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亚历山大的生命文化思想研究

2016-07-13 18:25贾栗刘钰曦
创新 2016年2期
关键词:行为道德生命

贾栗 刘钰曦

[摘 要] 理查德·亚历山大的生命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于生命个体之间互助行为的解释。他的间接互惠理论研究为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对于社会生物学领域解释利他行为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观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生命; 文化; 行为; 道德; 间接互惠

[中图分类号] B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6)02-0014-07

20世纪的下半叶,人们对人类如何进化出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已日臻成熟。这些理论在形成过程中纷争不断,至今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理查德·亚历山大(Richard Alexander)对这方面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指出了很多研究主题,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假说,对于未来人类社会进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

亚历山大在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学习昆虫学,并于1954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在他事业生涯的早期(从1957年开始),他就职于密歇根大学的动物博物馆,并一直工作到2001年才退休,现在是一位名誉退休教授。

在1954年即将完成博士学业时,他决定今后将从事生物学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有关进化论方面的理论假说。他认为,每一种生命的特征都将能被自组织的进化过程(当然是在它所发生的一系列环境中)所解释。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决定攻克那些难以解释的具有进化论特征的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

最初,他主要集中研究用于交流的行为方式上,比如昆虫的鸣叫行为,尤其是蟋蟀、蝈蝈和蝉等动物的鸣叫行为。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将人类行为的研究置于进化论的范式之内进行研究。[1 ]1971年,他的论文发表之后,他就已经成为了研究昆虫鸣叫方面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进化论研究方面的生物学家。他不仅对于非人类物种的研究贡献很大,还是当代动物学和进化论生物学方面研究的领航者。他出版了两本关于人类行为研究方面的书《达尔文主义和人类事件》(1979) [2 ]和《道德系统的生物学》(1987) [3 ],并与唐纳德·缇因考(1981) [4 ]共同编辑了一本书,这些都包含了很多关于人类学方面的论述。他所出版的大量文章和书中,特别地关注了人类及其行为,包括1974年发表在生态和系统评论年刊上的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题目是《社会行为的进化论》。这篇论文也被评为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之一。亚历山大认为人类行为与最新的生物学研究成果应当紧密相关。他还谨慎地论证了为什么自然选择在个体水平上利于或不利于个体行为特征的形成。

亚历山大做出重要贡献的一个领域是怎样将文化进化的研究与人类行为进化的研究融合在一起。人类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已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论,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并不像其他动物一样,文化不是人类面对自然选择的一种策略。[5 ]《达尔文主义和人类事件》是早期文化进化研究的代表著作,该文认为文化像人类的其他组织一样,其存在是为了使个体的适合度达到最大化。[6 ]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将文化看做环境中的一部分,那么为了人类的利益就可以加以利用和控制。除此之外,文化如何与进化相协调也一直是颇具争议的焦点问题,亚历山大对于文化最主要的观点表述在《达尔文主義和人类事件》一书中,书中的观点很有活力和代表性。他认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不同时期的环境中,人类社会中个体内部的适合度达到最大化,是人类世代努力的一个结果。

亚历山大对于人类行为进化论研究的最重要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具有开创性的假说,这些假说对于正在开展的人类行为进化论研究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最重要的观点是“力平衡假说”。这是1987年他所写的《道德系统生物学》一书的核心观点。这种观点早期也有许多的学者提出过,包括亚历山大自己。但是他是第一个将这一观念进行延伸,并将它与人类的特征—道德性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类有一个不寻常的精致形式即社会,其社会群体的规模及其复杂的组织结构在动物界中是少见的。对于大的社会群体的进化存在着两种理由:一是较大社会群体在环境中可以更好地获得食物(或者可能是一些其他的资源);二是较大的社会群体也可以更好地防卫敌人。在人类进化史中,一些证据表明,防卫捕食者是人类社会进化背后的主要源动力,其实这些捕食者形成了另外的人类群体。人类社会群体对异己群体的排斥和敌对情绪由来已久。在这种直接的对抗中,更大更好的群体确实有其优势。这对较大社会性群体的形成确实形成了一种很强大的选择性压力,并导向了一种对于心理能力和倾向性的不受制约的选择,这促使更大、更好的社会群体得以形成。

