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源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生活化元素的创新设计教学实践
朱源
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联,在生活情境之中蕴含有诸多的生活物理知识和现象,需要我们发现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并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和规律,在高中物理生活化元素充分挖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并培养物理生活化情感,提高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综合的辨析能力、创新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元素;创新;实践
在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知识体验和感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从日常生活元素入手,用生活现象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对于生活物理元素的兴趣,并以从下物理生活化教学设计中得到启迪:
案例1:“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这属于高中光学知识部分,它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体验和感知,在生活问题的疑惑中进行探究,寻找生活中隐含的物理折射规律和原理,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将知识与生活化内容相衔接,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采用适时引导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示例中得到物理知识的启迪,培养学生发现生活问题、分析生活问题、探究生活问题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测定玻璃砖以及水的折射率。
教学引入:让学生回想用叉子叉鱼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这个经验的学生可以进行模拟叉鱼,将水槽之中盛满水,在侧面固定一条小鱼,让学生模拟用细杆叉鱼,然后再让学生转换用激光笔射击小鱼,谈下生活感受。
学生回答:由于小鱼固定在侧面,虽然可以看到,但是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实际接触到小鱼;而激光笔则可以沿着看到物体的方向去直接照射。这是为什么呢?
进入演示实验教学:用激光光学演示仪进行光的反射演示实验,学生看到光的反射现象,可以将旧知与新知相联,经过观察后看到有一部分光线回到空气之中,另一部分光线进入了半圆形玻璃砖之中。
教师解答这个现象的物理原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1)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空间位置关系如何?当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时入射角为多大?折射角为多大?(3)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怎么变化?
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端,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折射率的概念,让学生选取生活中的器材,如:水槽、激光笔、量角器、计算器、刻度尺等,测量生活中常见的水的折射率,有的同学采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有的同学将“角度”测量转化为距离测量,经过学生的分组生活实验,得出水的折射率为1.33左右。
最后,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光的折射知识原理进行生活的应用迁移,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且提出一个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放大镜,那么想要放大书本上的字,能够有什么办法呢?学生在学习了光的折射原理之后,将知识与生活应用相联,思索后回答:可以用水珠、猫眼替代放大镜,使学生将物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应用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创新能力。
案例2: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入“多普勒效应”的物理教学
播放视频短片:汽车奔驰后我们所听到的声音、火车疾速飞驶后我们听到的声音。
生活小实验:选取学生所熟悉的无线麦克风,将它靠近或远离静止的蜂鸣器,音响会发出不同声音的改变;还可以做一个小实验,用蜂鸣器沿光滑的丝线快速滑动时,频率的改变状态,让学生回答:你们听到的声音在蜂鸣器动起来之后与静止时有什么差异?
在上面的生活化元素的物理实验中,我们将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下,让学生自己观察生活现象,思考生活现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和感悟,在既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之上,进行对生活元素中内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把握物理原理和规律。在进行高中物理生活化元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物理教学知识的需要入手,不能实施统一化、简单化的教学手段;(2)要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元素,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恰当的生活化素材,则不要过于强调。(3)要尊重学生自主的生活经验,要根据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不能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成人化的生活经验替代学生自主的生活经验。(4)不能停留于生活实际场景,要进行生活中物理元素的开创,要让学生明晰生活中的元素内含有物理原理和规律,但是,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的观察、分析、探究能力,要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提炼、升华,才能超越生活环境和经验的束缚,实现知识的创新认知。
参考文献:
[1]向东.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探究[D].扬州大学2013
[2]余沐诤.生活化情境教学促进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