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玉
【摘 要】多年来中学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获得体育学科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模仿”老师,学生的潜能不能很好被激发,导致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能力;新课程
体育二期课改特别注重学生的“动”,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注重“野”趣,这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动”起来?我认为若再一味地运用传统的“克隆”、“复制”或“模仿”式体育教学手段, 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的二期课改要求。要改善学生不“动”或“动”的不够的现状,教师与学生必须冲破在体育教学中只是“求同”(教会学生统一的运动技能)的固有思维定势,多运用“求异”的思维方法。 教学中的“求异”过程,亦是打破传统,追求创新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学双方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敢于大胆“求异”,科学细心地在实践中求证,才会有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及学习方法,这亦是目前改善学生“动”的状况的关键之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都很容易陷入 “先入为主”、“墨守成规”等的思维习惯中去,要改善这种思维习惯,离不开教师的重视及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与长期的培养。
一、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条件
1.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习惯的前提
教学创新是一项高层次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它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中依赖教材,只要“拿来”就能上课的习惯做法,而是要有教师的智力与体力上的辛勤付出。因而,体育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用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作风作为学生的榜样;其次,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与教学方法,改善工作方式,使自己先成为具有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只有具有甘于付出,勇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创新学习能力的学生。
2.教师掌握知识面及运用知识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新学习习惯的关键
要培养具有创新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吸取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清除思想上单一依赖教材、依赖习惯教学手段、依赖教学经验的思维定势,运用自身拥有的学识及课中的敏锐观察力、判断力和精湛的技能,在教学中举一反三,因材施教,随时、适时地启发学生创新学习习惯。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具有创新学习能力的学生。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方法
1.把握中学体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诱发学生创新学习欲望
中学体育教学与其它学段的体育教学既有共性也有许多不同点。共性主要表现如都是通过学理论知识与练习项目技术技能促使身体全面协调发展;运动技术技能形成都要经过泛化——分化——巩固三个阶段;都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等。而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状况和其它学段学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身体生理机能发育快而不健全,思维活跃而不完善,情感丰富而不稳定等,许多行为习惯及思维方法都处在“定型”与“非定型”的临界点之间,体育教学中只要科学利用好学生所处的这一关键时期,是可以开发及培养生的创新学习愿望的。
2.科学设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创新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是教材或教师期预先设计的、学生可以达到的程度。我们都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基本道理,体育教学中,从教学过程到目标实现,其运用手段并不是唯一的,可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而实现同一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正可以利用实现目标渠道的多途径特性,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手段。如在篮球教学中,改进学生三步上篮步法技术时,教师只强调“三步”“协调连贯”,学生就会采用原地的或助跑的、持球的、徒手的或传接球的、正面或侧面上篮的、给步点做标记的、用三级跳技术的等等形式,其中手段虽然不一,但目标是一致的,这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与创意。
在制订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设立教学目标。②据课的内容也不同,可设立多个层次目标,顾及课中学生种种差异的存在性。③在复杂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闪光点,对有新意有创意的学生给以表扬肯定。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
1.创设人人平等的环境
课堂中师生之间,小干部与同学之间,体育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之间应当平等。人格上处于同一平等地位,才能进行平等的交往,才能使潜能得到激发。由于种种旧思想的残余,不少老师存在家长作风,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常用命令式的口气,用训斥的方法教育学生,有时知道自己错了,为了维护所谓的“自尊”强词夺理,给学生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到老师不讲理,破坏了师生间平等、协调、亲切的关系。学生干部和学生之间,体育成绩好与差的学生之间,男女同学之间,也存在差异,但是不能成为不平等的理由。创设一种平等的良好环境,体育课中许多工作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例如,布置场地、搬运器材、组织工作等。在老师培训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课中自己是主人,人人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使学生创新意识及潜能得以发挥。
2.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好奇心培养
体育教学是集体行动,但要允许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课中发展自身个性的同时,应该提倡不妨碍别人,不妨碍集体,教师关键是让学生利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不能把学生积极性或一些设想、疑问,看作是对教学、教师的不敬,加以限制,应该多用“怎样才行?”“这样形吗?”“谁还有其它方法?”等问题式引导,鼓励,启发学生,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从而发展学生创新、想象的能力。具体教学中可以体育委员轮流做,课中准备活动轮流带,练习中安排小干部负责等形式,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3.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应,是人脑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说明学习要思考,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是何等的重要。要引导学生练习中积极地思考,首先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立问题,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讨论——验证等几个步骤,让学生被动思考转变到主动思考方向上来。其次是创设愉快、宽松、合作的环境,引发学生积极情绪和开阔的意境,激发学生潜内在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技巧与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由于体育教学是动态的,构成要素复杂多样,决定体育教学“有法无定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学习方法还有许多,只要我们在贯彻时多采用“求变”思维,结合当前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体育教学中特点,运用“问题”作为载体,悉心地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必将会不断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内外“动”的习惯与愿望也将发生积极的变化。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效课堂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140)“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