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肇中,王作宁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南京 210000)
新常态下玻纤行业持续发展的几点意见
姜肇中,王作宁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南京 210000)
摘 要:介绍了我国玻纤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对新常态下玻纤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预测,从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出我国玻纤行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将处于比较好的发展状态。从企业的角度给出了战略性建议,认为企业应该通过提效、绿色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扩品和使用互联网技术等手段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指出了企业要重视产品开发更好适应市场,以创新作为驱动,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玻璃纤维;十三五;市场;政策;趋势
1玻纤行业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
1.1“十二五”实现了稳定增长
我国玻纤行业“十二五”期间,坚持控总量、深加工、扩应用的发展方针。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许多困难,求得了稳增长。其中深加工企业增长,加工比例增长,促进了行业收入增长。同时扩应用,扩大了国内市场,在出口基本没有大增长的条件下,支撑了玻纤的增量。详见我国玻纤“十二五”总体运行情况如表1所示(规模以企业统计)。
表1 我国玻纤行业“十二五”期间运营情况
注:我国玻纤纱产量5年增率平均值为每年4.81%,我国两大复材(FRSP+FRTP)总产量5年增率平均值为每年6.9%,我国玻纤用量5年增率平均值为每年8%,我国玻纤出口量5年增率平均值为每年2.26%,我国玻纤进口量5年增率平均值为每年-2.2%,我国玻纤及制品销售收入5年增率平均值为每年14.2%,利润总额5年增率平均值为每年14.0%。
表1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玻纤行业的状态。总体来说,经过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主动对玻纤行业进行积极的调整,改变了过去以抓产能、抓投资为主的局面,进而走在了国家经济调整的前沿。正如表格所示,收入增率超过了利润增率、自用量的增率、产量增率和出口增率,这也说明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好的良性的状态。所谓良性状态,即进入了市场牵引发展的阶段。我国玻纤行业原先是由出口带动。国际形势剧变之后,我们对行业进行了反思和调整,随后玻纤行业慢慢进入了一种以市场为牵引的良好的发展状态。
其次,表中的数据也折射出我们玻纤行业中有一些不足和缺憾。对于这部分,我们不应该回避,更不应该无视,而应该主动面对,进而从中寻找原因以解决问题。对于发展状况良好的企业,我们要思考其中的原因,学习它们的经营思路和方法。
在企业方面,前五、六名中大企业通过走出去、与外合作等手段,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升特色产品,努力开发新产品,取得了较快发展。以全国排行前五六位的公司为例,这些公司的年收入都是10亿以上的规模。它们的发展状况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公告、在各种活动场合都知道这些公司在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他们的发展经验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走出去,与外合作,积累产业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特色产品质量,努力开发新品,争取取得较快的发展。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长海公司。长海是上市公司中经济效益最好的,它在5 年之内销售翻了4倍多。同样,巨石也是行业的领头羊,在5年内,其利润也翻了4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种进步是如何做到的。
不少中小企业通过提升、延伸产业链,开拓新的应用领域,进步明显。如创佳、江南等,年增率都在15%以上。以创佳为例,其原先的产品以网布、涂层织物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网布、涂层织物等特色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开发了管道产品,最近其又花费巨额的资金和资源开发热塑性材料。对于常熟江南公司,原先以网布和耐热布为主要产品,对于这类主营产品,江南公司不断提高这些产品的质量,同时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开拓了建筑领域的市场,此外还把自己的产品墙布立体化。它们最近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玄武岩纤维增强热塑性片材。在这5年内,江南公司前4年增率在20%以上,去年增率15%,年产值从几千万增加了2亿多。
在国际上,玻纤行业的发展状况依旧良好。作为美国玻纤行业的典型代表,PPG转移了其重点发展方向。其年度报告也反映了美国玻纤行业见好。OC在其最新的2015年年度报告中称,2015年是其增长最好的一年,销售额达到了54亿美元,年收入达到了3.3亿美元。TenCate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TenCate公司原来规模很小,主要从事玻纤布的生产和制造,之后以玻纤应用作为其发展指导思路,开发了碳纤维、芳纶织物和预浸渍技术,以及其他的高档次的复合材料。TenCate最近几年朝高端复合材料推进,2015年的增率达到了11.32%,年收入达到了11.6亿欧元。通过和TenCate的交流,我们知道,TenCate的经营策略是,避开和同行之间的同质化产品竞争,打出自己的特色。在2012年的时候,TenCate在高端的复合材料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1.2“十三五”期间市场需求较好
以上事实也在揭示,玻纤行业有着巨大的潜力。我们可以看出,在“十三五”期间,市场需求较好。对于中国的玻纤行业发展的如此之快,以至于是否已经饱和、是否存在水分的疑问,国外有公司对此进行了预测,2015到2020年,全球玻纤及复材市场年增率在5%到9%之间,其中,玻纤纺织品的增率预计在5.2%,玻纤复材的增率为4.3%。在复材市场中,PCB的增率为4%,管道材料约为6.5%,船用材料为7.4%,冷却塔材料是4.7%,车用材料是9.5%,FRTP材料是6.5%,这个增率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同预测的世界GDP(3%左右)相比,这个增率是相当可观的。美国复材在2015到2020期间,复材年增率为6.6%。同样地,在我们国家,如前面提到,可再生能源、交通轻量化、海洋工程、环境防腐工程、电信工程及建材等领域对玻纤复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3政策利好
