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玮 (大连艺术学院 116600)
简论流行元素在民族器乐曲中的运用
——以十二乐坊为例
王玮(大连艺术学院116600)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民族器乐曲现存的问题,来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还通过研究了流行元素对民族器乐曲创作内容的影响和对民族器乐曲的音乐表现影响,例举出民族器乐曲与流行元素契合的成功范例来陈述流行元素在民族器乐曲中的运用。
关键词:流行元素;民族器乐曲
有的学生就对于那些表达现代人思想情感或者是跟现代人思想情感相似的民族器乐曲,相对来说比较能够理解它们所表达的音乐内涵和情感,并且对这些音乐都很感兴趣;而对于中国的那些传统音乐曲目或者是古曲或者是那些富于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曲目时,他们在音乐的理解上就会出现较大的困难。
(一)审美情趣的改变
文化的多元化对于民族器乐曲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外来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还有高科技与数码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更新越来越快,原来处于封闭状态的民族地区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再加上学校民族器乐曲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有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流行音乐和风行的电视娱乐节目深深所吸引,这样的民族器乐曲就很难像以往那样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与听众了。
(二)观念意识的裂变
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早已融入到传统器乐中,而现代人由于受到当今社会的影响熏陶,在观念和意识方面,接受到的文化影响和形成的素质就与前人有所不同。传统器乐追求的是和平、舒缓,宁可“宁静以致远”,绝不“喧闹以生辉”。民族器乐曲艺术主张静,主要追求含蓄,注重内敛,把艺术形式的各种刺激成分的强烈效果或者控制在非常有限的程度之内,或者随时伴随着种种软化形式被不断转化到象征意义上去,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如今的流行元素主张的是动,即奔放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她们的强项,她们会透里透底的演绎自己所想表达的思想。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紧张的日常生活中不再寻找往日“象征”的“闲情雅致”转而不停寻找着那份“写意”。
(一)对民族器乐曲创作内容的影响
“所谓民族器乐的创作内容就是民族器乐所主要传达的有关音乐等信息。”从民族器乐的创作中,你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特定时代流行的观念、行为、服饰、词语及歌曲等。这也就是流行元素之于民族器乐的效果。但具体说来民族器乐所要传达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劳务及什么样的观念却是因时因地因社会某一时期的流行趋势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主题的。
当代流行元素对民族器乐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流行元素对民族器乐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传统定位予以了否定。追求新颖的流行元素不可能崇尚传统定位方式,现代流行元素有精神上的内涵,但只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并不能成为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传统规范民族器乐思想不再能约束流行元素。流行元素使得历史“循环”和“轮回”重新成为可能。一次潮流过后,过段时间还有可能重新回归;体制化的桎梏已被流行元素打破。
(二)对民族器乐的音乐表现影响
1.演奏形式的影响
“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给了我们更深层面的启发:中国的民族器乐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开发。首先,在舞台演奏方面,女子十二乐坊做了很大的调整,传统的民族乐队在前面的是扬琴,然后是古筝,吹管乐,再有事打击乐。而女子十二乐坊则通过演奏会现场或DVD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的站位是根据作品而来,没有完全固定的站位。除了站位的改变,女子十二乐坊也以站立的演奏姿势取代了正襟危坐的姿势,而且随着作品的不同风格及节奏小范围舞动身体,配以观光等效果,使传统的民乐文化赋予了时代的色彩。
2.音乐作品的影响
新民乐的美妙旋律给人们带来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舒畅。经过梁剑峰的精心编配,西方音乐也吸收了“女”部分音乐的节奏及音乐元素,使作品焕然一新,如爵士乐、拉丁乐、摇滚等。由两架扬琴和两把二胡演绎“女”的作品《自由》,具有很强的阿拉伯风格,音乐中的节奏脍炙人口,健美操的背景音乐经常采用“女”的作品。作品被改编后,人们对此作品的印象与理解更加深了。
(一)现代气息的包装手段
舞台包装效果的好坏对演出的质量和市场的动向至关重要。新民乐中运用了升降舞台、冷烟火,增强了演出的视觉效果。舞美气象万千,不断变幻的灯光、弥漫的烟雾、空中旋转飘散的气泡、翩然飘降的彩礼鲜花,再加上古老的中国民乐、华丽的西方演奏技巧、十二件古色古香的民族乐器、十二位洋溢着现代青春活力的女子,经过精心编排的动人乐曲和流行化,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女”的演出成为空前壮丽的视觉奇观。
(二)尝试创作不同的民族器乐曲的风格
新民乐的创新是对传统民乐的全新突破,她们的表演形式独具一格、音乐旋律优美、着装性感,用站立表演、激情四射的演出替代了正襟危坐、含蓄内敛的传统民乐演奏,中国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被拓宽了。新民乐带给人们听觉和视觉上的新感受。
很多民族器乐曲具有西域风格,例如二胡曲《牧羊女》、扬琴曲《美丽的天山》、琵琶曲《松我一枝玫瑰花》、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等。这些乐曲的创作均以西域风格的音乐为素材。
(三)民族器乐曲与流行元素的高度融合
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员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著名院校,她们演奏的乐曲大多数改编于流行音乐。如《笑傲江湖》《茉莉花》等,我们在听许多的流行音乐时可以发现其在配乐上都使用了中国民族特色的乐器,又比如一些经典传唱的流行歌曲《我在在乎你》《甜蜜蜜》等,其中就都用到了二胡,古筝等民族乐器,当然这些也算的上是半个民族器乐曲了,使其旋律优美,韵味悠长。
流行元素是当今社会在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下产生的派生物,虽然它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逐步取得了乐坛的主流位置,民族器乐曲与流行元素的融合、互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有着其必然性。流行元素应该更具有精神内涵,民族器乐曲则要有时代性,只有互相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国的音乐才能在世界乐坛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苏春敏.中国传统民乐发展走势的构想——由“女子十二乐坊”音乐现象引发的思考[J].苏科技学院学报,2006(03).
[2]王娜.走向流行的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3]姚展雄.女子十二乐坊走红启示[J].中外文化交流,2004(05).
作者简介:
王玮,讲师,现任教于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为乐队与合唱团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