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河北省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河北迁安064400)
讲究提问艺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王春梅
(河北省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河北迁安064400)
摘要: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化学生理解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展开互动的重要手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研究提问艺术,改变以往教学中单纯单向的师问生答,构建活力课堂,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这是新课改下推进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提问艺术构建高效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沿阵地,是提高学生素养与能力的重要场所。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无视学生的情感与心理需求,将学生视为接收的容器,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素养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更加关注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与不懈的教学追求。巧妙地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学活起来,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收,更能让学生享受到智力角逐的乐趣,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心理与情感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但提问不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不是局限于唯一答案的封闭式提问,而是更为灵活、更为有效的师生互问互答。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问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即直奔教学主题,直接地提出问题,适用于一些简单的识记型知识,此类知识点并不需要学生深入地理解,而是只要记住就可以了,如果依旧程序烦琐,反而不能突出这些知识点,会淡化教学主题。因此在教学中对于这类简单的记忆型知识点宜采用直接发问的形式,如文章的作者、单词的读音、古诗词的背诵、文言词语的含义等。学生只要回答正确,就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没有进一步深究的必要。如学习《春晓》一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直接背诵全诗,或是教师提上句,学生答下句,以此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来进一步记忆。
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基础知识薄弱、生活阅历有限,认知水平低下,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往往难以一步到位深入理解,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由已知来学习新知。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盲目追求问题的难度,而是要设计渐进性问题,梯度上升,引导学生展开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探究,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较为复杂的内容。对于文章主旨的分析,学生并不能通过阅读来深刻理解,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为学生设置台阶,将复杂的问题设计成具体化、梯度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探究,达到对文章主题的深入分析与深刻理解。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语言来描写。我们就可以设计梯度性的问题:爬山虎是靠什么爬满整整一墙,它的脚又是什么样子的,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样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此时教师再借助教学插图用多媒体来进行直观的演示,进而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与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爬山虎的脚下的位置、形状、颜色与特点,从而为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前预设是对教学活动的提前预想,尽管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阅读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问题,但是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基础知识、认知规律、思维方式,面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这并不是教师可以完全预料的,这决定了在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执行预设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情发展,根据课堂突发事件来对教学预案进行合理的调整,进行二次创作,必要时甚至要抛开预设的问题,当堂设计新问题,寻找认知活动新起点,这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从而使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以达与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才是成功的,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如在学习《春的消息》这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从各节中找到春的消息,此时有部分学生还读出文外之意,结合自己对春的认知发表了一些课文中所没有写到的春的消息,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我并没有武断地打断学生,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文本中,而是引导学生来寻找更多春的消息,在课下展开充分交流并形成书面材料。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激起学生对春的喜爱。
学生的想法与见解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孤立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分析,而是要善于创设情境,填补文本空白,填补思维空白,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与场景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各种动物的爪(蹄)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作者奇特的想象和联想、雪地里作画的乐趣,这些并不是浮于文字表面,学生往往难以通过阅读文字来加以深刻了解。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情景,将整个雪地作画的场面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补充空白,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场景之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积极性,生动的场景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将文本所描绘的景象与具体的场景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向文本,走进雪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更加自由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技巧,要想发挥提问激趣启思导行功效,推进教学进程,深化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多维向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提问技巧的研究,有效提问,才能以问题来带动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冬松.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科学导报,2015(10).
[2]薛兰兰.小学语文提问技巧之我见[J].课外语文,2012(8).
[3]葛美红.巧抓要点妙设问启发思维促发展——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2013(8).
[责任编辑赵建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