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倩 张玲玲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信息及宣传已成为行业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电子互动产品的使用和发展为旅游信息化和快速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持,而全国各景区的电子商务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项目以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以降低千山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系统进入门槛、提升景区服务项目的便捷程度、提高千山风景区核心竞争力为研究设计方向进行的千山旅游电子互动项目的研究。
关键词:旅游;信息;服务;互动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281-01
一、旅游产品研发项目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为千山量身定制一套可视化的标识设计和电子互动产品使千山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也便于千山文化的发展和周边商业的蓬勃发展。
2.研究的意义。旅游信息媒体互动服务实质上是全面提升千山景区旅游的信息化水平,项目的研究在千山旅游景区的开发保护、资源整合,打造立体化、多媒体高科技旅游景区、智能景区以及整合营销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针对景区的调查与研究
1.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千山风景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旅游区”和首批十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春天梨花漫谷,一片雪白,香气袭人;夏季溪水潺潺,满山滴翠,湖光山色,变幻万千;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如喷焰的烈火,似燃烧的云霞;冬季则是玉树琼枝,白浪排空,一派北国风光。
2.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千山宗教文化历史厚重,源远流长,佛道两教共居一山“释道同源”。形成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四十余座庙宇,如同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千山的奇峰翠岭之间,构成了一幅幅隽秀的山水画卷。“有庙山安详,有道水神奇”。
3.游客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廉,过程越来越便捷,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信息的渠道以网络查找为主,占51%;其他各种非个人信息渠道的利用程度较低,分别是手机百度26%、找导游7%、旅游宣传书籍9%、其他7%得到如下数据分析。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游客上山时所到景点景区介绍一般刻在石头、石板或者指示牌上,不便于多人同时围观了解;(2)地图指示牌太过于概括和模糊,不够准确;(3)缺少为游客提供最佳拍摄点,旅游特产,特色小吃,等供应点、最佳旅游路线图等;(4)景区内的标识牌不够统一,辨识度不高,不足之处是在游览这条路线时缺少时间上的提醒、休息处的提醒、天气状况的提醒。
(二)针对景区现状进行的媒体互动服务方案
为了改善旅游景区出现的以上状况,此次创新实践内容我们针对千山风景区的相关旅游信息进行媒体互动服务设计。通过移动设备上的二维码扫描功能进行千山景区旅游互动服务。为千山景区内的旅客提供快捷、便利、及时、有趣的媒体互动服务。
1.简单、高效的二维码应用.选择二维码作为进入千山景区旅游服务手机网页的途径是由于二维码拥有它的五点优势:(1)二维码包含更多的信息量;(2)可表示图像数据;(3)二维码译码准确。二维码的译码误码率为千万分之一;(4)能够引入加密措施。二维码的保密性更好。通过在二维码中引入加密措施,更好的保护译码内容不被他人获得;(5)成本低,易操作。够提高旅客获取景区信息时的便捷程度,为旅客更好的服务。
2.多种媒体信息展示。首先,在网页的设计上,会以动态视频,活页图片代替普通文字介绍;其次,我们还会利用手机的GPS实时定位功能,根据旅客所在方位为游客提供最近的交通工具、公共厕所、商店、旅馆以及距离下一处景点所需时间、实时天气状况等实用信息,为旅客顺利游览景区提供保障。
3.提供信息互动平台。网页所提供的互动平台还可以让游客随时参与到上传游记相片,互评最佳拍摄点等交流活动中,提升旅行的趣味性。
4.媒体互动服务系统的整体形象设计。在服务系统的视觉形象上,将会统一设计元素,在设计运用上尽可能突显千山风景区的特色形象。为千山量身定制一套可视化的标识设计使千山文化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四、结语
旅游电子互动产品的开发业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许多地方都把旅游电子产品的发展当做快速提升旅游经济的竞争手段。千山旅游电子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其他城市相比, 处于相对于落后的状态。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千山旅游旅游电子互动产品开发潜力很大。千山旅游电子产品的开发应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快速发展旅游电子产品,同时旅游电子产品的开发应用也将成不可逆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李运祥.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
[2]王金伟,李丹,李勇.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9).
[3]姚国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