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健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10000)
浅析维吾尔族舞蹈动律中的环绕
关 健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10000)
维吾尔族舞蹈与汉、藏、蒙、朝作为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流传于全国的各大高校,培养了大量的民间舞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我们所跳的维吾尔族舞蹈与当地群众所跳的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动律上,这种差异更为明显。我们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初衷并不是去创造一种差异,而是要最大限度的进行传承。新疆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库来西•热介甫所言:“维吾尔族舞蹈种类繁多,但是在众多维吾尔族舞种中应该有一个核心点。虽然汉语中很难找到特别贴切的词语,但是比较接近这一核心点的应该是环绕。本文将围绕“环绕”这一核心点运用分析、对比与动作解读的方法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动律、动态、调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维吾尔族舞蹈;动律;环绕
维吾尔族与汉、藏、蒙、朝四个民族的舞蹈,共同组成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主要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又构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主要教材。这套教材培养了大量的民间舞蹈人才,也逐渐成为中国各大专业院校民间舞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但在教学和实践过程当中,我们所跳的少数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地区百姓所跳的舞蹈在风格,尤其是动律上有很大区别。因为地域、语言、文化与宗教背景的不同,这种区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初衷并不是去创造一种差异,甚至于创造另一种舞蹈,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进行传承。这种差距甚至是“异化”的舞蹈动律、形态、风格,虽然诸多舞者和学者已经有所发现,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维吾尔族舞蹈中,这种动律的偏差尤其明显,这从单一舞姿看也能发现有很大区别。我们需要思考,除了在民族、人种、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些因素之外,是否可以找到与民间一致或至少相近的动律?从而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学院派民间舞能够不丢失原生性因素,成为真正从民间土壤中生长的同根舞姿?要解决这一点,对舞蹈动律的观察和把握恐怕是核心要素。正如新疆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库来西•热介甫所言:“维吾尔族舞蹈种类繁多,但是在众多维吾尔族舞种中应该有一个核心点。虽然汉语中很难找到特别贴切的词语,但是比较接近这一核心点的应该是环绕。环绕体现在舞蹈中男女之间动作和调度环绕和互绕,也体现在舞者自身的环绕和肢体的环绕。内地(非维族聚居区)的很多同志因为没有把这个环绕解决,所以他跳不出维吾尔族舞蹈的味道。”这一核心点的提出得到了维吾尔族学者和舞者的认可,但在大部分艺术院校中,这一观点并未引起重视。因此,本文将以“环绕”这一概念,分别从维吾尔族舞蹈的动律、动态以及表演形式来进行分析,提出自己在教学认知中的思考。
从字面意思来解,“环”指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绕”是缠绕。“环绕”是指由路程、行进所形成的圆圈运动或者在四周构成圆环,还指以某一事物为中心点,在它周围又有一些事物构成圆环。当然从字面意思引申,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以物体以圈状、环形的运动轨迹,既可以构成平面的圆,也可以构成包围状的三维运动路线,库来西•热介甫谈到的“环绕”,即包含了平圆与立圆的环形轨迹。因此,这一动律的发力点非直线,而是呈现推进的弧形,由方向在上、下、中位的不同构成了螺旋向上的三维立体轨迹和平面轨迹。
在流传较广泛的北京舞蹈学院维族教材中,以《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为例,在动律的描写中找不到关于环绕的词语。该教材对于维族舞蹈的动律总结为摇身点颤动律。本文考察了四部教材,基本都将该动律作为开范儿和基本动律。按照教材描述结合本人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及本科的学习过程,摇身点颤可界定为:“摇身”是指以鼻尖带动头部和上身,形成一种横向的轻微移动。在教学实践中,摇身动律是整个维吾尔族舞蹈教学的难点。这一难点体现在教授摇身动律时很难找到身体的协调性和韵律感,学生对于这个动律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即便完成也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身体呈现的僵硬感被立身拔背的基本体态夸大,舞姿不够松弛与灵活,身体路线出现刻板的横向或前后直线移动,表现出来的韵味与风格也与新疆本地舞者有很大区别,也就是一些老艺术家口中的“差点什么”。