道德性是形成更大、更具独立性的社会性群体一种重要工具,因为它更有利于缓解群体内部冲突的这一难题。更大的社会群体内部中往往存在着更多的冲突,而道德情感和原则的存在可以缓和这些内在的冲突。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群体内的社会互惠性(尤其是在人类中)。人类更容易将他们所处的群体划分出内部团体和外部团体两部分。事实上,道德这种事物,也往往被人们错误使用,甚至是用来作为袭击并杀死那些敌对的社会群体成员的凭证。所以,道德也有它的消极方面,亚历山大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毫无回避地指出了各种人类特征中的黑暗因素,这种习惯也使得亚历山大的批判者对他怀有不友善的态度,那些批判者是道德化社会科学及道德化人类的辩护者。

亚历山大提出间接互惠理论来解释生命体之间的利他行为。亚历山大将间接互惠性看作是“一种发生在具有互助可能的由单位个体所形成的群体中的直接互惠性,这些个体可以持续地评估他们社会的成员,在可能的将来中的相互作用中,他们想要使收益高于成本(这种结果当然是相互的)”。[7 ]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可被持续观察和评测的,选择将有利于他们展示对其他个体的无私性和可依靠的合作者,从而获得更高的信誉分数。

亚历山大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道德原则和价值在社会成员中促使了对话与合作的形成。在成员互动中,这些原则逐渐被多数个体所接受,因为这些原则有利于他们的利益再生,并且可以使得整个社会群体中的利益博弈达到纳什均衡。实际上,一个规模巨大的具备一定结构性的群体在内在的竞争上有这样一种优势,它可以在群体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利益的结合,并鼓励他们在一种公众满意的契约原则下来约束成员的行为。概括地说,道德系统在特征上就是一种契约形式在道德原则和核心价值上达到一致。

自然选择的假定是个体会不择手段使得个体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但是许多生物系统,尤其是人类社会,却是利他主义合作的。自然选择怎么会产生合作行为呢?各种机制被推举,间接互惠机制便在此时出现了。人们可以通过间接互惠的合作进化从而建立声望,而人们同时也倾向于帮助声望值高的人。这样如果A今天帮助B而获得声誉,那么未来A也将获得C的帮助,从而得到间接互惠。

如果打个比方来比较直接与间接互惠,直接互惠原则是:你给我挠背,我也给你挠背。间接互惠的原则是:你给我挠背,我给另外的人挠背。[8 ]或者我给你挠背,另外的人给我挠背。这样做的合理性是什么?简单来说,合理性在于:如果我从来不给别人挠背,那么我也不会得到别人为我挠背。

间接互惠简单来说就是:今天我帮助你,日后其他人也会来帮助我。间接互惠合作行为的进化可以建立声望、道德判断以及随着认知需求而不断增长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见图1)。人类是互惠行为的拥护者。我们从经验和日常的经历中看到,亚当(Adam Smith)所谓的“我们交易、交换和买卖的本能”依赖于对更为广泛的有利或不利行为的回报的计算。这些分析被冠以“第三方利他” [9 ]或“间接互惠” [10 ]的头衔,从而在近几年引发了很多的经验和理论研究。

直接和间接互惠。a.直接互惠是指A帮B并且B帮A。b.间接互惠有两种,一种是向上的互惠(左),这种互惠基于一个近来的积极的经历。一个人曾经接受过捐赠会感到有动力反过来去捐赠。个体B从A哪里获取帮助,再去帮助C。向下互惠(右),基于名誉(reputation)个体A帮助B,因此接受来自C的帮助。间接互惠的数学调查显示自然选择喜欢这样的策略,即帮助他人基于这些人的名誉。向上的互惠很难懂,但是在经济实验中被观察。在这些情况中,决定去帮助被释义为一种被误导的感激行为。一种情况下,接受者感谢其他人所做的;另一种情况没有通过接受者的行为而得到收益的人要感谢接受者。

从这点上看,间接互惠基于名誉(reputation)。但是为什么每个人都该关心我为其他人所做的事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路分为两种:一种根源于社会科学;一种根源于进化生物学。

