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情感的真实显现
——试析《乐记》中艺术与情感的关系

2016-07-14 13:09姚晓芳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110034
名作欣赏 2016年15期
关键词:牡丹亭

⊙姚晓芳[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110034]



艺术,情感的真实显现
——试析《乐记》中艺术与情感的关系

⊙姚晓芳[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110034]

摘要: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一直是文艺界格外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自古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可见,情感在文艺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乐记》作为我国较早的一部艺术专著,详细地阐述了“乐由心生”的观点。后世的诸多文艺作品,如《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都深受《乐记》的影响,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真实显现。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戏曲也体现着诚挚的情感。

关键词:《乐记》艺术情感汤显祖《牡丹亭》

在我国美学史上,《乐记》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古代,“乐”是当时各门艺术的总称。因此,《乐记》不仅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周、春秋、战国乃至秦和西汉前期的音乐理论,还涉及诗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乐记》对后世的诗词、戏曲、小说等文艺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乐记》对艺术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它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真实显现。其实,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艺术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乐记》对艺术与情感关系的论述

1.乐的产生

“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认为乐的产生是人心感于物的结果。心受外物的影响而萌动,就用声音来表达。各种声音相互应和,产生变化,进而形成曲调,就产生了歌曲。拿着“干戚羽旄”并依照歌曲进行舞蹈,乐就产生了。在《乐记》中,类似的表述还有许多,如“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乐”与“情”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内心受到外物的触动,并与之发生共鸣,人才会产生喜怒哀乐等情感。丰富的情感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喷薄而出,比如诗歌、音乐、舞蹈等。因此,不论是诗歌、音乐还是舞蹈,它们都是表达情感的外在形式。而且,不同的内心感受会导致乐的不同,“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殺;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乐记》还强调,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能够激发文艺创作。乐不是一般的情感表现,而是“情深”“气盛”“和顺积中”的感性显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这短短几句话明确表明,乐于浓郁、真实的情感中产生。

2.乐心互动

《乐记》不仅强调了乐由心生,而且还阐述了乐对心的反作用。乐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反过来影响接受者的情感,“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邪恶的音乐会使人产生逆乱的情绪;相反,纯正的音乐则使人产生和顺的情绪。“是故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忧;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粝、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这段话中提到了六种不同风格的乐,它们以其特有的意蕴对大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乐的效用并不仅限于此。《乐记》还提出乐与政治伦理密切相关,“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说明乐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除此之外,乐对于社会具有教化作用。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之深可以“移风易俗”。《乐记》还肯定了乐使君臣“莫不和敬”,长幼“莫不和顺”,父子兄弟“莫不和亲”的作用。

据此可知,人心感于物,继而生情,情表现为声,声成文,谓之音,音又构成乐,乐反过来熏陶人心,知政,载道。这样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影响着后世的文艺创作,成为文艺界的金科玉律。

二、其他文学作品对艺术与情感关系的论述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都秉承着“传神”“抒情”“写意”的古典美学传统,强调“情”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自《尚书·尧典》的“诗言志”起,到《乐记》的“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再到后来的《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情感都被置于较突出的位置。

陆机的《文赋》②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缘情”即文因情而生。《文赋》围绕“缘情”一说,论述了文艺创作中的许多问题。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内心受到触动而发生变化,必然表现在外;“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言语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词漂浮不定无所归依,这样的作品就不能感人;“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有时竭尽心思,结果却多有遗憾,有时任情而为,反而文思通畅。可见,《文赋》对创作者的主观情感颇为关注。

刘勰的《文心雕龙》有“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也注重“情”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刘勰将诗定义为“持人情性”,诗人感物吟志,发而为诗。因此,文艺作品就是要“睹物兴情”,继而以情感人。他厌恶“繁采寡情”的作品,赞赏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在他看来,“如果一篇文章,真正做到了‘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便成了‘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

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吟咏情性”是诗的本质。诗所表达的“情性”是由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所引发,在进入具体创作时,就要“穷情写物”。创作者要把真情实感倾注到作品中,塑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总之,在钟嵘看来,感情贯穿于诗的感发、创作、欣赏、批评的各个环节。“情由物兴,诗由情生,诗以写情,情以感人,这是钟嵘‘吟咏情性’说的全部内容。”