本人认为这“差点什么”就是身体运动路线的差异。“摇身”重“摇”,产生的横向运动,而“环绕”重“绕”,环绕是维吾尔族舞蹈的核心点,用环绕的概念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上身动律,贯穿舞蹈始终的动律应以人体胸口位置为中心点,圈状、环形的运动轨迹来做包围状的三维运动路线。动律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使动作更有包围感,相比单纯的两点间横向运动的摇身动律,也更符合维吾尔族的运动规律和审美特点。再比如在北京舞蹈学院维吾尔族教材中,压颤步这一章中关于后退的压颤步,除了强调退步时膝盖的均速颤动以外,还强调配合膝部颤动的上身的左右转体。这个“转体”动作用摇身来解释略显牵强,因为从外在表现看,其上身应是以身体中线为轴,具有包围感的环形运动轨迹,在这里用环绕的概念去理解更贴切。
身体的环绕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环绕甚至可以与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直接挂钩。这种“身体的绕”,在教材中定义为“辫子的感觉”。在实际教学和舞蹈完成中,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它,但在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同时在与动作动态的结合中也会出现问题。这种被我们强调但又很难完成的“身体的绕”,常常出现在两个动作之间转换连接的地方。例如在右腿重心转换左腿重心的过程,行进动作转换成静止动作的过程,技术技巧的起法儿与衔接处等。这种转换过程的身体表现为:以脖子根靠近肩膀的位置从侧后起向后环绕至反面,再配以脚下的步伐和手臂的动作共同完成。这种“身体的绕”,不仅仅出现在单一的动作转换之间,还会出现在旋转、翻身等技术中,表现为在旋转技术连接处,以胸口为轴心,上半身向外环绕一次。教师们经常把这“二次身体环绕”称之为“辫子的感觉”。这种“环绕”不仅有平圆的概念,在类似翻身的技术中也会以立圆的轨迹表现出来。例如在维吾尔族舞蹈中,也有类似传统技术“踏步翻身”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因为更熟悉“踏步翻身”,而把维吾尔族舞蹈中立圆的技术做成我们的翻身技巧。所以,在立圆技巧中会发现维吾尔族舞蹈演员与我们的做法非常不同,呈现出的效果也不一样。这种不同体现在,我们是用二分之一的概念理解立圆技术;而维吾尔族舞蹈演员除了用完整圆的路线完成立圆技术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技术的衔接处多一个身体的
环绕。这种身体的环绕很难被单独提炼出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能依靠教师教学中的要求和学生的自我感受来慢慢掌握,加之“辫子感”过于抽象,使得学生没有办法理解这种身体的环绕,以致完成的维族舞蹈在风格上出现很大偏差。如果把教学活动中这种抽象的“辫子感觉”转换成可以捕捉到的身体环绕的概念,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身体的环绕,上肢动作的环绕运动轨迹也非常突出,例如维吾尔族舞蹈中运用最频繁的手部动作“绕腕”(有些教材称之为“翻腕”)。维吾尔族舞蹈中的“绕腕”不同于东北秧歌的“绕花”。虽然不拿手绢做“绕花”与维吾尔族“绕腕”略有相似,但是实质上是不同的。东北秧歌的“绕花”意在表现绢花,在力度上腕子大于手,而维吾尔族的“绕腕”则是以手心为中心,手指带动的立圆环绕运动轨迹,强调手部动作慢出快收的的灵动感。
在下肢步伐中,虽不能一眼看到环绕的运动轨迹,但是却能捕捉到明显的环绕特征。例如维吾尔族常用步伐剪刀步。剪刀步在教材里对应的应该是转体的三步一抬或者滑冲步,做法是在三步一抬的基础之上,强调第二步斜前上步,能够使身体在上第三步时进行90度转体。整套动作完成下来能够明显的观察到,以身体中轴线为中心的左(右)环绕的转体步伐。
除此之外,环绕的特征在身体重心在中间的云步、横垫步中也能捕捉到。
维吾尔族舞蹈的调度形式以环舞为主,如麦西莱甫,意为“聚会”“集会”,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也是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表演场合和表演形式。参与者围成圆圈,当演奏的乐曲进入到有节奏的歌舞曲时,众人则自动入圈,互相邀请围圈起舞。这种“里三层、外三层”的环形舞蹈调度,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民族凝聚力,虽然很多民族的舞蹈也有这种围圈跳舞的形式。但是,维族这种环绕包围的舞蹈形式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手拉手面朝圆心的圈舞。因为除了围圈的形式以外,舞蹈中的双人对舞则表现出“绕”的形式感。维吾尔族舞蹈中双人对舞的形式具有非常鲜明的环绕特征。以赛乃姆节奏中的双人对舞为例:两位舞者在对舞中以滑冲步短句为主要步伐,先分别向对方的对角线上步,转体后完成环绕对舞的回范儿,在完成脚下三步一抬的同时,二人顺时针,右肩相对离心圆环形流动再自转180度成左肩相对向心圆的运动路线。这个调度的特点在于,二人在共同完成顺时针环形路线的基础之上,加之180度的自转。使整个调度形成“环”中有“绕”的交叉式螺旋运动轨迹。虽然双人对舞的形式,在其他民族的舞蹈中也常常出现,但是两人之间连贯性的环绕运动路线却是不多见的。它不同于西南少数民族双人对舞中你来我往的竞争式对舞,也不同于我们熟知的汉族传统民间舞中,以小场为主的双人舞蹈。除此之外,在舞台上的维吾尔族独舞作品中,环绕舞台的圈技出现的频率也非常普遍,笔者就不在此一一指出了。
通过对维吾尔族舞蹈中“环绕”这个核心点的研究,无论是维吾尔族舞蹈的动律、动作动态、表演形式或队形调度,都与环绕这个核心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库来西•热介甫老师曾认为芭蕾的直线动作如果加上一个绕腕或身体的绕,就能转换成维吾尔族的舞蹈语言;如果刻意的将古典舞的“顺风旗”舞姿用维吾尔族环绕的审美表现出来,它也会变成维吾尔族的东西。他还说:“维吾尔族整个舞蹈的核心就是环绕,很少出现直线的动作,一旦出现直线的东西又会用环绕来结束,这个就是维吾尔族舞蹈的核心。”库来西老师的举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维吾尔族舞蹈教材中那些直来直去的动作,创作中那些直来直去的调度是否合理?把“环绕”当作一个线索,顺着它慢慢进行探索和研究也许能让我们触摸到更接近维吾尔族本真的舞蹈魅力。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新疆卷)[M].学林出版社 ,2007.
[2]马力学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与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