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丽 (梁山县文广新局 272600)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途径研究
陈丽(梁山县文广新局272600)
图书馆肩负着知识传播与信息服务的重任,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影响到了读者获取知识与信息的程度。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图书馆方面的服务必须要与时俱进,实施创新。为此,本文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释义出发,从四个方面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图书馆;服务创新;服务理念;咨询模式;制度
现今,随着众创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均积极投入于创新之中。作为保证公众日常文化诉求的图书馆而言,则必须进行积极的服务创新,以便使公众的精神文化诉求得以满足。从内涵层面来看,图书馆服务创新表现为为实现对公众现阶段精神文化诉求的最大程度满足,因而在服务方面的创新,通过此种创新活动,目的在于使公众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文化服务。具体而言,图书馆应当为读者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知识与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服务手段向自动化、网络 化、数字化方面的发展,图书馆要能突破时空限制,提供高效、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应该成为必然趋势。从图书馆践行服务创新的具体举措来看,当前图书馆应当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图书平台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服务受众群体扩大,从而确保公众的精神文化诉求得以满足。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创新活动,改变以往的文化服务方式,进而为公众提供更为优质、更具效率的图书服务。服务创新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为目标,充满关爱,形式多样地来开展服务于读者的工作 和活动。它不仅要能对用户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服务,还要能够预测某些读者个体可能的个性发展,主动收集相应的信息,为其提供信息服务。为读者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充分体现服务的个性化。同时,图书馆在践行服务创新过程中,应当以切实提升读者的满足度为标准,按照读者的个性化文化诉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实现服务的精准化。图书馆应当注重对读者借阅习惯的收集,通过云计算技术掌握读者的阅读偏好,进而为读者进行契合其阅读偏好的书目推荐。此外,图书馆应当创设线上图书借阅平台,以便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便借阅到心仪的图书,进而提升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需要从服务理念创新、咨询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规章制度创新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1.服务理念创新
从图书馆以往所遵循的服务模式来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表现为对读者的被动式服务,即读者只能在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图书资源基础上选择书目。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读者日益注重个性化阅读需要,因此图书馆应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创设线上服务平台,从而实现读者同图书馆之间的高效互动。考虑到此种情形,要求图书馆提供适应社会发展水平的各种服务,必须用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方式,提高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优势,开展现代的,全新的、灵活的、特色的服务。图书馆服务创新首先是理念创新,以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给图书馆制定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并要通过各种创新活动,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图书馆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应当立足于自身实情,从而确保对服务创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兼顾。
2.咨询模式创新
图书馆应当为读者创设能够体现本馆图书实际馆藏情况的图书数据库,并且注重创设能够彰显本馆特质的专有数据库。图书馆应抓住这一机遇,将本地区独特的特色资源数据化、网络化,发挥图书资源的整体优势,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把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水平。建设数据库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所需要的经费额巨大,并且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可以采取,自建与联建、引进相结合,如国内现有的万方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科委系统的技术成果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都是很权威、很实用的数据库产品。此外,图书馆应当注重开展馆际合作,以便实现图书馆之间图书资源的共享利用。
3.服务模式创新
(1)多样化服务。此种服务模式要求图书馆应当针对当前读者的不同阅读诉求,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能够使不同读者实现各取所需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设置专栏或专架,定期组织阅览沙龙、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专题演讲和藏书展览,非机密文献可为广大读者提供复印、拷贝或数字放映等服务,把读者看作为上帝,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能力,从而使读者对增进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同感。
(2)个性化服务。此种服务模式要求图书馆对读者的阅读喜好、借阅习惯等进行分析,同时注意通过线上服务平台、读者留言板等渠道实现对读者意见和建议的掌握,进而做到查缺补漏,并以此方式实现对读者的互动。由读者从自身需求方面讨论图书馆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例如,针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仓库、合作馆信息仓库、免费网络共享信息资源仓库和搜索引擎等采用智能代理和数据推送技术手段,以广大读者为中心,提升图书馆读者个性化服务质量,创设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官方微博等,使读者能够享受最大程度的图书服务便利。
4.规章制度创新
工作规章等制度的制定对工作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从以往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来看,之所以读者对图书馆服务难称满意,究其内在原因便是图书馆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落后。从现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图书馆必须进行主动的制度创新,依托制度建设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更上一层楼。同时,依托完善的制度建设,将形成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有效激励,使其职权责得以清晰界定,在明确具体岗位责任的情况下,每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勤勉尽责的态度投入于图书馆文化服务之中,从而使每一位来此借阅图书的读者能够感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此外,通过制度建设,将使图书馆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而实现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科学奖惩,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绩效得以显著提升。
[1]廖璠,黄恩杰.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2).
[2]吴素坤,闫江,董政娥,陈惠兰.用户参与的学术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2010(17).
[3]杨莉萍.基于服务接触视角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7).
[4]陈红艳.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1(09).
[5]段小虎,赵精兵,刘玮瑶.高校图书馆“后评估阶段”服务创新转型问题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09).
[6]周杨姊.多主体参与: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5).
[7]王超.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J].科技展望,2015(33).
[8]沈容芳.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探讨——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