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儒 张业 曹璠 杨万慧 王晓颖 邓啸林
摘 要 2015年中国新媒体发展大潮汹涌,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网络舆论的重心。“三微一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生事物,以其便捷与廉价,迅速被普通民众所采用,进而深刻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之同步,三位一端在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上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微一端是公共史学成果传播的载体,同时也是史学研究公众化的一种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来探讨“三微一端”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信;微博;微视频;实践;公共史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2-0058-04
1 关于新媒体及公共史学的发展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对新媒体的传播效能的研究开始成为热门。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决策高度,如何推动传统媒体转型、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全媒体的兴起是对传统媒体的巨大挑战,不少报业集团纷纷将产业发展转至新媒体领域,代替传统的阅读方式;从广播电视行业来看,很多节目运用新媒体的方式及时将节目内容进行传播推广,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达到理想化的传播目的。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领域不可或缺的一大媒介。不难发现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是现今的一大研究潮流,作为新媒体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微信对于人们的生活起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学术界,研究者大多是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图书馆及新闻传播、语言文学等知识相结合,进一步发掘微信等新媒体与自身专业领域之间的价值,实现本专业的传播与发展。
目前在公共史学传播方面,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它开辟了史学研究和史学应用的新途径,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当代中国正处于公众史学科学建设时期,表现为相关研究陆续增加,相关论文较多,研究队伍的初步形成等。中国社会科学网在2014年1月17日发表了《学者探讨:公众史学的中国式境遇》指出:今天的中国,公众历史的概念还未获得广泛传播,甚至在史学界还未对这门学科的概念、名称达成统一认识,但与之相关的实践已甚嚣尘上,一场“走出高校,走向社会”的史学领域大突破已经拉开了序幕。加强公共史学建设,普及历史常识,增强民众史学意识,是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重大举措。
公共史学就其功能而言,仍然承担着传统史学的任务,只不过更加注重发掘史学的现实性,力求直接服务于现代社会。公共历史学者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普通民众的历史意识,让历史走进了社会生活中。
目前,新媒体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生活中,它将应用技术与人文社科紧密结合、优势互补,追随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将历史文化的传播注入时代和技术特色;它用前卫的技术为历史传播弘扬注入新生力量,为公共史学传播开辟新的道路,提升历史人文社科的地位,发扬新媒体思维的创新之处。
2 微信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应用
21世纪的中国正在迅速的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逐渐成为当前人们使用最多、信息传播最便捷的工具。微信不仅为人们提供超多的时政信息,还成为公共史学传播的平台。
利用微信进行“公共史学”的传播,首先需要对微信上的“公共史学”传播进行分析。以“历史”为关键词,在微信上搜索排名前十位的微信号,查看它们推送的历史消息,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之处:第一,每天都会进行推送,大体都会推送三到四篇文章;第二,这些推送的内容读者在阅读完毕都可以将其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上,与他人一起共享;第三,在已经关注了的公众号中,公众号每天推送的历史内容基本上都是近现代史的内容;第四,这些文章的标题与一般的研究型文章不同,不追求严谨简洁,往往会用疑问句的形式进行标题的编写;第五,公众号与期刊杂志一样,上面都会有广告,微信可以点进去更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对部分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分析,发现微信上的“公共史学”主要是通过专业研究者与非专业研究者的公众号进行传播,其传播的内容大部分为近代史与现代史,少部分涉及古代历史的内容,在微信公众号中这些历史内容又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进行了怎样的一种传播以及读者阅读的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对“公众史学”的传播有着显著的意义。
以“凤凰历史”19号推送的文章“1982年为何有人不希望邓小平当国家主席”为例进行分析,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文章结尾处有标注“摘编自《北京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并且在最下边有阅读量和点赞的提示“阅读19 878点赞47”的数据,另外以“历史大课堂”19号推送的“王师北定中原日,陆游的遗愿是否实现”为例,此篇文章结尾处标注此文章为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李元辉,且最下边显示为“阅读17 583点赞86”的数据。通过2015年微信数据大调查可知,使用微信的用户主要为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以及事业单位员工4类,使用微信的用户的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8岁至36岁之间,且男女比例为1.8:1。
