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瑀 廉子婧 (北京交通大学 100044)
从中西文化的差异看电影《功夫熊猫3》中“气”的误读
吕天瑀 廉子婧 (北京交通大学 100044)
《功夫熊猫3》是由21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与中国梦工厂合作拍摄的动画电影。该影片的中、英配音版本分别围绕概念“气”和“chi”展开叙事。然而,基于西方文化编码的“chi”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其所指概念的交界之处在于内涵型意义有所差别。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结合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对文化差异下观众对“气”的误读现象进行了分析。
编码;解码;能指;所指;误读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因其特殊打造的“中国元素”成为了跨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不同于《功夫熊猫1》与《功夫熊猫2》,为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其发行方特意为《功夫熊猫3》拍摄了中国配音版本。该版本既邀请了众多中国明星为卡通形象进行配音,又改变了动画片中角色的口型,以此减弱观众的“违和感”。
然而,中文版本的《功夫熊猫3》传播效果究竟如何?仍值得进一步思考。
作为《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前两部的叙事的延续,《功夫熊猫3》讲述了熊猫阿宝与父亲相认并打败天煞的故事。在故事中,天煞夺取了其它功夫高手的“气”,妄图借此控制大陆。为使儿子随其回到熊猫村,父亲欺骗阿宝只有回到熊猫村生活才能练就气功打败天煞。然而,在熊猫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阿宝却发现自己并未学会气功。此时,天煞开始寻找阿宝与其决战。阿宝为打败天煞,训练熊猫村的伙伴们利用自身的特长练习功夫。最后,阿宝将天煞带到灵界以阻止其控制大陆。天煞的能力明显高于阿宝,他用翡翠将阿宝石化,企图夺走阿宝所有的“气”,危急关头,阿宝的家人与伙伴通过传递“气”,使阿宝变身一条巨龙,并最终战胜了天煞。
根据影片情节可以看出,其电影叙事围绕“气”这一关键词展开。然而,“气”这个字只出现在翻译后,即影片的中文版本之中。英文版的《功夫熊猫3》里,这一概念被叫做“chi”,很显然是在模仿汉字“气”的发音。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这个概念只是叫做“chi”的一种物质,它更接近于西方人眼中的“气息”“灵气”,甚至与许多科幻大片中出现过的神奇能量、魔力物质的意义更为相像。然而,电影的中国版本中,“chi”被翻译为“气”。由此,这种基于西方“气”的意义与汉字发音被创作出来的“chi”,在被翻译成了“气”之后,被观众当作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进行了解读。
然而,英文版《功夫熊猫3》中的“chi”,其意义既不是单纯的西方“气”,也不是中国观众印象中的“气”,而是一个“表里不一”的混合概念。因此,当这个概念被翻译为汉字“气”时,中国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产生误读并导致理解困惑。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是一个哲学化的符号概念,气功是个人长期修炼得来的结果。然而,在影片中,阿宝的家人与伙伴从未学习过气功,在电影的最后却经过互相模仿,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类似“太极”的手势,就从自己体内输出了所谓的“chi”,也就是中文翻译过来的“气”,这并不符合中国文化的逻辑;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可以“救人”的物质或魔力,亦并非“夺与取舍”这样的形式能够承载的浅显意义。然而,在中文版本的电影中,天煞凯夺走了诸多功夫大师的“气”将其据为己有,阿宝又接受了朋友和家人的“气”最终变身神龙大侠,这使得“气”看起来像是一种可以转移、传递的物质,并不符合中国文化下观众相关的期待视野。因此,英文版本中的“chi”与中文版本中的“气”,虽然读音相近,但实则是基于不同文化下的两个概念。
在中国文化中,气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出现,到了西周晚期则上升到了哲学范畴。由此,气的哲学化内涵不断丰富,使其成为了一个复合的概念。
《老子》中确定气不仅是万物存在之质素,而且这一质素与道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关系,同时《老子》中有指向道就是气之可能,《庄子》中则将人心、道与气结合在一起,并将此三者的关系放置于政治制度之中1。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将气细化为元气,并将气的结构分为阴阳二气,强调了气的伦理性。
在《左传》中气基本包含了以下的六种含义:
1.与身体饮食相关的血气;
2.与精神及生命原质相关的精气、灵气、气渊;
3.与自然、四时变化相关的云气、风、阴、阳、寒等气息,及天地之气:雾气、湿气、燥气、地气、天气、绝气、义气、各种节气等名称都属之;
4.与人的情绪、情感相关的气情之说,包含满、虚、哀、乐;
5.人与人之间相处之气息,有善气、恶气、怨气、爱气;
6.相应于自然的、对气本身的描述,有邪气、宽气、贼气、平气、逆气、坦气、和气。不同的气之间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此外,气功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气的平衡,亦是一种需要长期修炼才能达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看来,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除了包含灵气,也就是生命的含义之外,还具有更多的深层意义。
然而,西方文化中的“气”的含义与中国文化明显不同。作为对西方文化有重大影响的圣经,其中相关“气”的概念,中文版中的“气”字通常是由原文“灵”转译而来。在圣经中,人被创造之初是从耶稣之处领受的生命之气,此气指的生命气息,且众生皆有。圣经里《创世纪》的第二章中写道“Then the LORD God formed man of dust from the ground,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 and man became a living being.”由此可见,人是神所创造精心杰作,上帝将一口气吹进了人的鼻孔,使其成为了有生气的人类,“breath of life”代表生命的气息,象征着神与人之间独特、亲密的关系。
