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曜曜 周 欣
敦煌写卷疑难俗字考释五则
□赵曜曜 周 欣
摘 要:现今,敦煌俗字研究工作日益繁盛,对写卷疑难字形的考释文论更是不胜枚举。本文在前贤整理校勘的基础上,对所览法藏敦煌写卷上的5个难俗、特殊字形,采用传统文字训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考辨,旨在正讹补遗。
关键词:敦煌写卷 俗字 释疑
随着学界对敦煌文献的重视以及老一辈学者的倡导和影响,敦煌俗字研究呈现出日益繁盛的局面,研究著述日见其多,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对于敦煌写卷的校录工作,其成果更是不胜枚举。近来,由于所涉课题的需要,对部分法藏敦煌写卷文字进行了誊录整理①,在此过程中发现写卷上一些难俗字形仍有再探讨的必要。因此,本文通过核实图版、对比字形、考察上下文意,在充分利用前贤整理校勘的基础上,运用传统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对写卷中5个疑难、特殊字形进行分析和考证,旨在正讹补遗,进一步提高敦煌写卷整理的品质。
写卷P.2900《药师经》载“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羂,破无明,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㲉,《说文解字》无收。该字在《一切经音义》(卷十)“成㲉”词条下解释为:“又作殻,同。口角反。吴会间音哭,卵外坚也。凡物皮皆曰殻。尚在卵中谓之㲉,出㲉以后名之鷇,音寇。《尔雅》:‘生哺鷇’,郭璞曰:‘谓须母饲也’。”《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从㲉”词条:“㲉,苦角反,郭注《尔雅》曰:‘㲉,谓鸟子’,有从殸下作夘者,不是字也。”《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六)“卵殼”词条下注释:“口角反,殼字同,吴会之间音口木反。”《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三)“无明㲉”词条:“㲉,腔角反,《考声》云:‘㲉,卵空皮也’,《字书》云:‘卵已孚,㲉也’,《桂苑珠藂》云:‘孚㲉,鸟卵之外皮也’,《文字典说》:‘从卵,㱿声也’。”除佛经音义类文献外,字书和韵书中保留的该字材料大体如下:《玉篇·卵部》:“㲉,口木切,卵空也”;《广韵·屋韵》:“㲉,空谷切”;《广韵·觉韵》:“㲉,苦角切,卵也”;《集韵》:“㲉,卵已孚(屋韵:空谷切;觉韵:克角切)”;《正字通·殳部》:“㲉,渠角切,音却。一说与殼通,卵甲也。《说文长笺》以㲉为俗殼字”。
关于“㲉”字的历代音读,见下表:
时代 正音(音què) 方言音(音kū)唐口角反(玄应)苦角反(慧苑)腔角反(慧琳)音哭(玄应)口木反(慧琳)宋苦角切(《广韵·觉韵》)克角切(《集韵·屋韵》)口木切(《玉篇》)空谷切(《广韵·屋韵》《集韵·屋韵》)明渠角切(《正字通》)
综观历代“㲉”字注音释义,从字音上考虑:“㲉”字从“殳”“㱿”声,“㱿”在《说文解字·殳部》为“苦角切”,音读为“què”。而“㲉”字从唐代始,已经有正音(洛阳音)“口角反”(音què)以及方言音(吴地、会稽音)“口木反”(音“kū”)两种[3]。宋代读音承接唐代:一为“苦角切、克角切”;另一读音为“口木切、空谷切”。明代始,排除方言音,保留了“渠角切”的正音。“㲉”字音变过程中正音和方言音交替,而后方言音消失的原因,尚待后来学者进一步考证。从字义上说,历代典籍所收“鸟子”“卵空也”“卵甲也”,不外是两种解释:其一,卵外的甲“殼”,引申为束缚;其二,指代卵,或专指称鸟卵,引申为以人为代表的生命体。
“㲉”字在现今保留的文字材料中较少见到,笔者揣测它出现的年代不早于汉代,应是随着佛教的传播,汉译佛经的盛行,译经的僧侣在“㱿”音的基础上增加意符而形成的俗字。“㲉”字在佛经上多有见及,然而世俗类文献则罕见,由此可知此字概是佛经专用字。写卷P.2900“破无明㲉,竭烦恼河”中“无明”是佛语里“一切烦恼根源”的别称,为十二因缘之一,世俗认知为“痴”。此处“㲉”字应采用上文释义中的第一项,理解为“甲殼”或“束缚”。而后由于“㲉”字不识,灵耀本异文中便录为与之形体相近的“穀”。
《汉语大字典》“穀”下收录义项之一“指未受精的禽卵”[4],该义项是由于不识字形,导致字义关系的混乱,误将“㲉”的字义归入“榖”字而造成的,应凭借敦煌写卷及《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例证给予剔除。黄征先生在《敦煌俗字典》“㲉”字条下,引S.2832《愿义等范本·因产亡事》:“嗟呼,骊珠未见兮并骊龙没,子㲉未分兮巢柯摧。”并标注按语:“当为‘鷇’字之误”[5],实未有据。“鷇”与“㲉”应同是在音符“㱿”上增加意符“鸟”或“卵”而形成的俗字。两字读音及意义皆不同,“㲉”音“què”,而“鷇”音“kòu”(见上文《一切经音义》(卷十));“鷇”强调的是出生之物,而“㲉”强调的是所缚之殼。两者并非一字。
