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

2016-07-10 00:30邱凯祥
教师·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道德交流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需要生活资源和生活实践的支持,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主张在最贴近人性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和情感的自我认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一、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态是接近自然的一个状态,生态课堂也是营造一个符合人性、贴近生活的环境,通过文化的熏陶和开放化的交流,循序渐进地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小学阶段是品德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小学教学中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专门对学生实施教育。传统的教学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传递更多的道德理论知识,灌输得知识量越大,学生知道的就会更多,道德水平也就更高。但是从教学成果来看,小学生能够说出中国的传统美德,而行为上却没有践行,甚至适得其反。这样的课堂是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学生处于无声的被动状态,与人本性中所需要的交流和交往是相矛盾的,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理论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将道德文化看成一种记忆知识而非信仰,学生可以熟练地背诵理论内容,却没有心理上的认同感。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正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思想的动向,主张基于学生的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情感展开互动交流,真正使内容呈现生态化的特征,真正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

二、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的必要性

1.促进学生对道德理论知识的认同感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相对贫乏,需要优秀道德理论和是非观念的引导,但是小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学习是需要激发学习热情的一种主动探索,是需要倾注情感的一种理性批判,是要与已有的思想观念进行碰撞,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怎样的内容,学生会倾注情感去思考,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激发一方面是要学生认同其必要性,另一方面是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同的解读角度。在教学中能够实现这两方面内容的,一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熟悉的思想和内容出发向新内容过渡,新旧知识的嫁接激发学习的矛盾性;二是学生的过程参与性,“灌输式”的教育将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注重输入不注重吸收,学生只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课堂上教师传递的内容完整地再还给教师,而不是真的接受并真正吸收。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和体会。

2.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式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权威性,将教师放在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教师说的话都是“真理”,教师的行为都是正确的行为,这在多元文化主张个性和解放的今天是行不通的,学生对老师的不认同,直接会对其传授的知识产生质疑,当然也不会愿意吸收和内化。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思考问题,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课堂是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学生可以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3.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

课堂上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继续学习,而生态课堂正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书,进行更多的交流,学习更深入的道德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学生品德最终的衡量和评价目标是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的提高与道德认识相关,更依靠于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实践。

三、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

1.链接生活,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中的案例都来自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具体到一个地区和一个班级的学生,又具有独特的地区差异和道德发展水平差异,故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在《祖国妈妈在我心中》的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学习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认识代表祖国的事物,而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图片、视频、人民币等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认识国旗、国徽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国旗、国徽是一个标志,祖国妈妈在我心中,绝不仅仅是对一些标志的认识。这时,教师结合学校每年一次的募捐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很大也很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代表,做的每一件好事,都是想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好。

2.挖掘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品德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品德的感悟不是来自于教材知识,而是来自生活,生活中的重要资源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源泉。例如,在《我家的日常购物》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本周小学生自己的花销不能向家长直接要,而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本周要详细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自己具体做了哪些“工作”,父母给了怎样的“工资”,自己如何支配这些“工资”。这样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了体验,同样其“小账本”也成为品德课堂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是学生熟悉的,是学生带有自我情感的一种实践,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组织对一周的花费进行讨论的活动,这对建立学生初步的理财观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互动交流,增加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是还原课堂一种自然的状态,还原学生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例如,在《怎样过暑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暑期生活计划,包括作业、旅游、看望亲人等,要求学生以彩图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给予学生20分钟的时间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启发。20分钟后,教师引导每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计划,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促进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使自己的认识更加鲜明,使自己的道德观更加清晰和积极,不求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但要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4.生活实践,扩展教学时空

生态课堂是与生活联系的课堂,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包括对生活资源的开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德育案例;另一方面则是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道德理论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环境。例如,在“争创三好班集体行动计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并确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学生的任务非常多,有的学生要保证讲台整洁干净,有的学生要保证地上没有纸片,有的学生要帮助后进生获得成绩的提高等。每一个学生都有责任,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翁。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最接近生命初始的状态,最接近生活的原有环境,是一个开放的、交流的、包容的、平等的环境,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公开地表达自己的疑惑,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批判,可以联系生活自觉进行实践。

参考文献:

[1]孙玉富.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小学品德课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3,(27):141—142.

[2]王晓华.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与生活性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67—168.

[3]邱凯祥.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J].教师,2015,(34):73—74.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道德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