敏雪、李颖俊:《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现状的探讨》,《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5 胡景岩、王晓红:《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6 张洁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的思考》,《国际贸易》,2007年第4期。

7 万丽娟、石睿、陈立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2011第4期。

本文在分析邓宁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函数和六次函数对1985年至2014年的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处于投资发展路径理论第三阶段末期的结论,并且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实际滞后于投资发展路径理论中的阶段划分。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滞后的实际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优化外资利用质量。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