写卷P.3600《维摩诘经十四品诗》“法供养品第十三,供养须崇法,经依了义先。顿除烦恼火,抽出淤泥莲。一炬辉长夜,三乘作牵。曩时成道者,月盖最称贤。”
按:《维摩诘经十四品诗》敦煌遗书中共存2件,分别为P.3600与北1324(羽003),可相互校勘,观此处不识字形,两写卷皆作“”,刘楚华《读<维摩诘经十四品诗>》中考校曰:“疑为‘掔牵’俗写。”[6]汪泛舟在《敦煌石窟僧诗校释》录为“拏”,并无校释[7]。张锡厚《全敦煌诗》中征引刘、汪两人校释,且无进一步说明[8]。《全唐文补遗》收录此篇,名为《维摩经颂》,並将写卷中难识字形录为“擘”[9]。
以上诸说皆误,笔者现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考证,写卷“”之为“肇”。首先,从字形方面说,“肇”上端左部的“户”篆书与“石”形近,如:“户”《说文》作“”,“石”《说文解字》作“”。因此隶变时“户”常讹作“石”,加之“攵”与“又”相混,故“肇”的俗写常作“”(《干禄字书·上声》)、“”(《龙龛手鉴·聿部》),《敦煌俗字典》中亦能见其俗写“”[10]。
其次,从字音方面说,该文书是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对《维摩诘经》中的十四品进行诠释,此四句则是对经中第十三品“法供养品”的颂赞诗,其大体按照诗歌的平仄规律。该五言律诗的押韵体式为:首句不入韵仄起式,押平声“先”韵。“一炬辉长夜,三乘作□牵”句的格律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故存疑处“□牵”的字调格式为“仄平”,“□”处应是“仄声”调。考“掔”于《广韵》中收为“平声先韵”,“拏”于《广韵》中为“平声麻韵”,皆不符合“仄”调的押韵格式,而“肇”于《集韵》中为“上声小韵”,属“仄”调,符合该诗整体的韵调。
最后,从字义方面考证。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肇为语首词证》中说“余顷重理周金文,见文中多用‘肇’字,位于语首,往往无义可求。”[11]书中举多例来论证,其观点可信。写卷《维摩诘经十四品诗》“法供养品第十三”中“一炬辉长夜,三乘作肇牵”,该句“肇牵”中“肇”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仅保留“牵”字的词义。而“牵”字,《说文解字·牛部》:“牵,引前也”,在此基础义下,引申表示“牵引”的义项。因此,写卷中此句释意为:受持读诵此经,了解其深义,便能依佛法照亮阴霾挽救众生。综上所述,写卷不辨识的形体为“肇”。
“香茙”即“香戎”,而“香戎”则是“香薷”的别称,《食疗本草》“香薷”条,孟诜云:“又云香戎,去热风。”两者并非讹误的关系,无须改字。“香薷”是一种多年生唇形科植物,以嫩叶供食用,也可入药,用以治疗霍乱,有利水消肿、化湿发汗等功效。人们根据其气香叶柔的特性,运用谐音手段,先后为其命了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香葇(《本草经集注》)、紫花香葇(《履巉岩本草》)、香菜(《千金方》)、香茸(《本草图经》)。这些称谓中,“香”特指其植株的香气,“薷、葇、茸、戎”等用来标音。“薷”字《集韵》为日母、平声、虞韵,而“戎”字《广韵》为日母、平声、东韵,两字声音相谐而假借。从上下文意上看,写卷P.2882V中该句前有“疗霍乱诸方”的标示。霍乱分为干霍和湿霍,“亦有单者(煮)香茙,取汁服之者”即湿霍的处方之一。而“香戎”正是治疗霍乱的药用植物。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治妊娠霍乱吐泻”处方中载有“香莪叶(一握,切)。生姜(半两,切)。人参(半两,去芦头)。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研入白米一合,煮稀粥饮之。”[15]“香莪”之“莪”实为“茙”之讹。“莪”,《说文解字·艸部》云:“萝莪,蒿属。”它多作食用,中医以其根茎入药,名为“莪术”,用来活血祛痰、行气止痛。“莪”並无治疗霍乱之用,且现存文献中亦无“香莪”之称。《太平圣惠方》一书自宋代刊行后,明清未予重刊,加之原刊本早已散佚,仅有少数残本及抄本存留,其中难免多有舛讹,“香茙”讹为“香莪”即是其中一例。
1.写卷P.2536《春秋谷梁庄公第三、闵公第四合为一卷》中载“宣十七年,公弟叔,卒。《传》曰‘其弟叔,贤也。’”
2.写卷P.2500《礼记第三卷》载“赵文子与叔誉观于九原。叔誉,叔向也,晋羊舌大夫之孙也,名也。”“肸”写作“”。
简而言之,“肸”字的俗字字形,虽起于南北朝,然唐代众字书未收录,至《龙龛手镜》时方始又见,其中的演变未免突兀,写卷P.2536、P.2500“肸”字的俗字形体,不仅可以补充此时期俗字收录的空白,也可证明唐时期已存在“肸”“盻”俗字不别的现象。另一方面,现今大型字书《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敦煌俗字典》中皆未见“肸”字目下收其俗字“、、”,现可据写卷增补。由于文字上的混乱,特别是俗字形体的近似,往往造成了录文过程中识别的困难甚至是误录,此处“肸”的俗字可以为例。