十八大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今年两会,“十三五”规划纲要展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1) 产业政策。在建材领域,已经很明确的提出把玻纤复合材料当做重点进行发展。主管部门和不少地方都把玻纤复合当做新兴产业在抓。国家工信部2016年主要工作中就有发展玻纤复材工业,央视的某期焦点访谈介绍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其中就有转型发展玻纤为例的;
(2) “一带一路”。中央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基金。一带一路政策能够拉动玻纤复材行业的产能转移、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我们自我提升的目的;
(3) 财经政策。投资和税收减免均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倾斜。这类企业在玻纤行业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现今玻纤行业已有七八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新三板上市带给玻纤行业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七八家企业都是特色很明显、专业化很强的企业,这对玻纤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企业要在新三板实现上市,首先需要实现股份制。全体股东需要对企业和行业的良好发展树立一个共同的信念,把传统产业进行转型,迈向新的创业途径。
综合要求和经验,玻纤行业发展要求就是提高自己,更好满足市场要求。
2自我提升的主要目标
玻纤行业在大企业的引领下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在新形势下,具体贯彻“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我们应确立更高的目标。
2.1提效
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些号召,如2025中国智造,就是为了提高玻纤生产的效率和水平,更好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为了在行业中落实此类号召,要瞄准国外先进生产工艺,找准自己和它们的差异,每个企业都要把握中央精神,进而对自己的生产领域进行转移和改进。首先,企业要注重提效。国外的一些企业,如OC、JM等公司,年度人均创收36万美元/(人·年),国内的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的同样非常出色,如巨石、长海等公司,人均接近85万元/(人·年)。同国外行业相比,大厂之间固然存在着差异,小厂之间的差距更大。现在玻纤行业全国年度人均生产率大概是20万元/(人·年),还有许多小企业尚达不到这个水平。“十三五”规划全国劳动生产效率是12万元/(人·年),所以,在玻纤行业里,无论是机械化还是自动化,都是围绕着提效这个目标。
2.2绿色生产
现在中央对环保和资源方面非常重视,玻纤行业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现在先进的生产线吨纱能耗可达0.4 t标煤。在环保上,仍然需要高标准的对待这个事情。对于大厂来说,要学习外国先进企业如OC,OC连续八年发布可持续报告,它不但不断生产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绿色产品,同时对自己不断的减少消耗能源作出了承诺。我们的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能耗满足国家标准,要积极进取,开拓更多的节能手段。大企业要学习OC公司再进一步,中小企业完善三废治理,要贯彻固废利用政策,抓紧解决废丝处理问题;
2.3稳、提、优产品质量
我国玻纤行业大部分产品的质量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差距主要体现在应用功能。特别是新产品的功能性上不够稳定,所以要努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实施MES等措施进一步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并开发更多特色优质品牌产品;
2.4扩品
我国玻纤品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每年增加1500个品种规格,总数近6万种,而我国大型企业单体产品品种数量不多于2500个。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使产品系列化并不断扩品和延伸产业链;
2.5努力采用互联网新技术
这方面我们只在电子商务、质量监控、技术交流等方面有些局部尝试,在接下来的工作阶段中,要做好规划,加快步伐,脚踏实地地应用这项新技术。要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和生产技术,拓宽自己的营销平台,同时能更有效的监督管理推动企业智能化的发展。对于这些目标,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考量和实践,使自己的进步更加有目标。
3重视应用开发,更好适应市场
对一种材料来说,使用就是市场。产品要围绕了“用”进行开发,如果不重视产品的应用,那就难免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所以,在发展玻纤行业的时候,要把应用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进行考量。在多种材料竞争中,性价比好才能占领市场。玻纤及复材作为一种优质代用及可设计性强的新材料,要体现其优势,除了本身优质、低价之外,还要进行应用开发,解决一系列应用技术问题。重视应用开发,就是要主动地满足应用要求,提供解决方案。玻纤与复材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各个领域中有不同的产品,对材料以至于其工艺有着不同的各式各样的要求。例如复材风电叶片的开发就带出了提高纤维模量的要求、编织物的使用和RTM成型工艺的发展,并且在不断提升。重视应用开发就要主动去满足应用要求,提供解决方案。这里仅就两个潜力较大的应用市场做些讨论。
3.1增强热塑性材料(F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更具发展前景,同时也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在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FRTP总量已超过玻纤增强热固性树脂(FRSP)。
我国的FRTP在“十二五”期间产量增速也快于FRSP,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FRTP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
