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泳达
摘要:课堂提问是有效课堂的具体表现形式。针对一篇阅读,教师要有目的地通过提问,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从而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期目标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指明方法。
关键词:英语;有效课堂;合理导入;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64-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授课再到课后反思三方面进行调整。有效课堂的理论我们已经学了不少,但具体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无从下手,在这里我就结合具体一个模块的导入和阅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学英语大纲提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的和书面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乃至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中分值最重的一块,学生能否很好的处理阅读,其一直接与高考英语分数有关,更重要地它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否得到培养的一条衡量标准。因此,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训练这一技能就尤为重要。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如何针对一篇阅读,根据阅读材料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这同时也是任务型教学的要求。
1.课文导入的有效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的导入能否提起学生的兴趣就决定了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思考。导入一般都是通过提问、图片、音乐、视频这些手段。具体到高中英语必修5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的阅读文章"Saving the Antelopes",我采用的是电影《可可西里》片段导入(视频长约6分钟),当学生看到场景中满地藏羚羊的尸骨时,他们心中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震撼,对藏羚羊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自愿者大无畏奉献的敬佩和对盗猎份子的厌恶,同时也是对课文中"Often working at night, the poachers shoot whole herds of antelopes at a time."(盗猎者一次猎杀一整群藏羚羊)的真实写照。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在心灵和视觉上有更深的和更直观的印象。
2.阅读理解的有效提问
有效地导入文章后,针對阅读材料如何设计提问也就是阅读技能培养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2.1 提问不在多,贵在精,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就是给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机会,提问的有效性就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很好地从一堂课中学到东西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我在课堂上就很少问"yes or no?""Is it right?" 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学生集体回答"yes"、"no",实际有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思考而是随大流。课堂氛围看似热闹,实则没有太多意义。这样的提问让课堂质量下降,学生闹得欢而没有静下来思考这篇阅读我们到底该怎样读以及我们学到了什么。
2.2 充分利用教材,合理有效设计提问。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的阅读是一篇关于藏羚羊保护的文章,文中主要讲述了藏羚羊保护自愿者与盗猎者之间的斗争,自愿者所作出的牺牲,忍受艰苦的条件甚至献出生命,藏羚羊为什么被猎杀。通过文章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唯利是图,提倡学生保护动物,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结合高考阅读问题的设置,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问。
(1)细节查找(起因——过程——结果)。
①How did Jiesang Suonandajie die?
②Why are Tibetan antelopes in danger?
③What h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one to help the antelopes?
④What's happened to the trade in"Shahtoosh"?
⑤What will happen to the Tibetan antelopes?
要求学生默读文章并找到5个问题的参照点,这里我要强调下阅读我都是要求学生不出声的默读,出声读既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不能很好把握文章内容,又不符合高考阅读要求。通过这5个问题学生可以对文章有个大体了解,尤其是藏羚羊被猎杀的起因,自愿者的努力过程再到中国政府政策的出台,藏羚羊数量得到恢复这一结果,一条线索贯穿了全文。接着提出一系列文中出现的数字(50,000、$5,000、1975、138、2%、3,000、5,000metres、1997),要求学生再次浏览文章,找到与数字有关的事件。这样两遍阅读之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2)文章主题(细节到整体,由点到面)。这篇文章没有明确的主题段落或主题句,因此我没有一开始就提出文章在讲什么这样的主题大意问题,而是从细节到整体的思路。当学生对文章细节有了一定认识后让学生的阅读由点到面。这时我再提出"What does this passage talk about?",学生可以较好地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3)作者写作意图。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目的,或叙事或抒情或常识介绍。了解了文章主题大意和细节内容之后"Why did the writer write this passage?"这样的写作意图提问回答起来也就比较简单了。介绍藏羚羊的悲惨命运,自愿者的牺牲奉献,盗猎者的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由此引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共鸣,提倡我们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
2.3 课后作业的提问。最后播放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视频(视频长约30秒),作为文章的延续和适当扩充。我会告诉学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英文翻译有很多版本。如"No sale no killing"、"No trade, no kill"、"When the buying stops, the killing can too."同时也是为课后作业"How can we protect the endangered animals?"口头作文提供了又一条措施,因为根据文章,我推测学生会给出:1.建立保护区。2.打击盗猎者。3.颁布法律禁令等措施,适当的扩充提示有助于学生有更广的思路和文化常识。课后作业的设计我要求用上文中的词、短语、句,如reserve、set up、ban、get tough with等结合书本51页西伯利亚虎(短文)、55页和58页濒危动物的介绍准备题为"What dangers are endangered animals facing and how can we protect them?"的口头表达。
总之,针对阅读文章,合理有效地提问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说得简单点就是学生能否读完一篇文章并解决一系列文章内容、细节问题的能力。我个人认为一篇文章并不需要理解每个句子,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问什么、读什么、找什么,因此,教师有效提问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目标明确,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