综上可知,微信公共号推送“公共史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摘编,一种为专业或者非专业史学研究者的原创,其面对的主要是年轻的读者们。推送的文章阅读量远远大于点赞的用户量,这说明大部分的用户看这篇“历史文章”仅仅是看看,不掺杂自己的观点,因此大多数公众对于“公共史学”的公共性了解存在着片面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微信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作用,我们还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山师公共史学导航,此号为目前中国第一个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公共史学微信公众号。此号设置名家走笔、博采众长、原创天地、师轩播报和史界视界5个推送内容。这个公众号既为我们传播公共史学服务,也为我们的项目研究提供第一手的依据。目前已更新至第八期。得到部分历史学者的好评,同时获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3 微博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问题研究
如今利用微博传播史学专业的、非专业的博主大有人在,在利用这一新媒体传播史学,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五花八门的问题,以下是对微博传播公共史学所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的简略概述。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微博传播公共史学存在主观性、随意性,传播内容准确性和研究水平较低
这里以在新媒体领域较为突出的专业研究学者许纪霖教授为例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许纪霖教授在微博上历史属性中影响力排名第一,他的粉丝量为33万,截止到2015年9月6日,许纪霖教授的发博数为5 161条,关注度一直保持在0.49%,其几条热门微博的高转发量也远远没有突破一千大关,而微博上某一历史解密的关注率远远超过了许教授,随便一条微博的转发量就在四五千次以上,这个小小的对比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3.1.2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中的一种媒体形式自然存在网络所存在的弊端,即风险性、绝对的公开性、无权威无主导和多元化的弊端
微博上所传播的历史内容良莠不齐,普通民众并没有分辨和识别的能力,这就让微博上传播的历史信息鱼龙混杂,成分变的十分复杂,非专业的研究者并不知晓这些信息的真伪便加以大肆传播,这就导致了史学混乱,人们缺乏辨别历史真伪的能力。
3.1.3 专业研究人员与大众互动少,传播内容偏向于纯粹学术问题
专业研究者所传播的历史信息可信度高、客观性强,但往往关注度低,这说明普通民众对与学术水平较高的历史问题并不感冒,因为压根不知所云就更不用说喜闻乐见了,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历史信息是高度贴近人民生活的东西,纯学术的历史问题是学者专家的专利,普通人看不懂也不关心,这就造成了学者与民众之间的叫交流互动少的问题。还是以许教授为例,许教授单条热门微博的评论量不到两百条,互动率也仅为0.074%,但他的原创率却高达65%,这就不难看出大众的口味,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是显而易见的。
3.2 问题存在的原因
3.2.1 专业研究者与非专业研究者的自身原因
以微博为媒介的公共史学传播之所以以非专业研究者为主导,一方面源于专业研究人员专业研究的特点和工作的性质,另一方面源于非专业研究者的兴趣和需求。专业研究者所拥有的职业习惯一向是严谨、求实的,所用语言也都是专业术语,而且大多研究者会在史学的传播中倾向于自己的研究领域,这就导致了与大众脱离的问题;而非专业研究者大多是依照自己的兴趣选取传播内容,这和普通民众的兴趣点大体类似,往往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内容较多,这些内容更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自然导致上述第一个问题的产生。如著名历史地理学教授葛剑雄先生于2015年9月7日转发并回复了@吴越飞南京的微博用户,回复内容为“元朝的疆域是指由元朝统治的地方,不能与成吉思汗其他子孙所建的四大汗国混同。如今天新疆的大部分当时属察合台汗国,不在元朝范围。当时不重视海岛,元朝并无攻占台湾计划。元军海上战斗力不强,且无法预测台风,两次攻日本均失利。”此条微博的转发量为17,评论15,赞24,而葛剑雄教授拥有99万粉丝,这足以说明,绝大多数的粉丝根本看不懂所说何事,他们对此内容也并不感兴趣。而名为历史解密网站的微博用户于2014年8月15日发布的一条“【千年绝对】史上最著名的对联,涨见识了!”的微博转发量4 037,评论322,赞1 276,而这一微博用户的粉丝量仅有27万,实例表明了原因。
3.2.2 网络弊端的存在
随着网络技术的越发先进,网络所存在的弊端导致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3.2.3 专业研究者与平民交流少
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就比较有趣了,专业研究者与大众互动少可能一方面在于大众对于所传播的历史信息不感兴趣,专业研究者想和粉丝交流,粉丝却不跟博主交流;也可能在于博主所传信息还比较有趣,但是却碰到了“腼腆的”粉丝,粉丝只转发不评论,让博主束手无策;另一种情况则是粉丝很热情,博主很“高冷”这也导致了互动率的大打折扣,但这一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第一个原因,大部分专业博主所传播的历史信息的不到粉丝的接受,存在不理解,没兴趣等关键问题,这就成为了这一问题的原因。
4 基于“口述历史”活动——谈微视频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改变我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调整着我们的生活重心。随着公共史学概念的愈发火热,各种新媒体在公共史学传播体现的力量不可忽视。其中网络视频是对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的极大延伸,视频为网民提供的是更加生动形象、立体真实的视觉体验。这之中的微视频更为突出,它在短时间内充分满足网民的视听需求,因而它在公共史学传播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优势,我们需要去发掘这一新媒体的力量,最大化利用好微视频这一平台力量建设我们的公共史学。