三、由戏曲看艺术与情感的关系

从戏曲创作来看,“情”依然是作品的灵魂。戏曲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二是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情感。虽然剧作中的艺术形象是创作者的主观产物,包含着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但是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并不是直接表露出来的,而是需要读者和观众进行深入思考的。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

《牡丹亭》塑造了一个“至情”的化身——杜丽娘,她“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诚如汤显祖自己所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牡丹亭题词》)在第十出《惊梦》中,丽娘偷偷地游赏后花园,顿时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本性显露了出来。景色虽美,不过,一边是满园的姹紫嫣红,一边却是断井残垣,这鲜明的对比不禁使得丽娘感叹心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再联系到自己日渐消逝的青春,一股伤春之情便油然而生:“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这么美好的年华却无人陪伴,内心的烦闷又有谁知晓?难以排遣的愁苦只能在睡梦中寻求一种解脱。

在梦中,丽娘与梦梅相遇、相爱。梦醒之后,丽娘便行坐不宁、魂不守舍。从小受到的封建教育要求她安于这种无“情”的生活,而她却要冲破这个牢笼,去追求青春的理想,这种大胆的叛逆促使她不顾一切地寻梦。一旦情潮涌起,封建礼教所筑起的堤坝不仅无力抵挡,而且终将被冲垮。

得不到梦中所遇之情,丽娘的精神失去了寄托,遂而意志消沉,不久之后便香消玉殒。《冥判》一出,丽娘在判官面前诉说自己“一梦而亡”的经历,获得了判官的同情,一纸游魂去找寻姻缘早已注定的那个人。循着梦梅的深情呼唤,她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情郎,两个期待已久的声音交织在了一起。身为鬼魂的丽娘大胆表露自己的爱慕之情,一句“真个盼着你了”蕴含着丽娘的多少辛酸。一出《幽媾》让读者欣喜地看到丽娘终于圆了自己的梦,但更为伤感的是,只有做了鬼,丽娘才能毫无顾忌地去追求幸福。对于这样的人鬼恋,丽娘也是忧心忡忡。她害怕柳生得知真相后被吓倒,更担心这段“名不正,言不顺”的感情变为泡沫。她是为了情而死的,不过她更想为情而生。她怀着“回心心不灭”的强烈意志,想要返回阳间,享受真正的人间之情。还阳之后,丽娘和梦梅终于结为连理。

杜丽娘的“至情”让读者为之慨叹,也让《牡丹亭》这部剧作产生了感动人心的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炽烈的情感源于汤显祖本人的“至情”观。“情”贯穿了汤显祖戏曲理论的始终,“人生而有情”“世总为情”“缘境起情,因情作境”都体现了汤显祖对“情”的赞扬。不仅如此,他还指出戏剧表演可以“使天下之人无故而喜,无故而悲”“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戏剧可以超越现实,让作品所表现的“情”与观众内心之情产生共鸣,人们会在“至情”的感化下“合君臣之节”“浃父子之恩”“增长幼之睦”“动夫妇之欢”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很显然,汤显祖不仅强调要以真挚的情感进行创作,而且动人的作品对社会也有很好的教化作用。

结语

《乐记》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杰出代表,对艺术与情感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乐由心生,同时又与心互动,这样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文艺创作。中国传统的文艺形式,无论是音乐、诗歌,还是戏曲,都是情感的真实显现。任何文艺创作,只有倾注了诚挚的情感,才能产生动人的力量,在历史的星河中闪现耀眼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薛永武.《礼记·乐记》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乐记》论辩[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周伟民,萧华荣.《文赋》《诗品》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张少康.《文心雕龙》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6](明)汤显祖.牡丹亭[M].翁敏华,尤华评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诸葛志.《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诠释[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第25卷.

[8]邱厚峰.对艺术与情感两者关系的辩证思考[J].艺术论坛,2010(12).

作者:姚晓芳,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曲文物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牡丹亭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关于中国乐文化传统视域下的《牡丹亭》评价问题
——兼与朱恒夫等商榷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有感
汤显祖的《牡丹亭》戏曲刊本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浅析
闹热、风情、奇趣——《牡丹亭·劝农》的戏曲审美本质论考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试论《牡丹亭》杜丽娘形象的多重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