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施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都要从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出发。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语文教师就必须创设实效的教学环境增进教学效果,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实效性
一、实效性教学环境
教与学是教学的两个基础环节,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直接决定教学实效性的程度,而只有实效的教学才有意义。才能更好地生成和促进教学的实效性。这种环境即有效教学环境。
创设实效:首先铲除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即使有一个严厉的老师,也会有个别学生表现不佳。再有效的课堂制度,也是被动的,调动不起主观能动性,实效性就差,教师不仅要熟知这些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更要分析各种不同行为的动机,惟其如此,才能公正、合理地处理好各种行为,从而保证课堂的整体效果。
其次是创造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学习活动。课堂呈现有趣的、良好的内容,利用各种学习诱因,并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已有水平,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教学目标,还要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还要对学生激励使他们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实效的学习环境。
二、创设实效教学环境的方法
(1)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除掉荒地的杂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种上谷物,要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例如,小学语文《充气雨衣》,单独用一节课总结并学习其精神实质,我是这样开场并组织的:“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于是,同学纷纷举手想动手做一做。这样,利用动动手画一画做课节开头,使全班同学都很快进入了学习的氛围。而后,学习本课,看看小林是怎么做的。”学生们不仅努力地去看,而且写自己的感受,并检查了自己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最后,这节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了。我通过营造了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运用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方式干预和制止个体行为
一个班级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整体效果是良好的,只是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使自己的行为失控,进而影响其它同学正常学习。例如,当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布置课题时,有两个学生当剪刀布,教师可以利用周会时间直接对他们点明行为的错误性,以使他们自觉。当教师讲课时,有学生擅离座位,并影响到其它同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出其错误,并要求其放学后在家以日记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的行为,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非语言暗示是间接干预和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方式,通常是教师利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出提示,如手势、一个眼神等。当两个学生交头接耳时,教师可以一边继续讲课,一边走向他们;当有学生精神不振,或打盹或发呆时,教师可以提高嗓门,有意识地对着他们讲课,或故意读错,学生就会及时纠正;当大家都在激烈讨论问题,而有两个同学在消磨时光时,教师可以将手搭在其肩上,检查他们已有的结果并加以鼓励,再作出下一步思考的提示。这些非语言暗示都明确地传递了一种信息:“我看见你在做什么,我不喜欢你这样,快回到学习上来。”其优点是不需要打断课堂教学的进程,就能让学生从短暂而不严重的不良行为中走出来,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以热情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当学生的成绩因某种原因而下滑时,学生会焦躁不安,特别会在意老师对他(她)的评价。久而久之,班级的学习气氛就会慢慢消失,许多人就会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惯,生成恶劣的学习环境。究其根本,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切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加以激励。事实上,即使教师足够细致,也不可能发现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以充足的精力、足够的热情、独特的感染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与重视之后,他们才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达到预期的实效性。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觉醒,那无疑是理想的方法之一。它对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贯彻素质教育,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对于课堂沉闷气氛的改变都有一定的好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与进取,不断地积累,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周林 《快乐阅读》2013年 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