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彬杰
【摘要】 目的 探析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 93例冠心病PCI干预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7例)与B组(4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他汀类药物治疗, A组采取他汀序贯治疗, B组采取他汀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卒中、心功能衰竭、血运重建、死亡)。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TG、TC、LDL-C均低于B组, HDL-C高于B组(P<0.05)。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4%(3/47), 与B组的13.0%(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序贯治疗在冠心病 PCI术患者中应用, 可有效发挥强化降脂效果, 使患者获益, 疗效佳, 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他汀类药物;心血管事件;血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95
冠心病为常见心血管疾病, 致残率与死亡率均较高, 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为病理基础, 患者往往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肌细胞供氧不足, 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1]。基于以上病理机制, 抗血小板聚集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必不可少[2]。PCI可经皮穿刺送入球囊导管或相关器械, 使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得到解除, 重建冠状动脉血流, 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3], 已经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本院收治的冠心病PCI干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 探析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3例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7例)与B组(46例)。A组男24例, 女23例;年龄47~72岁, 平均年龄(62.1±5.1)岁;合并症:12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B组男20例, 女26例;年龄50~71岁, 平均年龄(62.3±5.3)岁;合并症:10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冠心病患者且行PCI术;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或炎症者;②合并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入组前3个月内应用过抗炎药物或进行过外科手术与激素替代治疗者;⑤伴栓塞性疾病或周围血管疾病者;⑥服药不依从者。
1. 3 方法 两组均行PCI干预, 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他汀类药物治疗, A组采取他汀序贯治疗:阿托伐他汀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258, 规格:10 mg×7 s)负荷剂量为80 mg, 之后40 mg/d, 连服1个月后以20 mg/d的剂量维持至术后1个月。B组采取他汀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 20 mg/d, 维持至术后1个月。
1. 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变化情况, 包括TC、TG、LDL-C、HDL-C;②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包括心肌梗死、卒中、心功能衰竭、血运重建、死亡等。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低于治疗前, HDL-C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A组TG、TC、LDL-C均低于B组, HDL-C高于B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4%(3/47), 与B组的13.0%(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被公认为健康杀手, PCI为常用有效治疗方法, 而他汀类药物为冠心病治疗的基石[4], 有研究指出[5], 他汀类药物的抗氧化及调脂作用为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可有效发挥降低临床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 因而通常作为PCI的辅助治疗方法。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也由原本的常规治疗衍生出序贯疗法, 为将两种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冠心病患者为例进行分组, 分别应用他汀序贯及他汀常规治疗, 结果显示序贯组患者血脂指标的控制水平更佳,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4%(3/47), B组为13.0%(6/4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外阿托伐他汀的强化治疗给药剂量多为80 mg, 而国内主要考虑患者耐受能力才将剂量减少为20 mg, 但不可忽视的是, 药物剂量不足则血脂控制水平有限。基于这一问题, 本院采取序贯治疗, 即术前即刻口服80 mg后减少至40 mg/d并维持1个月, 之后减少至20 mg, 不仅可克服长期大剂量用药对患者耐受所造成影响, 同时也进一步强化降脂效果。理论上讲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应高于B组, 本研究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评价时间为术后1个月, 时间较短, 因而难以评价远期疗效, 有待进一步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在冠心病 PCI术患者中应用, 可有效发挥强化降脂效果, 使患者获益, 疗效佳, 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盛建龙, 王晓晨, 许邦龙, 等.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 安徽医药, 2014, 18(4):728-731.
[2] 孙津津, 张海涛, 张颖, 等. 早期他汀序贯治疗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 11(3):196-200.
[3] 王莹, 吴昱. 阿托伐他汀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研究. 中国医刊, 2013, 48(2):47-48.
[4] 马涵英, 赵铁夫, 张银凤, 等. 他汀药物预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支架术预后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32):2255-2258.
[5] 吴向军, 王庆元, 刘海涛, 等.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脂联素和脑钠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中国医药, 2014, 9(1):9-13.
[收稿日期: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