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
摘 要:2015年11月15日,李可染先生的作品《万山红遍》以5800万元起拍,最终1.84亿元成交。 纵观近年来李可染的作品拍卖形势,一路攀登,这样红火的行情不仅是因为他的名气大,作品数量少,最为关键的是他的作品质量高,并且带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其中他的思想和艺术态度,是其作品得以受到普遍关注和欢迎的基本。
关键词:时代精神;改革;山水画;市场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34-01
在刚刚经过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极大的变动,西方的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冲击对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考验、但也是由于这个契机,我们又在各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开拓,在如此的背景下,革命成为了社会主流,美术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揭开了新的篇章。李可染先生作为时代性的代表人物在这一时期和中国经历了一样的跌宕和锻炼,在国画山水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研究态度和特点。
一、李可染绘画特点及艺术态度
少年天资,李可染先生13岁时就师从徐州画家钱食芝,并深得老师重视。这些基本功奠定了他国画的基础。之后,在国立艺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期间,他受好友张眺的影响加入了由鲁迅先生扶持的革命艺术团体“一八艺社”,以自己的形式和方法积极参与社会运动。按照李先生的话说:“这是我一生比较重要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我开始认识社会和什么叫革命的起点。这一时期对我一生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他的内心,有一种自觉性,那就是参与社会,觉得自己对于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山河立传”是李可染先生常用的一方印,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艺术态度和主张。这与他所经历的社会变革和思想经历有关,更是骨子里的一种民族精神。他以一个劳动者的平凡本质沉潜在生活之中,体会民族与民众的思想情感,发现生活中美的情愫。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来,虽然受当时外国思想技艺的传入的影响,但其在作品中依然属于从属地位。这就是他独特的见地。他把光引入画面,在黝黑的山体之上或留白或加以色彩来表示光感,这一黑一白也正是他受西方油画影响,在中国画中加以实现的特点,更衬得山体的巍峨壮观,使山水都带有画者的气势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山水画的里程碑。
李可染先生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哪怕祖国曾使他伤痕累累也义无反顾。他曾经特意请齐白石老人题词“江山如此多娇”,他把这当做自己全部创作活动的主题。他把自己对伟大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爱恋都贯注在笔尖,倾泻于纸上。纵观李可染先生的一生,他不断深入生活、挖掘社会并立志改革中国山水画,这是一个长期的信念和目标,他在传统的基础上接受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大胆开创新路。他所画的万山红遍系列作品,一改传统山水画的黑白配,加入了大量的朱砂,这一大面积的使用,在画面上对应了诗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情境,在视觉感受上具有十分强烈的冲击性,在技法上,用墨色渲染后敷以朱砂,与朱膘、赭石色相对比,富于变化和视觉吸引力。还融入了油画的笔触和肌理,层次复杂重叠,交相辉映。然而万山红遍系列受到如此欢迎甚至达到争相竞拍的地步,绝不仅仅是因为其技法的成熟和革新,而是其背后的时代精神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红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像《万山红遍》这样纯粹的山水画作品是深入生活、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创作。以诗为题,反映了他自身的审美取向和对祖国的热爱,他看到的不仅是眼前的枫林,而是祖国众多的山河山川,在不禁赞叹的同时也陷入了祖国沦陷的悲痛,这样的情感是他们一代人的共鸣。并且以这首诗为题材,描写了新中国的发展和成立,充满了希冀和民族自豪感。既写实又写意,内涵具有无限的延伸性,对近现代山水的发展树起了一根引领前行的标杆。
二、适应理性感性并存的市场
一件艺术品的出现,懂艺术的人会从这幅作品的技法、构图等方面去分析鉴赏,然后去了解创作的背景,要表现的主题,最后分析这幅作品的价值,最后的投资收藏也是很据价值分析决定的,而对收藏的热度起关键作用的是作品是否符合当下社会的价值理念和审美理念,李可染先生的作品不仅仅完全符合这一标准,而且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具有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中西方思想技艺共存的前提下民族特点依然能够保存并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的发展一片繁盛,主流的价值观深刻的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们,然而,我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忘的是前辈的开山铺路,革命牺牲者、建设者、领导者的前赴后继,李可染先生的这一系列作品符合现如今的价值观,并能够积极地引导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建设。基于此,李可染先生的作品不但在充分抒发自己艺术态度和心志的基础上,技法方面得以改革发展并得到人们普遍认可,而且在情感上也同样能引起观者共鸣。所以,立足长远,由于对李可染先生作品的充分认可和作品的“货源稀缺”,他的作品在市场上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和投资潜力。
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态度和自我价值定位令人赞服,在与新中国共同经历跌宕之后也如新中国的发展一样向光而生,所以我们更该看到他作品在市场上的炙手可热态势背后作品本身的时代意义和精神内涵,加强自身修养和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创作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
[1]刘文洁.百年山水之窥——李可染、陆俨少比较[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2]罗扬.浅议目前中国艺术市场艺术品拍卖价格的影响因素——以李可染《万山红遍》为例[J].大众文艺,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