在“十三五”规划里,要求把FRTP的总量超过FRSP。这是一个不小的跨度。近5年热塑性材料的平均增长率是14.42%,相比之下,热固性只有3.43%。为了同这种增幅相对应,全国玻璃纤维行业也做了许多工作,如短切纤维增强产品的扩品,长纤维增强比例的提高,玻纤与化纤、碳纤混杂技术的发展。连续纤维及织物预浸料及增塑片材已能批量提供,玻纤含量可达50%以上。更可贵的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构造了玻纤、塑料和装备等FRTP产业链的合作基础。
研究认为当前重点是继续合作,加快能充分发挥FRTP优势的批量产品的开发。因为针对产品还有很多的应用技术问题要解决。料粒加工可较多借鉴塑料加工,到了利用连续纤维增强大件、压、缠、RTM等加工塑料产品时都要有专门的料性和工艺。当然,技术上增加了难度,但解决了也就专有性更强。TenCate公司数吨的CETEX热塑性材料被用于空客和波音的发动机、内饰和飞机主承力结构的1500多种应用中。2002年笔者去考察时他们专门开发了高压水切割和热熔联接等专有应用技术,所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3.2融入绿色建材发展
玻纤复材在建筑工程领域本已是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占总量的近1/3。绿色建材概念涵盖了两部分的内容。首先是产品本身要“绿色”,其次是生产过程要“绿色”。绿色的核心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等。根据玻纤复材轻质、高强、耐热、耐候以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相容复合性的特点,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耐火、隔热——作为墙体、热设备保温、防火帘等。
(2) 轻质高强——作为增强材料,包括:增强凝胶材料,如石膏;泡沫塑料、矿棉板等保温材料;增强薄片石材,如瓷砖、大理石、花岗岩等;增强砌缝,面饰料等。
(3) 涂层使用——膜材、遮阳、墙布、地板、屋面瓦等。
(4) 复合使用——空调、水循环洁具、家具、少量构件和补强维修等。
“绿色”概念的提出将极大推动耗能耗资大户又是民生主要领域的建筑业的变革。相关部门围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不断推出新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就会发现玻纤复材原先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可能进一步扩大,里面还有不少玻纤复材的新需求和开发机遇,例如:
(1) 新功能的胶凝材料使用。如有调湿功能的硅藻泥饰料。玻纤可起增强作用。微粒凝胶、气凝胶绝热性能好,水凝胶强韧,应用都可用玻纤做载体。
(2) 墙面树脂砂浆。为减少脱落,可使用玻纤材料进行改善,最好是耐碱性更好的耐碱纤维和玄武岩纤维。
(3) 一些新材料的使用。如石墨烯和碳素发热材料,玻纤可做载体和绝热体。
(4) 建筑材料的部品化和新型墙体材料的配套需要玻纤复材参与。
(5) 城市管廊和城市建设。它们的轻质、耐蚀要求给我们复材(管、架、构件等)提供了市场和机遇。
我们要主动在政策引导下发挥玻纤复材特性,积极服务,开拓建筑领域的更大市场。
4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新常态对玻纤复材有新要求,虽然有发展前景,但不是维持原态,能自然发展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特别是落后过剩产能淘汰压力大,必须与时俱进求发展。
首先要提高创新意识。中央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首个理念,我们也要十分重视,从思想上确立要创新、要进步、要发展,然后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具体情况制定有特色的发展规划和创新计划,进而下决心加大投入坚持努力求得效果。
其次,根据先进经验,还要学会组织资源,学会合作共赢发展,踏实组织有效创新,其中涉及到以下几个要素:
(1) 利用好政府政策,吸收金融机构参与,利用股份制等吸收合作和资金。
(2) 培养吸收专业人才,加强与技术服务性企业合作,有效实施产品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创造更多的而又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玻纤复材现在的发展,是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技术服务型企业和单位合作并不断吸收相关先进技术的结果。新形势下,技术服务型企业要主动利用好政策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 加强产品链前后环节的合作,特别是与应用领域合作,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开发满足需求的产品。
(4) 加强对外合作,积极扩大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和吸收外资。
Some Opin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ass Fiber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Jiang Zhaozhong, Wang Zuoning
(Nanjing Fiberglass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Nanjing 210012)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a’ glass fiber industry in the period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and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predicts the further growth of the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gives some strategic proposals viewing from the side of producers; and affirms that the glass fiber producers should lay stress on product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s and take innovations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Key words:glass fiber;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market; policy; trend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姜肇中,1940年生,教授级高工,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顾问,全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高级顾问,长期从事玻璃纤维工艺设备、研究和管理工作。
修回日期: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