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华,赵 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陕西 西安 710055)
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由文华,赵 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陕西 西安 710055)
本文以分析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系的意义为切入点,研究与文化大发展相协调的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系的构建,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提供理论依据,并从体育设施条件、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等方面提出体育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途径,以使人民群众普遍享有体育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体育文化;目标体系;终身体育
历史的进程证明,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是根基和内核。而体育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其文化属性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曾指出:“体育工作实践要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融入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大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对终身体育而言,体育文化也已然成为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之一,而体育文化目标体系的构建,对满足人们体育文化需求,促进体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1 有利于加快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继《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之后,2016年6月,国务院又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以此作为“十三五”期间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在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的作用。”其涉及到的健身场地设施、公共服务体系、运动技能、体育素养等,涵盖了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可以说,体育文化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它也为全民健身服务。受体育文化的影响,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它要求人们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掌握体育锻炼的一技之长,为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打好技术基础,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体育文化也使得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营造全民健身的体育锻炼氛围提供有利条件。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如此坚定的表述,透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健康全覆盖的决心。讲话中总书记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这一“全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工程,必将为民众带去更多、更广、更公平的健康福祉。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1.2 有利于完善体育文化建设,提高体育文化建设水平
体育文化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精神面貌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体育是开拓精神、顽强拼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等的具体体现,这是其他制度、法规无法替代的,既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强调“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因此,构建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不仅仅是加快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完善体育文化建设、提高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体育文化的内涵,一方面可以提升体育文化的层次和品位,另一方面也能为形成和谐而富有生命力的特色文化提供经验和理论基础。
体育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简便和有效的方式,它极大地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又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既是民生幸福的组成部分,又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既是全面自觉、自强,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体育文化已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是提升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发挥体育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崇尚运动、追求健康、形成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环境的重要载体。
2.1 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5年11月3日发布。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的重视及人们对体育和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体育文化在文化现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新的社会背景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既有的体育发展状态,以期发挥体育在我国文化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将体育自身提升到一个新的文化高度。以体育文化内涵建设作为提高民族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动力,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可以说,没有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因此,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建设应符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
2.2 体育文化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不高,国民体质尤其是学生体质水平较低,高水平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程度不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发展观念落后和体育文化建设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应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系,以此来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体育促进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和功能,让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并通过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以及有效的实现途径探索,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2.3 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长,而今现有的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场地设施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因此,在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即一切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为价值取向,一切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谐体育文化氛围为衡量标准,一切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素养为发展目标。因此,构建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系势在必行,它不仅符合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更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的“民心所向”。
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由外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内层目标构成。外层目标即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层面,它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其包括体育场馆、体育用品等与体育相关的物质实体及体育健身技能的培养;中层目标即体育文化建设的体育制度建设及体育组织文化层面,体育制度建设是社会体育的综合形态,具体表现在体育政策、制度、管理体系等,其适用于组织内部外加的行为规范,通过约束、引导人们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体育组织文化也属于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层文化;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层目标即体育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它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本质和核心。例如,培养人们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使其形成积极的体育锻炼习惯,不断提高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由表及里、由内而发地环环相扣、互相支撑的体育文化目标体系的构建,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育文化的独特功能、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紧密相连,逐一实现。
4.1 改善体育设施条件
实现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育设施条件的改善是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人均场地面积达到2m2。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省、市、自治区的分目标的支撑。人均场地面积扩大,体育设施条件改善,基本运动技能掌握,才能为组织、制度文化目标和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使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体育文化总体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4.2 发挥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
现代体育文化建设目标的教育性已经不仅仅是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也在于培养人竞争意识和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正确对待输与赢、成功与失败,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还在于通过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竞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并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体育组织制度文化显而易见的价值所在。
4.3 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社会文化的功能,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影响下,共同创造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更需要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的支撑,通过对体育文化建设氛围的营造,确定符合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以切实可行的实现方式方法,使得人们养成自觉进行科学锻炼的风气,进而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使社会成员沐浴在良好的社会风尚中,促进形成积极稳定的价值观,使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
在人们对体育文化产生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同时,我们的制度环境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健康中国”的如此重视,那么在今后国家体育政策、制度的制定中,必将对体育予以更多的注意力分配,使体育制度取得更多的合法性机制和资源配置。只有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的规范,我们的体育文化活动才能健康、有序地开展,这样才有可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有了政策、制度上的保障,我们的体育文化建设才能日益完善,体育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速。这对提升国民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水平、构筑终身体育物质基础及进一步规范“终身体育”的组织形式、培养“终身体育”理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体育文化目标体系的构建,能够真正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终身体育目标。
[ 1 ]刘鹏.大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J ].求是,2012(4).
[ 2 ]邵锦梅.体育文化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
[ 3 ]冯建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迈向体育强国——在全国体育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体育文化导刊,2011(8).
G80
A
1674-151X(2016)11-00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1.005
投稿日期:2016-09-25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P022)。
由文华(1967—),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建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