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耀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04-02
高效课堂课程改革研究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试验,探究出了行之有效的"五环节"教学模式。我们教研组对数学作业的批改环节进行了近一年的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批改作业是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是教学的一面镜子。通过批改作业既能及时反馈教师教的效果,又能反馈学生学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批改作业的方法多种多样,采用适当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可以填补学生学习的乐趣,更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学习和做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1.对习惯性作业批改的思考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老师习惯于全收全批,并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等级制等进行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的问题,而且学生学习缺乏主动。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而教学中,我们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生学习水平,它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伤害学生的学习积级性、自尊心和创造性,甚至产生对数学学科厌学的情绪,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作业批改的具体尝试
2.1 作业批改要活起来,评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做出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和学风。单纯地用我们惯用的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判正误的"√"、"×"和等级制的"优"、"良"、"中"、"合格"以及百分制的评价结果来评价学生做作业的思维、成绩,不但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做作业的基本素质,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巧妙使用批语,不但可以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利用这样的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是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的,可以写上: "换个角度思考,能想出不同的解法吗?" 好的评语既是一种作业的批阅方式,又能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一句温馨的作业评语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显然,辅以批语的批阅可以帮助学生对照思考,提高技能技巧,快速地解题,比起只记"√""×"、等级制和百分制好得多。
2.2 批改 方式的多元化。(1)当堂批改作业。新授课上答案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学生采用集体讨论交流和独立完成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巡视学生做的情况,了解学情,集中公布答案,学生互批。这也是作业批改方式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2)同伴互助批改。针对我校普班大班额教学的情况,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过重,面面俱到已经不现实,将学生按一定的情况进行搭配分组,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交叉批改,然后由小组长检查,向教师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既能达到批改的目的,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能让学生从作业批改中发现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3)小组长批改。学生分组后,分选小组长,当天收小组长的作业由教师批改,再由小组长批改组内学生的作业。老师抽查批阅情况。(4)教师抽查和面批。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课堂作业以及巩固与提高的作业,要不定期地抽查作业,了解做学生作业和批改作业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利用晚自习时间集中时间精批细改,这样可以掌握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能发出教学中的疏漏环节,避免部分同学出现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能认真批阅等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从而顺利的达到教学的目标。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既有难度,又无定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定,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业的效果给予适当的评定,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种锻炼,对自己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5)错题纠正。教师在上课前或上完新课后,可留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作业板演,每人一题(这些情况都是教师在批阅作业中所掌握的,并且有代表意义的错解),为节约时间,被叫到的学生可把作业本带上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这些学生在黑板上把作业进行板演后,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再进行评改,这样学生对错误的问题印象就较深刻,而且也能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所在。
教师在课堂上对板演的习题进行批改后,要求学生们下课后,利用课外时间把自己的作业认真订正。与板演的典型错误类型不同的错误,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自己认真思考或互相探讨或请教师个别给予辅导解答。订正后,才能做下一次作业。根据自己的学情来实际运用。 当然,如果有幾节课内容很多,确实不能安排时间来进行作业板演与批改,也不必生搬硬套,可以集中在课的内容不多时进行,但不宜过于集中,一节课内至多只能进行两次作业板演与批改,如果连续几节课的内容都较多,可利用自习课进行,但自习课的时间也不宜过多利用,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上述几点尝试,易使学生产生主动性,使教师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双边性。当然,在尝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个别学生抽空不按时完成作业,个别小组长不能负责认真地批改作业或流于形式,学生抄袭作业等等,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会不断地总结再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