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73-01
老师,你看嘛,我家XX太粗心了,居然把156写成165了,这个题5分就这样没了。这个孩子,每次都犯些低级错误,你说咋办嘛,真是的。
X老师,我班孩子竟犯些低级错误,你看,又一个优等生把25加4等于100的。你班该没有这样的学生吧!
………
像这样所谓的低级错误,在我们三一班以前也是常有的。有一段时间,我为此绞尽了脑汁:做题前提醒不要犯低级错误、批评、把题读十遍、说十遍、重新再做十题、扣操行分………可每次无论作业还是考试下来,总有些许孩子犯此毛病。有时,我真觉无计可施了。去年暑假,我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许多同行,结合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下列几种措施,短短时间内,效果明显。
1.对于经常犯低级错误的孩子来说,坚持让他们指读、指写
其实,犯这样错误的孩子大都是做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做题时粗心大意。一次,我班的肖灵采同学在做一道解决问题时,列式时把题上的189写成了198。作业发下去后,我让他们自己先改错。只见她先读了一遍题,然后看了一下算式,接着在草稿纸上反复计算,结果都和自己以前做的答案一致。这时,她的额头皱的哟….我轻轻走到她跟前,她抬头愁眉苦脸地望着我说:X老师,我这题对了的呀!令我哭笑不得。我让她用手指指着再读一遍题,重新再做一遍,做完了再去看原来做的。一会儿,她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难为情地说:我太粗心了!
指读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每次指读时,孩子是边看边读。孩子在随着手指的字看的过程中,会逐渐提高注意的时间,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
2.让孩子们勾画重点词、数字
在低段的数学问题中都是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问题,要求孩子们在题目上做记号,指导他们把题目上的关键词、数字圈出来,使题目变得更简单明了,数量关系更明确。比如这样一道题: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看望外婆。妈妈买了6千克苹果和5千克猕猴桃,苹果每千克12元,猕猴桃每千克16元,妈妈一共该付多少元?所有的孩子都知道怎么做,可班上还是有好几个孩子错了,把苹果和猕猴桃的单价弄调换了。并且,这种错误时有发现。后来,我让他们把6千克苹果和对应的每千克12元下都画上横线,5千克猕猴桃和对应的每千克16元下画上三角形,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没一个孩子再犯原来的低级错误。
3.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对于中低段孩子来说,每次测试时间大都是60分钟,而绝大部分孩子35分钟就做完了。说检查吧,他们会说,我检查了。卷一交上来,漏题、粗心大意造成的错题到处都是。因此,我要求孩子们拿着笔一题题点过去,确保没有忘记做的题。再就是拿尺或橡皮遮住答案,重新再算一次,看看算出来和自己写的答案是否一致。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不言而喻。
4.当孩子犯了所谓的低级错误时,淡化错误处理
在三年级上期学了年月日后,一个班的孩子总爱把"3月1日是星期三,5月29日是星期几?" 和 "从2月1日开始放假,放到3月1日,共放了多少天?"这两种题的经过时间算错。为了便于学生区分这两种题,我经常告诉大家"求星期几不算前一个已知时间,算放了多少天假要考虑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本以为这样一来,学生便会牢牢地记住这两种题的解题方法。谁知愿望正好相反。为此,我很是苦恼。
后来,在一次国基大讲堂的培训中我接受了一个小测试,使我茅塞顿开。给我们做测试的是西南师大的一个教授,他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什么事情都行,就是不要想"羊"。然后他便不停地嘴里念叨着:不要想羊,不要想羊……实验结果表明:几乎每个参与实验的人都在想羊。试想,他在你的耳边不停地绘声绘色地讲羊的有关事情,你能排除干扰不想羊吗?当时,教授还给我们讲了另外一件事:一位老师让学生帮他到办公室拿那支白色的钢笔,他反复交代,要拿白色的钢笔,不要拿成黑色的……结果学生拿回的恰好是黑色的。
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教学,在我反复强调时,这两种题容易出错的信号便牢牢地刻在了孩子的脑海中,当孩子遇到这两种题时,脑子里便紧张起来,一紧张,脑子就乱,越乱越出错。纠正的时间长了,连本来不会出错的孩子也出错了。这说明孩子的有意注意差,无意注意强,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去理他,过几天孩子就会淡忘。如果你总是在他面前强调"不能怎样怎样做",反而强化了孩子头脑中错误方面的意识,孩子反而会犯同样的错误。
明白了这方面的原因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便提醒自己"淡化孩子的错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当再次遇到求星期几的题时,我不再把它和其它题进行比较。虽然也有学生解题错误,但错的毕竟是少数同学。对于做错的孩子,我也只是面对面地提醒他自己做错了,不在全班纠正,避免错误信息印在孩子的脑海中。
低级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多给孩子讲讲应该怎么做,少说点不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在我们的正面引导下慢慢进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