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阳 魏玮
摘 要: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建立,是针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是要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军队党代表制度的尝试以及根据地办的抗日军政大学中设立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借鉴前苏联的经验,逐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其产生和确立大致经历了形成、成熟、创新等几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制度演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成功实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保障。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历史演变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3.02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101-04
高等学校政治辅导员制度是针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在继承根据地办的抗日军政大学中设立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演变形成的。它的发展演变大致经过了形成、成熟、创新等几个阶段。
一、九十年来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变
1.军队党代表制度的尝试
1920年,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工作”两个概念。随着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迫切要求有专门人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确定专门人员负责马列主义理论宣传和工人教育工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得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具体体现。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军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派周恩来、聂荣臻、恽代英等多名同志担任军校政治教官,出任政治部领导职务。当时政治部的党务科就配备政治指导员,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训练,主讲政治课。在此期间周恩来还主持制定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在军队中创造性的建立党代表制度。[1]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过程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其重点就是在军队中健全党组织,连以上各级设置党代表,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这时军队党代表实际上就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指导员。这一时期,政治指导员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但这已经是军校、军队建设中创造性尝试,对政治指导员的制度确立,乃至当今辅导员制度的成熟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奠基性意义。
2.军校政治指导员制度的确立
1933年,党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它是一所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培养军事干部的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度的军事技术和指挥艺术,以及模范的铁的纪律,艰苦奋斗,英勇牺牲、顽强制胜的战斗作风”[2]的军事干部为目标。1936年6月红军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迁到陕北瓦窑堡后,改称为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再迁至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日军政大学。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抗日军政大学的组织机构基本上仿照部队编制,对学生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经常对他们实行军事训练。其校部设有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政治部下设有组织、宣传、训育秘书四科,负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3]学员编成若干大队,大队下设若干支队,支对下设若干中队,政治部给大队配备政治委员,支队配备政治协理员,中队配备政治指导员。这就是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学校领导对学员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从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演变来看,这一时期只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特点主要是政治指导员是经过革命锻炼的同志,有针对学生专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萌芽。
3.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形成
1951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的指示,要求各类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规定要在高等学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政治辅导处,随时掌握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情况等。为加强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党抽调了部分经过革命战争锻炼、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同志主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开展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时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党委领导下,团委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政治辅导处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就是政治辅导员,他们是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4]随后诸多高校逐步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初步形成。1961年至1966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以及《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文件,以法规的形式将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职责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的精神,到了1966年我国高校基本建立了政治辅导员队伍,标致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确立。 [5]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发展的低潮阶段。在极“左”思潮干扰和破坏下,各高校派斗不止,为夺取高校领导权,武斗不止,使学校处于无领导、无组织的混乱状态,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挫折。[6]
4.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成熟
1978年之后,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得到恢复,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逐渐走向成熟。之后,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以及《选拔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指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支又红又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队伍。要选拔政治觉悟高、作风好,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政治工作能力的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干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用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专门人才。这些文件和规制制度的落实使政治辅导员制度逐步趋向成熟。
5.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创新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办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受到了日常学生事务的冲击,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归属感降低,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时代提出的发展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已经从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固定为辅导员。“辅导员”这一称呼可能更确切的表达了辅导员岗位的内涵。2000年,教育部党组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申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正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2005年1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05年12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2006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身份、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以及发展方向等。2007年,教育部在全国共确定了21所高校为首批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立后,将系统开展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决策咨询等工作,以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创新。一系列规定、制度和培养措施的出台,明确了政治辅导员的队伍构成、工作性质、待遇与发展方向等为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3年5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要求从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等几个方面提高辅导员队伍服务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形成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符合辅导员成长成才规律、规范科学的培训机制,基本构建起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该标准作为提高辅导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明确了高等学校辅导员的职业名称、职业等级以及职业能力特征。该文件的出台将把辅导员职业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演变的启示
1.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成功实践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设立,其首要的意义即在能把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辅导员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又是大学生行为和日常事务的管理者,他们集教育与管理于一身,既能增强教育的实效,又能提高管理的效果。假如高校没有一支辅导员队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以及这两者的结合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次,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设立,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起来。集体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集体教育个体;个别教育是面向个体,因材而施教。个别教育比集体教育更有针对性,但不能替代集体教育。在大学中设立辅导员,不仅有助于个别教育的开启,更有利于学生集体建设,把面向个别的教育和面向集体的教育相结合,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再次,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设立,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是受学校的委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智能;引导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高校辅导员制度,适应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因素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
2.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保障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发展的重要维度。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增加直接带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的增加,保证一支高效精干的辅导员队伍成为内在诉求。辅导员有效切入学生工作的各个领域,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辅导,在创业就业,党建团建,课堂内外等方方面面发挥引领组织作用,引导学生“自律”“他律”与中实现素质能力上的进步和就业竞争力在的提升,是学生成人成才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年,高校是青年最集中的地方,高校的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在维持和保障自身和谐社会的建设稳定和谐的基础上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如何确保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健康,全面,和谐地成长,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而其中担当这一重任的主要力量来源于肩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命的高校辅导员,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成为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
3.高校辅导员制度是高校有效管理的支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凸显出教育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高校而言,这种“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的改革相对滞后。而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学生管理水平是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学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一部分,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教学形式的有效补充,是达到高校培养人才根本目的所必需的一种管理活动。而高校的学生管理必须依托于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有效实施。很难想象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保障的高校是如何开展学生管理。人们经常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辅导员的工作。确实如此,学校有关学生的几乎所有管理都需要通过辅导员来落实和实施。因此,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保证,也是高校管理创新的载体。
4.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组织保证
高校的育人工作主要涉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部分,高校辅导员在这三部分均参与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高校辅导员或多或少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用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通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高校辅导员还担负着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严格学籍管理教育、严肃考试纪律、思想引导、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等,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遵守组织纪律性、树立良好学风、校风的教育。与学生最贴近的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关心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还要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通过主题班会,党、团支部生活,以及各种文娱、体育和素质拓展活动关心学生生活,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障碍学生群体。因此,高校辅导员是学校育人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4-75.
[2] 陈元辉.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9.
[3] 李材栋.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723.
[4] 张富勇.试析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82-84.
[5] 王道阳.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07(5):31-32.
[6] 文建龙.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缘起及演变轨迹[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2):10-13.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