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荣
近来,总有三个概念在头脑里盘旋:好教师、名师、教育家。不言而喻,三个概念的层级性是分明的,找到三个概念在教师发展坐标体系中应有的位置也是不困难的。我认为,这三个概念其实是在教师面前树起了标杆,鼓励教师有更高的目标,引导教师不断追求、不断进步。对此,我并不纠结,而且十分赞同。盘旋的不是这些,而是这三个概念在当下的实际位置和状态。
把兴奋点转移到“做个好教师”上
事实越来越清楚地告诉我们,当下,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这三者的关系,位置也摆得不太准确。因而,教师发展的战略重心与策略有失偏颇,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格局至今并未真正形成。如果不加以调整,将会严重影响教师发展,影响教师队伍建设。这绝不是言过其实,更非危言耸听。我把这些现象作了一个初步概括。
名师成长、教育家培养过热。毋庸置疑,我们当然需要名师,需要教育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得非常明确,“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唯此,才能形成“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壮丽气象。当今,名师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教育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加大名师、教育家培养的力度理所当然,无可非议。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复杂性思维范式”的思考:名师、教育家是从哪里成长起来的。答案很明确:没有一大批好教师,名师、教育家的培养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中楼阁。但正是这样的基本问题被我们忽略了,甚至被误解了,把关系搞颠倒了,总想以名师、教育家来引领、带动教师发展,而有意或无意中把好教师培养搁置起来。如今名师、教育家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温度过热。过热的另一端肯定是热度不足,抑或可能过冷。君不见,名师工作室、教育家培养工程风生水起,冠之以名师、教育家名义的展示会、研讨会、高峰论坛处处可见,有时几乎是目不暇接,而相比之下好教师的培养从区域层面来看,声息很小、很弱,大都还止于规划,“躺”在文本中,这种过热、过冷的现象必须警惕。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教师节,习总书记的讲话。他对教师的希望用四个句子来表述,每个句子的开头都是“做好老师”:“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2015年教师节习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勉励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中央把目光总是紧紧地投向“大教师”,聚焦在做“好教师”上。这绝不是对名师成长、教育家培养的否定,而是引导我们要更关注和深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做好教师更重要,名师、教育家还是要从做个好教师开始。试想当所有教师都成了好教师时,还怕没有名师的成长,没有教育家的诞生?相反,当大家把兴奋点都置于名师、教育家时,广大教师很有可能处在边缘地带,此时,还有什么名师、教育家可言?两种价值取向都是正确的,但战略重点是不同的。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否应当调适呢?是否应把兴奋点转移到“做个好教师”上呢?让“做个好教师”热起来呢?我们深以为,这是完全应该的,而且事不宜迟。
让成长、发展有节奏感,体现慢效性
我们对名师、教育家成长要求过急,而名师、教育家的培养对象本身也显得过急。以下的话语我们并不少见:一年入轨、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三年或五年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教学风格,要出属于自己的专著,而且形成自己的操作体系。这样的要求往往有“协议”之类的承诺,给培养对象的压力可想而知。正因为此,不少培养对象慢慢形成一种意识:快快成长,快快出成果,快快成名成家。在這种要求和意识的背后是“一举成名”的念头与心态。其实,这是违背教师发展规律的,往往表现为一种功利化、浮躁化、世俗化的色彩。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目的颤抖”——目的性过强,反而导致害怕以至失败;而且,这种念头和心态很有可能造成被培养教师的自恋——不认识自己,迷失自我,丢失自我。“过急”问题不防止、不解决,其结果不仅不会理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让名师、教育家成长赶快回到发展的规律上来,让成长、发展有节奏感,体现慢效性,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警惕名师成长、教育家培养中的“暴富”。我们应当让名师成长、教育家的养成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中十分可贵的元素是虚静和坐忘。虚静是我国传统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说。虚静是一种心境的自由,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创作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坐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和心态,精心、投入、忘我。虚静与坐忘结合在一起,才能进入真正的创作境界,进入创造、创新的状态。虚静与坐忘的实质是克服、抛却追求名利的私念,超越物欲与现实。这是名师、教育家必备品格和追求的心境。