在《“三微一端”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应用》项目立项之后,我们想切实地去调查感受一下微视频在公共史学传播方面在当下所呈现的色彩。很幸运的是,我们项目组有了一个“家春秋·口述历史项目”的机会,“我们要参加这个口述历史,我们要有自己的作品,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微视频到底能在公共史学传播方面发挥多大的作用”,就是有这样的目标,整个过程下来虽然也有困难和意外,但我们都充满热血、团结一致地完成了我们的口述历史——《剑从何处来——胡小军的铸剑故事》。拍摄、上传、宣传、展播……这都是我们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微视频的创作传播中来感悟微视频的作用。
“我鼓励所有的年轻人,赶紧拿个小小的摄影录音机,认真地去采访自己的长辈,去做他们的口述历史。因为,从个人的小历史中你可以看见真实的大历史。”这是龙应台对口述历史的呼吁。我们项目组采访的主人公是我们队长的老师,我们的微视频采取纪录片形式,故事虽短,但很流畅,娓娓讲述了剑艺传承者胡小军先生和龙泉宝剑的故事。我们努力在我们的微视频中展现剑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展现胡老师在十二年磨剑过程中,用善心、正气铸成一把把充满灵气与正义的君子之剑。我们去试着向社会发问和呼吁:“在冷兵器时代,宝剑的铸造工艺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节。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早已告别了冷兵器时代,作为昔日兵器的龙泉宝剑,其武器功能早已褪进。它披挂着历史的尘霜,从远古走来,又如何为早已转型移步的现代经济社会服务?”整个微视频,除了希望传播我们中国传统工艺并传承民族宝剑文化、发扬龙泉宝剑锻造技艺,也希望借此可拓展龙泉宝剑文化的现代社会功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的微视频时常20多分钟,同时在优酷和新浪客户端播出,我们项目组又转而在我们的微信、微博和空间做了平台扩展和推广。我们期待我们这段有关剑文化的历史,利用微视频简短性的特点,在各种社交平台制作分享公共史学面的小视频,以达到最大的接收观看率。我们的将镜头伸向铸剑过程中每个神秘的步骤,将这传统的剑文化进行全新而且平民化的解读。我们的点击率在前期上升很快,就是这样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更适合贴近现代人的接收方式,使史学传播借助微视频传播在与传统媒介传播的强行灌输模式对比之下显然打了胜仗。让我们非常惊喜的是,我们的微视频通过网络媒介,也受到部分中老年阶层的关注。通过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各种阶级的人分享观看微视频,这种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为我们公共史学传播提供了可开发的巨大空间。
我们在推广调查阶段曾去过济南市市中区大明湖附近的居民区,听说我们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居民们都很热情地参与和配合我们的调查。通过对网络普及度和智能手机利用度等各方面的调查,最终结果显示:在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下微视频的传播优势将会愈加突出,居民智能手机使用率较高,网络覆盖实现的也很完善,这样在移动工具的应用普及和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给微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会,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为微视频广泛传播注入了新力量。我们的微视频很快在这个片区传播共享,只有20分钟的小纪录片,通过简短的自身时长和迅速、大范围的互动传播模式,极大满足了居民观看视频的需求。
其中的网络视频用户整体规模仍在增长,但使用率略有下降,手机视频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网络视频行业步入平稳发展期。”而视频用户中很大比例都是在使用微视频。在深入访谈中,很多人都提到每次在社交平台分享传播的微视频连接都吸引这他们的不断观看,优酷土豆是常备软件,每次一打开经常流连忘返,很长时间没有看过电视了。这里就体现了微视频作为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较之下体现的特性,即网民时间碎片化、接收终端多样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各种手机等移动设备,是空间地域局限性大大减弱,只要有无线网络信号随时随地都可以收看视频。更有,当代人类生活压力大,与各种媒介接触时间短而零碎,不确定性强,因此微视频短小、耗时少便刚好契合了人们碎片化时间多的生活特点,加之前面所谈微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的方便性,使微视频这一强大传播力量更加显著。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希望公共史学借着微视频这股东风使我们的公共史学传播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去制作吸引群众的公共史学微视频,在充分了解网络微视频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讲史学故事的能力,充分利用碎片化传播使史学故事引人入胜;制作史学视频更要注意严格避免枯燥性无味性,使要讲述的这部分史学不仅有好的故事创意,讲述编排上也要引人入胜,使观众保持史学兴趣度。总之,我们公共史学的传播要选择微观平易的视角并保持大众文化叙事理念,加之注入真实浓郁的生活气息,提升群众对公共史学的接受度,使得公共史学更广泛地传播。
5 基于项目参加的社会实践
为了探寻中国梦的内涵,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井冈山红色革命文化。本团队的两名成员亲身参加了由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组建的“新青年·心声音”社会实践队,并于2015年7月28日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张登德教授、14级辅导员侯晓冉老师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实践队员们历时3天,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北山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民俗馆等,并深入黄洋界、龙潭等地进行调研。同时走访了井冈山旅游管理局和青少年基地。最后在红军剧场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截止目前,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已在各大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发表240余篇新闻稿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实践队成员制作出了以本次实践活动为内容的红色经典视频,并写出了“基于‘三微一端的井冈山红色资源有效整合与传播”的调研报告和社会实践报告。本次社会实践的效果使队员深刻感受了新媒体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在借助“三微一端”平台,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社会实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快速便捷的传播,收效较好。