首先,是社会科学。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之所以对间接互惠感兴趣,是因为在全球化市场中,匿名合作者之间的一次性关系逐渐取代了基于亲戚、邻居或同村成员间的重复交换这种传统的长期合作和交换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要与陌生群体接触的,[11 ]并且许多交易不再是面对面。网上拍卖和其他形式的电子商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名誉和诚信上。对诚信的利用有可能会产生经济学家所谓的“道德风险”。那么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名誉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进化生物学家对人类社会的出现感兴趣,是近年来进化生物学中发生的主要转变。[12 ]不像其他群居生活的社会性动物,如蜜蜂、蚂蚁或白蚁,人类呈现的是大量的非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合作。[13 ]而人类合作的相当大一部分是基于道德情感—比如,对欺骗的愤怒,或众所周知的实施利他行为后的“温暖的内在感觉”。神经—经济学实验将情感与生理过程相关联。[14 ]有趣的是,人类不仅强烈地感觉到直接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断定除了彼此之外的其他人之间也有这些行为。[15 ]因此,间接互惠很可能与道德准则的根源相关联。这些准则明显有很大广度的文化特性,道德准则对人类是适用的,但很少有证据表明道德准则对其他物种也适用。[16 ]

另外,理论的研究推动了近来间接互惠的经验研究快速发展。我們在回顾这些实验之前先来讨论理论与模型化的方法。但是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在一个较广的情境下,间接互惠似乎要求“心身一元论”。[17 ]理论的回顾和间接互惠的经验研究强调,不仅仅要记录伙伴间的持续相互作用,还要记录社会网中的多个体间的持续相互作用。间接互惠要求信息存储和转移也要有战略思想,并且在进化的合作和交流中起关键作用。

Nowak和Sigmund [18 ]建立了以印象分数为基础的声誉机制来作为间接互惠的模型之一。他们采用计算机模拟进行实验。参与实验的共有3种策略:合作策略、背叛策略和辨别策略。

合作者永远合作,背叛者永远背叛。辨别者根据对手的声誉(印象分数)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整个实验被设计成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每个实验者的印象分数在(-5,5)的区间内。而实验初始值(生命开始时)被设定为0。

每当个体做出一次帮助行为,他的印象分数会+1,收益减少c,被帮助者收益增加b。反之,每当个体做出一次背叛行为,他的印象分数会-1,但双方收益并不发生变化。

设定一个印象分数的阈限值k,如果对手的印象分数大于或等于k,则提供帮助,否则不提供帮助。

合作者的阈限值k=-5,因此所有的对手都大于或等于这个值,他们总是合作。背叛者的阈限值k=6,因此所有的对手都小于这个值,他们总是选择背叛。背叛者的阈限值k=0,如果对手的印象分数大于或者等于0,则提供帮助,否则则拒绝帮助。

每一回合中的助人者和受助者是随机选定的,在生命周期内,平均每个个体的博弈次数是2.5次。生命周期结束后,个体的子代数目与收益成正比,并且子代遗传亲代的策略继续进行博弈。

實验结果显示,在166代之后,辨别者获得了进化稳定性,数量占据了整个群体的绝大比重。除了研究声誉在间接互惠中的作用外,他们还研究了其他因素,诸如:信息可获得性、基因漂变(drift)、参与者自身印象分数和群体规模。

Nowak和Sigmund [19 ]利用两极化模型,对上面的结论进行了验证,个体的印象分数仅仅依赖于他们上一轮的行为——帮助或背叛,帮助的印象分数是“好”,背叛的印象分数是“坏”。

实验结果显示,如果只有背叛者和合作者,背叛策略将会胜过合作策略,成为稳定进化策略。如果只有背叛者和辨别者,两种策略会形成双向稳定系统。这意味着,两种策略都有可能胜过对方,主要取决于初始值的不同。如果只有合作者和辨别者,两者可以达到平衡。

但是,基因遗传的随机波动可以造成各种策略的比例改变。如果辨别者的人群比例低于一定的值,背叛者就会入侵这一平衡。三种策略会共存,将存在振荡运动:从背叛者到两种利他行为的混合。

由于资源有限或者误差的原因,导致帮助行为不能做出时,辨别策略和合作策略达到稳定共存。

如果三种策略共存,将依据比例高低来定胜负:辨别者比率过低则背叛者获得胜利,辨别者比例过高则三种策略稳定共存。

如果把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策略以及互动的结果——声誉看做两种文化形式,那么,我们认为,亚历山大已经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理论体系:关于生命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把间接互惠理论看作是一种“生命个体之间利他文化”的模型,甚至可以利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进一步构建这种模型。[20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亚历山大的构建过程。

