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石窟造像世俗化研究

2016-07-12 08:54冯春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400715
大众文艺 2016年5期
关键词:世俗化

冯春雷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400715)

巴中石窟造像世俗化研究

冯春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400715)

摘要:巴中石窟的开凿始于梁魏,兴盛于隋唐。自初唐起,巴中石窟的开凿、建设就已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巴中石窟的世俗化表现主要体现在石窟造像题材、造型、服饰风格上。早期巴中石窟严格按照佛教经书典籍为蓝图,唐中叶时期,随着各地文化、贸易来往频繁,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也逐步受主流社会的会、历史、经济、文化所影响,完成了世俗化,形成了佛道儒三教并存,宗教世俗相辉映的局面,石窟造型与服饰风格也体现了世俗的主流社会价值观与审美观。

关键词:巴中石窟;造像;世俗化

巴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市内石窟分布广而形式丰富多样。巴中石窟开凿于梁魏,后经历代能工巧匠的悉心雕凿,逐渐形成如今规模庞大的石窟群。巴中石窟记录着巴中辉煌的佛教历史,承载着石窟雕刻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四川石窟乃至我国雕塑艺术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 巴中石窟简述

“所谓“巴中石窟”多系开凿于崖壁上的浅龛,实为摩崖石刻龛像,只有少数深广者稍可称“窟”,因研习旧俗,故许多时候仍称为“石窟”。”1巴中石窟以佛教造像为主,并有少量的佛道合龛造像、民俗造像等。市境内的石窟造像数量庞大,据统计,全市现共存石窟59处,500多龛,8000余身造像,多数建造于隋唐年间,宋至明清到民国亦有少量开凿,主要分布于巴中市郊的南龛、北龛、东龛、西龛、水宁寺、千佛崖、佛爷湾、龙门村、石门寺、佛尔岩等地。其中以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的石窟造像保存得最为完好,已于一九八八年一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巴中石窟造像世俗化的倾向

(一)造像的世俗化

佛教自汉代东传进入中国起,就逐渐开始进入一个世俗化、地域化的过程。巴中石窟在造像造型方面就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最初传入中国的佛教造像,是严格按照佛经中所描绘的佛像为模型来建造的,外表呈现出“梵相”。但自隋唐起,巴中石窟的佛教人物造像开始呈现出一定的世俗化倾向。

在巴中石窟中开凿较早的北龛,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隋代佛龛。如北龛01号龛,龛内雕刻有药师佛与观音像、地藏像,药师佛居中位,左侧立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居右。主尊佛像表情严肃庄重,显得神圣而有威严。右侧地藏菩萨和左侧的观音菩萨造像造型皆承继南北朝清秀、神逸的造像风格,与隋唐佛龛造像的丰腴壮美对比强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隋代的石窟造像的风格处于由南北朝的秀骨清灵、飘逸造型风格向唐代丰硕健美的风格转变过渡的阶段。

唐代是巴中石窟发展最为兴盛,开凿建设最多的朝代。唐代早期的佛像造型同隋代佛像体型修长佛像相比较,其体态更为宽厚、健壮,如西龛34号龛“释迦天尊并坐龛”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早期的风格。

自盛晚唐起,巴中石窟佛像造型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此时的佛教造像既有当时时代所共同追求的丰腴、健美的审美趣味,又平添了许多地域文化和生活的气息。如南龛第68号龛雕刻有一组“鬼子母佛”。鬼子母佛是佛经故事里的一大恶人,她自己有许多的孩子,但每天却要偷食别人一个孩子,后来在佛教的感化下弃恶从善,变成了专门保护和保佑小孩的佛。在龛内我们看到,工匠所雕刻的鬼子母佛是一位体态丰腴的妇女,头顶梳着圆髻,身穿长裙,戴着项圈、手镯和许多胖小孩一起盘腿而坐,显得其乐融融。“鬼子母佛”衣着朴素,形态朴实,脸型上已经完全具有汉人的特征,面部圆润,慈眉善目,完全就是一位普通汉族母亲的模样,没有丝毫佛或鬼的影子。可以看出工匠们是借普通老百姓的形象以为蓝本,用佛经故事来反映世俗生活的情趣和教化人心。又如南龛的第116号龛有一尊脚穿草鞋的天王,这种样式的造像在全国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据说是因大巴山山路泥泞难行,所以天王就换上草鞋。天王的造型也已不同于佛教经书中所描绘的半裸,而是带有川北味道的衣冠。民俗化是这一时期的巴中石窟的重要特征。

