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摘 要】寓言是一种比较难教的文体,难就难在如何对小学生讲清楚其中蕴涵的道理。但是,寓言又是一种十分生动、有趣的文本,其中的趣味就在于那个呈现出来的故事。要想让小学生懂得一个道理,最好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并且这个道理要不着痕迹地含蕴在故事里面,让小学生知道你没有在故意教育他。不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这是很重要的其实,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面对儿童的作品,会尽量避免直白、生硬的说教,而是让故事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本身来说话,作者则是隐在故事背后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寓言”的意思就是利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把要说的话隐含在里面,让听故事的人能够明白,又不至于因为太露骨,而引起不快。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作为一种区别于散文、诗歌的特殊文学体裁而被广泛采用。法国著名寓言家拉封丹曾把故事比作躯体,把寓意比作灵魂,身体是有形的,而灵魂是无形的,这充分说明了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寓言教学是一种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和开拓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感知和良好道德情操的教学活动。寓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寓言教学呢?
一、品味语言,感知形象
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如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耳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角色,作家对这些角色不做形象的描绘,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寓言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概括出寓意,理解题意,教师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在充分感受寓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利用寓言运用的讽刺夸张的表现手法,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要让学生看到寓言中的角色。教师可以运用图画表现的手段,可以是简笔画或是剪贴画,与绘声绘色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创设寓言情境。寓言的教学应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合朗读的特点让学生感知形象。
二、揭示寓意,启发学生明理
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
1.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
《小鹿遇虎》这篇寓言则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让我们了解老虎与小鹿这两种动物身体的特点与它们因此而所遭受的险遇。让学生明白实用的东西不一定漂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的深刻含义。
2.从分析关键性的句子中揭示寓意
教学寓言应特别重视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句子、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些关键词句一般都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寓意。如《叶公好龙》这篇文章中叶公的衣服、帽子、墙柱等地方都有龙的描写,后来见到真龙来后的神态、动作、得出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由此可见做人处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虚伪。
3.从分析现实去揭示寓意
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了语言的艺术形象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人的不同性格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例如,在教学《南辕北辙》时,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方向错了,会适得其反。
三、联系现实,理解寓意
寓言往往是运用很多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谈古论今,拿小比大,借物喻人等。但是,小学生往往不理解寓言讽喻的对象并非限于艺术形象本身,经常不能脱离直观形象,仅仅是停留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理解上,并而出现就事论事的倾向。例如三年级的学生读了《掩耳盗铃》一课后,一般只得出“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就认为别人听不见,真笨”。这样的认识,是学生未能很好地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寓言来自民间,其作者是人民大众,它是为适应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在教学寓言时应该先向学生讲清其写作特点,使学生明白寓言的针对性和讽喻的所在性。然后,在启发和引导学生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类比联想,并列举一些与故事相类似的实际例子,帮助他们分析寓言故事和生活实例的相似之处,然后归纳和概括其中共同说明的道理,从而理解和提示寓意。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图文声像并茂。如此丰富的教学信息和呈现形式,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的无限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寓言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独特功能,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再现寓言故事中所描述的形象,从而强化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深刻地体验所描写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将课文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认识,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总之,我们要积极探索寓言的教学方法,通过寓言教学促进学生行为规范水准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想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