原理1:进化论——生命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亚历山大的整个研究范式是进化论。

推论1:生命对文化的作用——间接互惠行为是一种文化性行为,为人类所特有。在人类互动过程产生的声誉是一种文化符号,且不同文化中同一行为的声誉评价有所差异。

推论2:文化对生命的作用——一个社会如果拥有声誉文化,那么将增加助人行为。

推论3:文化的进化和冲突——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由于文化的不同,对于“利他”行为的理解也大不相同,并且互相会影响。正如亚历山大所言,各种“利他”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竞争,即文化也存在着进化现象。

亚历山大的研究对于生命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揭示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这样的研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关于生命文化研究的价值,有三种看法:第一,生命神圣论,一种只重视生命的数量,而忽视了生命的质量的生命观。第二,生命质量观,这种价值观的缺陷在于降低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第三,生命价值观的综合,这种观点正是亚历山大所强调的,既要尊重个体的生命,又要注重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

亚历山大对第三种价值观提供一种理论论证。我们看到,生命神圣论其实是原理1和推论1的价值观反映,由于生命本质规律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原理1),造成生命数量减少,对生命尊严的忽视等等现象(原理1推出推论1),因此人们产生了一种新的对于生命尊严和生命数量维护的态度和价值观(推论1)。生命质量观其实是推论2的价值观反映,是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生命神圣论的文化扩张,导致了对生命质量的忽略,文化对生命的反作用产生(推论2)。而生命价值观的综合其实是后期前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体现,最后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推论3)。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R D.The search for an evolutionary philosophy of man[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Victoria,1971(1).

[2]Alexander R D.Darwinism and human affairs[M]. Seattle,W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9.

[3]Alexander R D.The biology of moral systems[M].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1987.

[4]Alexander R D,Tinkle,D.W,eds. Natural selec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recent research and new theory[M]. New York:Chiron Press,1981.

[5]Sahlins M.The use and abuse of biology[M].Ann Arbor,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6.

[6]Irons W.Natural selection,adaptation, and human social behavior. In N. A. Chagnon,& W. Irons(Eds.),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human social behavior: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M]. Scituate, MA:Duxbury,1979.

[7]Alexander R D.The biology of moral systems[M].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1987.

[8]Binmore K G.Game Theory and the Social Contract[M].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94.

[9]Trivers R.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M].Q.Rev.Biol,1971:35-57.

[10]Alexander R D.The Biology of Moral Systems[M].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87.

[11]Bolton G E,Katok E,Ockenfels A.How effective are electronic reputation mechanisms[J].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Manage.Sci,2004(50).

[12]Maynard Smith J,Szathmary E.The Major Transitions in Evolution[M].Oxford Univ.Press,Oxford,1997.

[13]Wilson E O.Sociobiology[M].Harvard Univ.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75.

[14]Sanfey A G,Rilling J K,Bronson J A,et al.The neural basis of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in the ultimatum game[J].Science 2003(300):1755-1758.

[15]Dunbar R.Grooming.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M]. Harvard Univ.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96.

[16]Brown D E.Human Universals[M].McGraws-Hill,New York,1991.

[17]Whiten A,Borne R W(eds).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 II:Extensions and Evaluations[M].Cambridge Univ.Press,Cambridge,UK,1997.

[18]Nowak M A,Sigmund K.The dynamics of indirect reciprocity[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98,(4):561-574.

[19]Nowak M A,Sigmund K.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by image scoring[M].Nature,1998(393):573-577.

[20]賈栗.“达尔文难题”的解释方法及其博弈论模型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责任编辑:丁浩芮]

Research of Richard Alexander's Life Cultural Thought

Jia Li Liu Yuxi

Abstract: The life cultural theory of Richard Alexander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explanation of mutual aid among individual life. His indirect reciprocity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his research of altruistic behavior between non-relative individuals. He also proposes his own view for the Gene & Culture co-evolution of altruistic behavior in social biology.

Key words: Life; Culture; Behavior; Morality; Indirect Reciprocity

猜你喜欢
行为道德生命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