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教,做中学

2016-07-11 13:33顾秀群
考试周刊 2016年51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小学语文

顾秀群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紧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让生活真正走近语文课堂,让语文在生活的土壤里静静成长。

关键词: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小学语文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应该分为三件事,只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来做来学,方是实学,将“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在对中国教育进行改造的实践中,吸收了古今中外教学理论的精华之后所创立的一种先进教学理论。

一、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教学必先有手和脑的结合与思想和生活的合一,换句话说不单是要‘劳力,同时也要‘劳心。”这正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与其生活教育课程及教学组织形式相一致的。

“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来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根据实际应用来定。其中“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就是“做”。老师要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进行教学,学生要根据实际运用的情况进行学习。陶行知先生提出,从老师对于学生的角度来说,如何做就决定了如何教。从学生对老师的角度来说,如何做便决定了如何学。老师应该在教学中融入实际应用,学生应该在应用中体现学的重要性。只有老师将教,学生将学的核心都放在做上,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三者合一。

语文来源于生活,“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就是建立在实际生活基础之上的。而且,语文知识处处与生活相联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尤其是小学生经历的事情比较少,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更应该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课外参与活动。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运用

(一)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生动而又形象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我用一个谜语导入该课:春夏着绿衣,秋到穿红袍;风卷林中树,欲吞十棵苗。打一树叶名,谜底是枫叶,引导学生秋天枫叶红了,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了,从而引出课题《小动物过冬》。接着,课件出示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是谁,并与它们打打招呼,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有了生动有趣的导入,学生很快就能投入课文学习中。

(二)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指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让师生积极学习相处、和谐愉悦的课堂状态,学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只有学生积极配合,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表演。通过伯诺德夫人一家跟敌人智斗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空的鸿沟,理解、领悟了他们的机智勇敢,同时获得了情感的陶冶。

又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前表演故事情节。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并能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加以发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比我们平时的说教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要好得多。

(三)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际应用,因此语文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相联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教师再联系己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课文内涵。例如在学习像《有趣的发现》这一类科学类的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达尔文是通过“质疑——观察——比较”的方法,最终得到答案,这样使得学生不仅得到生活的体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另外,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同桌之间演一演,再请个别学生到讲台上演一演,由点到面,给予孩子充分实践的机会,直接把课堂变成舞台。同时,紧紧围绕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把“做”渗透到学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四)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的,因此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留心观察。课文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在学教材,更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

如在教学一年级《秋游》这篇文章时,我通过媒体的演示和动情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秋游的快乐,并组织孩子一起到操场上,让大家寻找秋姑娘的足迹,并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和文中的小伙伴一样,躺在草地上,对着蓝天喊上几嗓子,孩子们高兴坏了,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谈谈感受,他们有的说:“秋天来了,小草穿上了黄毛衣。”有的说:“我很快乐,我对着白云喊你好吗?白云笑眯眯地看着我。”接着我让孩子们朗读这篇课文,孩子们动心动情,秋游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因此,语文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在生活的土壤中静静成长。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有伟大的指导意义,他“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立足生活,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教学做合一”,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5.

[2]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类文集[D].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1.

[3]徐莹晖,王文岭,等,主编.陶行知论生活教育[D].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4.

[4]阮兰妮.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2010(9).

[5]金勇.试论“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09(7).

[6]肖周长.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时代教育,2013(20).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小学语文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