在2015年8月31日举行的山东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本团队的两名成员在参赛项目中融合了“‘三微一端在史学传播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参与比赛,荣获省赛铜奖的好成绩。
参加比赛的项目名称是“历史文化馆”,本项目切入市场的战略是在传统企业的基础上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平台,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该项目,能够对古文化产品进行一定的梳理,促进文化保护和文化推广,宣传历史文化,增加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喜爱。该项目的定位是在国家对历史的重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发展前景势不可挡以及喜爱历史文化人群逐步增加等几方面的市场分析后确定的,比较符合商业性的特点。当今社会,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同时国家对历史越来越重视,媒体在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发现习总书记屡提要重视历史促进社会发展,所以项目具有较大的可行性。项目将历史文化与互联网相结合,因而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比赛结束后,团队成员将本次比赛的收获感悟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互联网+”的比赛使该团队成员更深一步的体会到“三微一端”在史学传播中的重要意义。这次比赛也是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性成果之一。
通过井冈山之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互联网+”的比赛,使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好地对“‘三微一端在史学传播中的作用”这一内容进行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话语权掌握在以官方为代表的纸媒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自媒体的出现,官方话语权被部分分割、消解甚至重构,个体的表达权力得到极大的展延。民间舆论场形成,并与官方舆论场产生互动,纸媒开始突入网媒,网媒又深刻促进纸媒的自我蜕变。媒体发展呈现出纸媒—网媒—全媒—融媒—自媒的5.0进化轨迹。技术的进步给学术研究带来深刻变革,即知识海量涌现,个体意识的凸显,公共需求形成。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更是“打开潘多拉的魔盒”,释放了舆论市场全部活力。传媒的公共性与史学的公共性产生二元共振,二者互为内容与手段。
在“三微一端”几种自媒体形式中,微信更加私人化、更具深度、更有粘性,微博受众更多、传播速度更快、更容易产生话题,微视频是未来市场的新贵,有识者甚至指出2015年是中国网剧元年。新闻客户端的出现对三大传统门户网站流量产生分众效应,澎湃新闻、凤凰新闻、头条新闻等应运而生。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更是将“三微一端”有机融合,使得微信获得同微博等的相对竞争优势。在这几种形式中,更具有深度性的微信无疑成了公共史学传播的绝佳工具,很多在微博上转发寥寥无几的学者到了微博反而能“大红大紫”。综合我们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微信中普及类的文章往往比学术类的更受欢迎,“标题党”的新闻标准解构学术规格,内容输出上详今略古,编辑—读者之间缺乏互动,原创性缺乏,参与度有限,同质化竞争严重,学术性和趣味性难以兼顾等问题都比较突出,像“明清史研究资讯”和“国家人文历史”这样的优质学术类微信公众号有限。
最需要注意的是,历史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绝大多数只是在放大史学的公共性,而不是构建公共性的史学。大多数微信公众号只是各专门史、断代史个普及类史学的自媒体形式,却鲜见专门致力于公共史学学习、研究和传播的。只有我们的“山师公共史学导航”是一个尝试,虽然并不成功。此次创新训练项目,我们综合利用创建微信公众号、口述历史、社会实践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对部分史学类微信公众号进行大数据分析,考察并深入实践公共史学在“三微一端”中的传播。我们得出结论:“三微一端”是传播公共史学的重要方式,但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公共史学的发展真正意义上有赖于公共史学理论的构建。在公共史学的传播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学术性、趣味性、交互性、多样性等的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应是此次项目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4):93-103.
[2]陈玉霞.中国新媒体研究回顾.现代视听,2012(1).
[3]周保池.历史为谁而作—公共史学的中国道路[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1).
[4]胡勇.关于发展我国公共史学的若干思考.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7).
[5]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陈新.“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学术月刊,2012(3):117-123.
[8]齐红飞.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性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