其次,中华美学精神要求避免并克服“轻心”与“贱心”,要有一种“追体验”的功夫,开发想象,放弃成心;要避免“贱心”,这是一种激发和唤起生命的自主性,追求崇高,提升品位。阅读如此,教师发展亦应如此。止于效率和表面,追求所谓成果和目的,以为可以走捷径,那是“轻心”;放弃自我,追逐物欲,放弃崇高感,被利益绑架,那是“贱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才是成功的密码和境界。
最后,中华美学精神倡导文化积淀,在丰厚的文化土壤里自然生成,追求的不是快速,而是慢速,甚至是“龟速”。慢,才会严谨,才会小心,才会潜心探究、深度体验;慢,恰恰是成长的节律,大概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正是一种自然生长状态的描述;也许昆曲《班昭》里的四句唱词“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好文章在孤灯下”,正是对快速生长的拨乱反正。如果用《大学》开篇的话来质疑引领名师、教育家成长,可能是直抵问题核心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名师、教育家诞生在具有节日仪式感的课堂里
在培养名师、教育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过于“工程化”的现象。过于“工程化”,是指把培养期待过多地系在“工程”上,以至于依赖“工程”。当下名师、教育家工程是相当流行的,这里寄托着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的急切期盼,企图通过“工程”让名师、教育家培养能落地,能真正落实。这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的培养理念:打造。
我以为,对“工程”打造不能过于批评,更不能否定,因为工程打造更多的是一种制度安排、条件提供、平台搭建、任务驱动等,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动名师、教育家成长,这是需要的。对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的这一举措我们应该理解,应该感谢。但现在的问题是,“工程”、打造只是一种外部动力,非内部动力,而内部动力才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工程”、打造只是一种载体和方式,还应寻找、创造其他途径,搭建新的平台。由于这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工程”很可能演变为“工程化”,而“工程化”很有可能演化为工具化,工业制造化。若此,极有可能淡化了价值理性,强化了工具理性;淡化了文化底蕴,强化了操作手段;淡化了自由境界,强化了刻意、功利色彩,其结果目标非但不能真正达成,且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
纵览历史,放眼世界,好像还未发现有此类的培养工程,但名师、大师、教育家仍不断涌现。究其原因,我们仍是固守着工业时代的思维。对此,我们暂且不再讨论,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让培养对象既在“工程”内,又在“工
程”外。所谓在“工程”内,就是让他们借助“工程”这一平台,促使自己有更丰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审美意趣以及自由创造的心灵,转变在“工程”里的角色定位,从受训者到创造者,从燃烧物而成为点燃者,让自己心底里燃起梦想之光,而不要过多地受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发展途径的限制,采取自己喜欢、适合的方式,自然、自由地成长。
其中还有一个亟待注意的问题是,让培养对象不要离开学校,尤其不能离开課堂,永远在教育现场。我不禁想起北师大童庆炳教授。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莫言等著名作家曾是他的学生。他说:“我在4 0年的教学生涯中,始而怕上课,继而喜上课,终而觉得上课是人生的节日,天天上课,天天过节,哪里还有一种职业比这更幸福的呢?我一直有个愿望,我不是死在病榻上,而是有一天我讲着课,正谈笑风生,就在这时我倒在讲台旁,或学生的怀抱里。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福分。”这位全国名师,受到大家衷心的敬仰、爱戴,他不是诞生在“工程”里,而是诞生在具有节日仪式感的课堂里,发展在文化的认知、体验、创造之中。给名师、教育家培养对象的,也许不是一种“工
程”,而是给他一个巨大的空间、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一种宽松自由自在的体制机制,让他们自己点燃自己。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永远是可以点燃希望的田野。事实证明,对教师而言,离开课堂还有什么名师、教育家可言呢?
别林斯基曾这么谈论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是生就的,不是造就的。”生就,自然生长、生成也;造就,则是刻意打造也。名师、教育家该当“生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