写卷P.2799第二部分《观世音菩萨秘密无障如意心轮陀罗尼藏经一卷》:“尔时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于无量劫来,以慈悲心,受寄众生,常作拥护,其效验,佛自证知,为众生故,说此如意轮陀罗尼。’”
在对上述5个难识、存疑俗字字形的考证中,让我们大体认识到俗字产生、变异的原因及过程:书写结构的调整;笔划、部件的增减、合并;书法上寻求平稳方正、协调美观对字形的影响;隶变或是草书字体的浸染等。然而这只是对俗字研究的初步认识,对于汉语俗字的生成与传播,字形之外的因素,如文本使用的领域、书写者身份与阶层、受众的范围等主客观因素,都具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本文仅以上述例证,作为引玉之砖。
注释:
①文中敦煌文献释文,是根据“国际敦煌学项目”(具体浏览http://idp.bl.uk网址)所提供的法藏敦煌写卷的清晰照片校录而成。“P.”代表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编号,“北”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的编号,“V”代表写卷卷背。
②由于字形辨析的需要,此条特录“兴”的繁体“興”。
参考文献:
[1]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中华电子佛典[CD].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0.
[2]吴任臣.字汇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04.
[3]姚永铭,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92.
[4]徐中舒.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1990:2164.
[5]黄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34-544.
[6]刘楚华.读《维摩诘经十四品诗》[A].敦煌研究院.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历史文化卷·下)[C].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508.
[7]汪泛舟.敦煌石窟僧诗校释[M].香港:香港和平图书馆出版有限公司,2002:88.
[8]张锡厚.全敦煌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3787-3788.
[9]吴钢.全唐文补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23.
[10]黄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34-544.
[11]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3:242.
[12]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28.
[13]马继兴.敦煌医药文献辑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04.
[14]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503.
[15]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362.
[16]郭在贻.训诂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37-338.
[17]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146-148.
[18]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742.
[19]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254.
[20]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中华电子佛典[CD].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0.
[21]肖瑜.《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4.
(赵曜曜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241;周欣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