基于以上对中、西方文化中“气”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两种概念有许多地方是有所差异甚至相互矛盾的。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才企图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视听觉符号进行拼贴,以唤起不同文化领域受众的共鸣,从而实现受众的最大化。在《功夫熊猫3》的拍摄过程中,除了采用了极其具有中国特色的画面、色调、场景之外,还将影片最核心的线索称作“chi”,试图运用其与汉字“气”发音的相似性,来最大限度的贴近中国文化,展现影片的中国特色。然而,前两部电影发行后,曾被学者指出是“一个美式英雄成长的故事”,称其宣扬的是“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美国梦”2。由此可以看出,这仍然是一个西方逻辑叙事框架下的电影,是一个具有美国价值观的“中国故事”,而《功夫熊猫3》对于“chi”这一概念的创作,亦不是一个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出发所创造出来的产物,而是披着“中国”外衣的“西方”含义。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每一个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或者说每一个符号都可以人为地分为能指部分和所指部分。能指部分是具有物质性质和物质形式的用以承载符号内容的“中介物”,是承载符号内容的表达层面,是符号中人们能看到或听到的那部分,也即符号的形象或声音,是所指的中介物,意指着那些只能通过它们来言说的东西。所指是符号所阐述的实在事物、所指向的客观世界,也即所指是“所指事物”。3上文中提到的将“chi”翻译为“气”所引发的观影过程中的观念差分,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概念在编码过程中仅改变了能指而非所指。从能指的角度来看,虽然“chi”的发音接近汉语拼音“qì”,但结合影片的叙事逻辑来看,“chi”的含义更接近于圣经中的“breath”,是一种代表生命的灵气,且众生皆有,与生俱来。然而,与影片中“woogui”(乌龟)、“shifu”(师傅)这种单纯的对称谓进行的改变不同,气的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较为复杂的,因此,仅仅改变“breath”的能指使其看似更接近中国文化,对于弥补中西方文化差异来说是不够的。
斯图亚特•霍尔在《制码/解码》一文中提出了观众解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三种立场,他称之为“三个假想的解码立场”,分别为:主导一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由此三种解码立场而来的信息解读相应为:“优先解读”“协商解读”与“对抗解读”4。其中,优先解读是解码者赞同编码者赋予客体的信息内涵,并根据文本所蕴涵的偏好去解读文本。协商解读是指编码者一方面部分采用编码者的意义,同时又将信息与自己具体和当下的情境相结合。在对抗解读中,解码者虽然了解编码者要传达的意义,但却采用自己的阐释框架使解码出来的意义与编码者的意义相互对立。5不同的解读方式说明纯粹客观的理解是不存在的,“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在中文版的《功夫熊猫3》中,观众对于“气”的理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而当他们发现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与内涵不符合影片的西方逻辑时,就产生了误读。这意味着,观众在解读过程中,已经过了检查文本是否正确的阶段,而到了着重于文本与意义或规范框架的联系方式建立文化共鸣的阶段。
事实上,《功夫熊猫》系列梦工厂出品的功夫动画电影已经力图避免了以往好莱坞中国题材影片中那些不足够具有中国特色或者妖魔化中国文化等现象,尽量避免了跨文化传播中常见的文化中心主义倾向。然而,意义不是编码“传递”的,而是解码“生产”的。6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会不断地对电影中的各种元素进行内涵性解码,希望在思想、信仰和价值体系等内涵性意义方面有所收获,这就会引起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上的误读。由此,在面对中西语言文化差异时,若想有所改进,仅在“文字技巧”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因为人们生活在其中的语言世界基本上包含能使我们的观点得以拓展的一切,只不过在某一语言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看世界显然彼此不同,但语言与文本所表达的终究是人类的世界7。
美国传播学家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中写道:“交流是没有保证的冒险。凭借符号去建立联系的任何尝试,都是一场赌博,无论发生的规模是大还是小。我们怎么判断我们已经做到了真正的交流呢?这个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8尽管电影《功夫熊猫3》把“东方风情”作为最大的卖点,然而受制于其参照体系和经验范围,这部电影展现和表达的仍是西方的文化判断与价值体系。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旦这种流行的美国动画电影涉及到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读。由此看来,不同文化观看者的立场,决定了影片意义的生成和价值取向。在跨文化的影视作品当中,语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文化差异的沟壑,但同时也可能形成理解上的逻辑障碍。
注释:
1.郭梨华.道家思想展开中的关键环节——《管子》“心-气”哲学探究[J].文史哲,2008(5):61.
2.李芳芳.《功夫熊猫2》:一个美式英雄的成长故事[J].电影文学,2012(2):93-94.
3.隋岩.从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演变解析符号的社会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09(6):21.
4.明铭.一个诠释性典范:霍尔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2):23.
5.熊伟.透视跨文化传播的“误读”问题[J].东南传播,2008(07):45.
6.刘宏.电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22.
7.谢华.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误读的合理性与不可避免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6(01):189.
8.约翰•德哈姆•彼得斯.何道宽.交流的无奈[M].华夏出版社,2003:251.
吕天瑀、廉子婧,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