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生伟 杜文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儿童享受脑力劳动的欢乐和学习成功的快乐。”顾名思义:学生的脑力劳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这是他的精神生活、他的内心世界,忽视这一点会导致悲惨的结局。孩子不仅仅在认识和掌握材料,而且还会对自己的劳动有所感受,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发表个人的看法。”然而我们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的理解则为: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数学这一科又相对枯燥,小学生则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教师就要优化教学,构建乐学课堂。现将课堂教学几种常用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情趣导入是构建乐学课堂的起点。
在数学课上,我一贯支持“激情导入”这种引人入胜的导入新课,常用的方法为故事、游戏、谜语、质疑、竞赛以及最近发生的新闻。如:四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2、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孩子们的心立刻就投入到优化烙饼的过程中,好的心态,就会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乐在其中。
二、情趣探究是构建乐学课堂的过程。
探究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运用,是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如果教师组织的不好,课堂好比死水一潭,学生蔫头耷脑,没有激情。即使机械地接受新知识,也没有理解,很快就忘记。然而一堂好的数学课需要情趣探究,如: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时,学生动手操作。(1)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学生在用实物进行操作性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把情感投入到课堂中去,乐在其中。
三、耐人寻味是构建乐学课堂的结果。
精彩的结尾有助于巩固、强化教学要求,耐人寻味,给人一种完美感,良好的结尾能给学生留下无法忘怀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有趣的结尾。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巩固练习教材内容后,让学生用火柴棒摆一个长方形,(设疑时,最少用几根?最多呢?)根据班级情况。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寻找教室内的长方形的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多。教室里看似杂乱无章,实际孩子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小学数学课中,突出“乐”字,乐在其中,构建乐学课堂,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小学数学的魅力,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成,课堂上我慎记于“乐”是乐于接受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数学思想,绝不是为“乐”而“乐”。构建乐学课堂内涵十分丰富,这只是在我们教学生涯中的点滴发现。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是与时俱进的,但构建乐学课堂的,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