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能力:E时代的E教师

2016-07-12 06:43:38府婷玉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时代

府婷玉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

信息化教学能力:E时代的E教师

府婷玉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

21世纪网络科技的崛起带来了网络文明时代——E时代。E时代的存在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幼儿教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E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迁移、融合、交往、评价、协作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满足E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需求。

E时代;幼儿教师;教学能力

计算机的发明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标志着世界已经进入了崭新的E时代。E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才能应对变化,提供优质的E时代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起点的幼儿教师也理应具备E时代要求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满足幼儿学习需求。

教学能力是幼儿教师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幼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了教学迁移能力、教学融合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协作教学能力[1]。在E时代的背景下,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五种子能力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一、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是教学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迁移能力一方面指将外界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储备中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指将自己缄默的知识转换为教学行动的能力,也就是教师自我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E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日益更新的各类知识不断涌现,学习知识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的固定活动,只有终身学习的做法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教师更是应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中,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教师除了通过传统的途径,如:培训班、书籍、讲座等获取知识,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比如网上学习课件、论文数字资源库、手机APP教育软件等等,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的浏览信息、学习知识。

E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具有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更应该具有运用知识于教学实践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自己懂知识还要会教知识,教师应该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学习特点,根据不同领域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更好的获取知识。

二、融合能力

E时代背景下的融合能力关注的是将媒体技术作用于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将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活动运用的主要是黑板、图纸等教学工具,而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被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如:PPT、动画、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等,这些新颖的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故E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基恩的媒体技术知识和素养,拥有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的能力。

此外,由于一些媒体技术在设计开发时并没有考虑幼儿教育的具体教育情景要求,有些媒体技术只有教育的潜能,有些甚至是不适合用于幼儿教育,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将媒体技术引进教学活动时,拥有对媒体技术资料二次开发的能力。教师要掌握媒体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了解媒体的一般特性和具体操作流程,并结合幼儿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在教学活动中引进媒体技术,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2]。

三、交往能力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面对幼儿,还要面对家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交往能力关系着教育能否顺利的实行。

从教师与幼儿的角度看,交往能力是指教师和幼儿在生活和教学情景中,彼此交换思想与感情,促进师幼间交流和沟通,以实现幼儿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能力形式。在传统的师幼交往中,教师往往以强势的姿态主导幼儿的学习生活,幼儿的想法却在教学活动中得不到体现。E时代的幼儿教育则更强调师幼平等,以幼儿为中心的师幼交往,教师应该倾听幼儿的思想,关注幼儿的情感,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姿态促进幼儿的发展[3]。

从教师与家长的角度看,交往能力是指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使家长信服、尊重教师工作,从而辅助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能力。E时代的幼儿教师更需要拥有与家长沟通交往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群、家校路路等现代通讯方式增进与家长的联系,交流教育问题,分享教育故事,从而让家长了解、支持教师的教育工作。

四、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学习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调适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幼儿的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E时代的教学评价能力,更强调的是一种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也就是教师运用一些测量量表、统计软件等信息化处理方式来评价反思教学情况,比如,教师在评价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况时可以采用弗兰德斯观察表,在评价幼儿游戏情况时可以采用事件观察法等等;教师在处理观察、测量信息时则可以实用NVIVO、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

五、教学协作能力

E时代的教育中,教师需要发展信息化的协作能力,也就是利用数字化网络资源与同事、专家合作,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支持幼儿有效学习的能力。过去,教师与同行业的专家、学者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线下交流,如专家讲座的方式,但传统的交流方式由于时间、地点的局限,往往不能让教师与专家学者有更深入的合作交流。如今网络发展,给予了教师更多与同事、专家交流合作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交流平台,阅读同行业教师的博客、参与微信教育群的讨论、发微信状态寻求帮助,甚至通过视频电话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网络技术带来的E时代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在E时代的背景下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应的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唯有掌握E时代背景下的教学能力,正确的在教学活动中使用E时代的科技,才能成为E时代合格的E教师!

[1]王卫军.信息化教学能力:挑战信息化社会的教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

[2]杨洪琴.信息化时代下幼儿教师媒体素养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

[3]游玲.e时代e教师[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

府婷玉(1992-),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毕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时代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HANDS OFF THE WHEEL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