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板厂峪打造长城历史文化体验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2016-07-12 08:14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066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砖窑窑址秦皇岛市

马 猛 (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 066000)

对板厂峪打造长城历史文化体验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马 猛 (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 066000)

板厂峪大遗址文物遗存众多,类型丰富,尤其是长城资源丰富,保护利用长城资源,挖掘长城历史文化,发挥文物资源服务社会的功能。

长城;文化;保护;利用

一、板厂峪概况

板厂峪大遗址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距北京280公里,距承德200公里,距秦皇岛市区35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区内基本由低山、丘陵和溪流谷地三个地貌单元组成,是柳江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柳江国家地质公园的缩影。大遗址区域内有明代长城,大多在明万历、嘉靖年间兴建或复修,是明代石门路辖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底长城普查过程中,在板厂峪长城脚下发现了全国罕见的长城砖烧制窑,截止到目前共发现各类窑址200余座,其中有砖窑、灰窑、瓦窑、制石厂窑及炼铁炉,同时发现石炮库、硝石库、火药库坑、陷马陶筒坑、铁蒺藜阵地等文物遗址,还发现大量明代兵器、筑城工具、石雕刻等文物遗存。周边还发现了天然寺、马神庙、明代城堡、明代墓葬、明代民居等大量的遗址遗迹。1982年,板厂峪长城、板厂峪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板厂峪长城窑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板厂峪长城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情况

(一)板厂峪长城

据史料记载,长城为公元1568年(隆庆二年)戚继光上书修蓟镇长城,1571年(隆庆五年)初成,万历年间续修。板厂峪出土的长城界碑证实东线、北线、西线石筑砖包长城竣工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板厂峪长城长约18千米,共有长城敌楼61座,是秦皇岛境内最为雄伟壮观的一段长城。敌楼建在山地长城之上,平均每200米一座敌楼,其分布密度之高,为长城沿线之少见。敌楼形制多样,如244号敌楼,即六眼楼,北侧有6个箭窗,亦为少见。这里的每一座敌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如陈家楼、许家楼、媳妇楼、穿心楼、大尖楼、小尖楼等等,蕴含了许多历史事件、故事传说等内涵。

(二)板厂峪长城窑址群

板厂峪明长城窑址群距长城仅500米,长城砖窑群为主要部分,是在2002年秋长城文物调查中发现的。通过初步勘探,砖窑群分布为面积达2200多亩,窑形分为龙窑、马蹄窑和牛角尖窑等。板厂峪砖窑群中有80%的窑有砖,其中每座窑存砖5000余块。这些砖根据功能分为砌墙砖、地墁砖、滚水砖及各类异型砖等等。2003年7月,河北省与秦皇岛市组成联合发掘队,正式对秦皇岛市抚宁县板厂峪明代长城砖窑群进行发掘。截止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存有各类窑址分布四处:高家坟一处约有50余座砖窑,后堂大地有110余座砖窑遗址,白幕炕现发现12座砖窑,东沟大地现发现龙窑8座,瓦窑遗址在蚕务处发现3座,灰窑遗址在郑孟洞发现4座。同时发现石炮库、硝石库、火药库坑、陷马陶筒坑、铁蒺藜阵地等文物遗址,还发现大量明代兵器和筑城工具。根据现有文物遗址、遗存、遗迹的种类和数量的分布情况,据此推测,明长城窑址群所在的板厂峪一带是明代重要的兵器制造、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和后勤保障的重地,堪称一个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长城砖窑遗址数量最多、保存现状最为完整、文物遗存的种类最为丰富、文物遗迹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明代长城大遗址保护区。

(三)板厂峪塔

板厂峪塔为六角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下有石砌六面塔基,塔身有佛龛,上有砖雕斗拱,佛龛上有飞天砖雕残迹。檐部有砖雕檐飞,丛二层到七层均为叠涩檐,塔刹部分为铁刹宝珠,瓦当为具明代显著特点的虎头纹瓦当,天然洞口为砖拱,砖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9厘米,基本和明代长城砖规格相同。古塔布局合理,造型优美,朴实庄重,对研究明代文化和建筑风格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四)板厂峪堡古城

板厂峪堡古城现为驻操营镇板厂峪村,古城坐落在板厂峪东沟村南500米处西山脚下,北距长城老边1.6公里,西距长城1.25公里,经勘察,板厂峪堡古城现有三处明代古城遗址。分别是明代城堡东城遗址、明代城堡西城遗址、明代城里堡遗址。三座城堡遗址犹存,东沟堡部分墙体和城门仍在。城堡具有一定规模。据史料记载,板厂峪堡古城建于明万历年间,城高1丈5尺,周长92丈4尺,设南门一座,门上建楼,明代时居住32家。至清光绪年间,原城已废弃不用。现古城南北中轴线长120米,东西轴长100米,周长440米,四周墙体尚留部分残迹,东墙残宽4.4米,高1米到4米不等,东侧发现一门址,残宽2.2米。在明代城堡古遗址内外,发现3处完好明代民居,以及16处寺庙古遗址,出土完整碾子42个,石磨18盘,小磨53个。

(五)长城陷马坑遗址

长城陷马坑群,分布在板厂峪西峪南线早期长城北侧,一条山间沟谷西侧的一片开阔地中。距城墙有城壕相隔,约40米。陷马坑群依“品”字形或网络状密集相连分布有300多个陷马坑。每个陷马坑长约3米,宽约2—2.5米,呈矩形,由石块垒砌而成,深约70公分,陷马坑之间石墙宽约0.9—1米。陷马坑绝大多数保存完好,未受人为破坏。坑内曾多次出土保存完好的铁蒺藜和陷马陶筒。陷马坑,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规模如此宏大、保存如此完好,为国内罕见。

(六)其他遗存

板厂峪还保存着石雷、石炮库遗址,明炼铁矿遗址5处,打造兵器铁炉遗址8处。吊桥一座,为修长城时运砖、条石、石雷、石炮等运输的主要通道。此外,近年板厂峪长城周边发现了大量的长城兵器、生产生活用具,目前已形成长城文物展览馆。

三、打造板厂峪长城历史文化体验基地的设想

板厂峪蕴含着大量的长城历史文化资源,如何进行保护与展示利用,目前,板厂峪长城一期、二期维修工程已经实施,以长城、窑址群为核心,打造长城历史文化体验基地已具备基础。长城历史文化体验基地,主要依托原有的“一轴、两日、三区、四防、五点、六绝”进行设计。一是以“一轴”为中心在道路两侧增设文化指示牌,打造长城保护及长城四季风光宣传画为主题的“长城文化长廊”。二是以“五点”为主体的长城景点,根据明代长城砖窑遗址、陷马坑遗址及长城沿线抗战事迹、遗存,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古长城烧砖技术学习区”“军事文化主题广场”“三县遗址情景再现”等板块。三是以“六绝”为主体打造“露天长城博览园”,在相应的位置配备石刻解说牌。长城遗址诉说历史沧桑,长城碑文展示每一座城、每一块砖石的内涵。

通过长城历史文化体验基地的打造,既打造了宣传保护长城的环境,有通过对长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利用,促进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使长城资源的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猜你喜欢
砖窑窑址秦皇岛市
河北省秦皇岛市扎实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于广明作品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最后的砖窑
上期回顾
最后的砖窑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福建泉州辽田尖山、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