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2016-07-14 01:34李艳军邵宏元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他汀类药物脑血栓

李艳军,邵宏元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西 太原 030012)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李艳军1,邵宏元2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08/2015-08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40),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并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脑血栓;颈动脉斑块;影响

0引言

脑血栓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后遗症率、并发症率以及复发率都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为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4-08/2015-08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患者疗效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4-08/2015-08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12,年龄42~71(平均57.0±7.0)岁,病程2~5(平均3.2±1.5)h;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6∶14,年龄41~73(平均58.0±6.9)岁,病程1~6(平均3.1±1.7)h.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同时行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治疗,饭后服用.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服用洛伐他汀片(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944),1次/d,晚餐后口服10~20 mg,剂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不超过80 mg;两组疗程1个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如下[2]. ①痊愈:病症完全消失,病残程度评定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下降91%~100%;②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病残程度评定为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下降40%~90%;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下降18%~45%;④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不断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比治疗前下降小于18%.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中7例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研究组中16例痊愈,1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67814780.6研究组4016148295.0a

aP<0.05vs对照组.

2.2两组颈动脉斑块的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和动脉斑块面积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aP<0.05vs本组治疗前;cP<0.05vs对照组治疗后.

3讨论

近年来,脑血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的趋势也越来越年轻化. 相关资料[3-4]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形成脑血栓的一个重要原因,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使管腔变狭窄影响血液正常循环机制,血管内膜上黏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从而形成脑血栓. 临床中调脂和抗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主要治疗方案. 本研究主要对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和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疗效. 分析原因可能为,阿司匹林是治疗脑血栓的常用药,它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的凝聚效果,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5]. 另外,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更为明显,颈动脉斑块得到更好地控制,说明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的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更为显著. 分析原因可能为,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有效减少指纹面积和泡沫细胞,抑制泡沫细胞、炎性细胞等相关蛋白酶的分泌,从而达到提高治疗脑血栓疗效的目的[6]. 通过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本研究未对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远期预后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较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和控制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润霞,黄梅. 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24):22-23.

[2] 王月.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以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6):87,89.

[3] 邓智勇.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3,19(25):30-31.

[4] 王维华.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173-1174.

[5] 周经霞.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92-1193.

[6] 韩永峰.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7):112,114.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4-30-02

收稿日期:2016-01-14;接受日期:2016-01-29

作者简介:李艳军. 本科. E-mail:2495485590@qq.com 通讯作者:邵宏元. E-mail:shaohongyuan2015@163.com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临床与转化医学·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他汀类药物脑血栓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双源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