(二)题材的世俗化

隋末唐初,中国社会正由动乱转为国家民族的和谐统一,在各方面因素的推动下,佛教在中国极为盛行。石窟艺术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巴中石窟中,最早的题材就是严格以佛教经书、典籍为蓝图,来建造西方佛国净土世界。在巴中石窟中较早开凿的西龛,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题材的石窟。西龛第37窟的西方净土变天宫楼阁,全楼阁高约两米,共三层,阁上雕刻有供养菩萨、供养人和伎乐飞天,雕刻精美而写实,是初唐建筑风格真实的再现。随着商业的兴旺发展,各地之间文化、贸易来往频繁,北方石窟艺术风格的传入巴中,使巴中石窟的创作题材受到北方石窟艺术的深刻影响,许多题材已经不再按照佛经故事中所讲的去雕刻,而带有明显的北方石窟风韵或巴中本土的特色更。例如西龛61号的千佛龛。千佛龛是由许多的小佛像组成的小阁楼,是唐代时期北方石窟中多见的题材。又如南龛的双头瑞佛,佛像有两个佛头,这种题材的佛像在中国极为少见的。双头瑞佛是以故事教化人们心诚则灵。

“宗教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宗教要存在下去,就必然要与世俗社会相调适,而在这种调适过程中,宗教及其宗教艺术就要接纳世俗的内容,在有些时候甚至宗教与宗教艺术还对社会的世俗化起到某种推动作用。”2巴中石窟全面展现了佛教和中国社会相调适的画面,也正是佛教的世俗化推动了巴中石窟的持续发展。

(三)服饰风格的世俗化

巴中石窟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在佛教服饰上也有所体现。服饰是社会大众审美的体现,巴中石窟佛教造像服饰总的来说呈现出多元化,并不同程度的打上了社会审美趣味和本土艺术特色的烙印。在盛唐以前,菩萨多袒露上身,配饰多为项圈、手镯等。如水宁寺01号药师佛菩萨,主尊身形挺拔、健硕,颈上有三道纹,双耳垂至肩部,身披袈裟,裙长至脚背,宝带束腰,衣纹线条简洁而流畅,简单朴素的装饰带有唐初的气韵。又如水宁寺02号龛的供养菩萨。此尊供养菩萨的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侧壁的供养菩萨梳双分发髻,内穿圆领衣衫,外穿广袖衣,双手捧钵于胸前,衣着装束就如同当时宫廷侍女一般。到了盛晚唐之后,观音造像的服饰风格逐渐变得装饰繁复和绮丽。在巴中石窟佛教造像服饰中最为精美华丽的要数观音菩萨造像服饰了。南龛87号龛的观音立像就是典型的代表。观音菩萨有内圆外桃形的两层头光,双耳肥大垂肩,戴手镯,镯上镶嵌有宝珠,项戴三排璎珞下垂至脚踝,上身斜挂络,下系长裙,裙纹贴于双腿。从服饰造型由朴素到繁复,由胡韵到汉韵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经济实力的和工匠工艺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

三、造像世俗化的成因

“在宗教雕塑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思想,大体可划为三种,即魏、唐、宋。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以二者胜”。3这正好总结了巴中石窟的特点,世俗化一直贯穿其中。

佛教造像艺术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就不断被中国本土文化所同化,佛的神圣性逐渐被消解,神与人之间的距离已不再那么遥远。佛像的世俗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都有着重要而密切的关系,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佛教的教化作用被当时的统治者所看重,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佛教被统治者大力推广,佛教得以在中国迅速发展。隋代的两位皇帝都信仰佛教,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兴建寺庙和石窟造像的局面。唐代的帝王中,除武宗外,其余皇帝均对佛教持支持的态度。巴中石窟隋唐造像居多数也印证了隋唐时期佛教在当时的辉煌历史。这为石窟艺术的从单纯模仿、再现到世俗化、本土化提供了可能。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初国家安定统一,经济快速的发展,文化相互交汇,新样式和新技术的进入使石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巴中石窟的世俗化进程。

(三)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对佛教造像世俗化进行了推动作用。巴中石窟佛教造像的崇拜者和欣赏者的大多数是平民百姓,工匠们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就按着大众的审美需要对石窟佛教造像进行改造,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

四、总结

巴中石窟佛教造像中,创作了许多带有巴蜀地域风情的精美佛像、佛龛,这些佛像、佛龛是世俗美的典范。通过对这些佛像的研究,我们看到了巴中石窟佛教造像的演变史,显示出当时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劳动人民强大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力。巴中石窟是我国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雷玉华.程崇勋.巴中石窟.巴蜀书社,2003,02页.

[2]蒋述卓.宗教艺术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178页.

[3]李泽厚.《美学四讲》 [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02页.

作者简介:

冯春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2014级艺术学理论(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世俗化
“世俗化”转型与晚清知识分子的道德变革
土耳其18世纪以来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艺术鉴赏话雕塑
从“禅宗”到中华阐释美学中的伦理文化研究
悲剧观念的复活与重构
从唐传奇《柳毅传》看元杂剧《柳毅传书》的世俗化转变
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建筑的世俗化
“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