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表演实践探讨音乐表演形体与舞蹈教学改革

2016-07-09 17:04石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舞台表演声乐

石胜

摘 要:舞台表演通常来讲是通过人声歌唱、器乐演奏或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在舞台上直面受众群体以此来塑造艺术形象、传递作品实质。舞台表演艺术一般包含舞蹈,音乐,话剧,曲艺等等。形体与舞蹈作为众多表演艺术的基础学科,主要训练学生的形体,改善姿态,提升气质。声乐表演作为音乐表演一个方向,通过歌者演唱来诠释声乐作品本身所包含的艺术魅力。如果一个从事声乐表演的人,在舞台上肢体动作匮乏,或者呆板,只是单纯把歌曲内容演唱出来,那么他将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本文以音乐表演学生声乐方向形体与舞蹈教学为例对以往形体与舞蹈课程内容设置重新安排,在原有音乐表演形体教学大纲基础上进行修订,主要增设歌唱形体语言,歌唱神态语言,歌唱舞台调度三方面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综合系统训练,以此构建声乐表演学生在舞台上肢体语言的自然协调,增强舞台艺术表现力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舞台表演;形体与舞蹈;声乐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183-02

形体语言是舞台表演者最基础语言,作为一种特殊语言符号传递着歌唱者内心情感,演唱时的状态,它是演唱者体内内心情感的外向性物化表现。音乐表演声乐方向毕业学生最后得面对社会走向舞台,因此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即要学会声乐表演技能。声乐表演主要包括唱和演两方面,歌者通过歌声和肢体动作来创造艺术形象,诠释作品本身包含的内容和主题.演和唱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声乐作为表演艺术不仅仅是要唱好而且要演好,需要一种视觉冲击力。声乐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元素需要演唱者声情并茂并伴随形体动作进行综合演绎,声乐表演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形体动作伴随演唱者整个表演。在多年形体与舞蹈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声乐方向特殊性从形体语言,神态语言,舞台调度来构建形体语言的自然协调性和动态思维的创造性,并使形体与舞蹈教学和舞台演出形式有机融合,进行模拟舞台化教学。

一、声乐表演之形体语言训练

在声乐表演中形体语言主要体现在表演者的姿态语言、舞台动作语言以及手势语言等。在声乐演唱中形体语言作为流动着的形体语汇一方面可以以辅助演唱者传递作品思想意蕴,让观众能够与演唱者产生艺术共鸣,另一方面丰富的形体语言又能够极大丰富歌者的舞台表现。由于演唱过程中形体语汇随着音乐节拍体现出一个动态的,短暂的展示过程,因此在表现时需要演唱者能够精准、生动、自然而不娇柔做作的展示出该作品应有的形体语汇就显得至关重要。生硬,死板,程式化的舞台形体语言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声乐表演艺术需要,更不能够感染到观众。

(一)手势语言训练

在以往形体与舞蹈教学中手势并没有作为训练单元进行单一训练,导致学生对手势语言概念的模糊,在演唱作品时候手势的不确定性乃至错误的手势语言导致演唱者整体艺术水准大打折扣。手势语言作为在歌唱中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本身具有较强指向性以及概念性在声乐演唱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歌唱中手势的组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组成:分别是手指、手掌、手腕组成,同时,由小臂、肘、大臂乃至肩部做出的整套形体语汇。手势语言在以往演唱中被边缘化认为可有可无。其实则不然,手部动作是演唱者内心情感的外化,不单是只有演唱者声音具传情达意功能,手势作为另一种无声情感符号表达同样具有表情功能。每位演唱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手势与风格,这就造就了歌唱手势的多样性,但是也可以从多样性中找出其共性。一般来讲手势中用得最多的基本手型有女形掌: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如图1所示;男形掌: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如图2所示。

抒情性手势训练——该手势在很多歌曲演唱中演唱者运用得最多的手势,一般这种手势从裤缝开始,经过一位手慢慢延伸至三位手或者是小七位手,该手势没有特定指向性与情绪波动,一般在抒情性歌曲以及慢板中运用得最多,在手势运用中显得较为抽象。因此在形体与舞蹈课程中,老师可以选取抒情性歌曲对学生进行手势培养训练,让学生在熟悉作品背景的前提下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再配合手势对每一个句子进行训练,让学生领会情与形的统一。

象征性手势训练——象征性手势是指演唱者在歌唱中根据歌词意境做出的表意性手势,让观众能够瞬间明白。比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歌唱者就需要在手势形态语汇方面给与一定演示。象征性手势其最大特点在于神似,而不追求形似。比如《回娘家》这首歌曲在演唱时候必须得有一定的夸张色彩模仿各种自然状态,把回娘家那种既高兴又狼狈的心情表达出来。因为象征性这类的手势包括范围比较广所以在训练的时候需要学生自然流露,不能为了动作去做动作,也不能每一句歌词都去做手势,这样看起来更像跳舞而不是唱歌,有喧宾夺主之感,从而影响演唱者本身对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二)站姿训练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站如松,坐如钟,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由此说明一个人的站姿十分重要。作为声乐表演的学生如果在舞台上没有一个好的站相,即使演唱得再好,艺术表现方面也会大打折扣给人不完整之感。因此在形体课程里面站姿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模拟舞台演出从出场到站姿以及舞台定位对整首歌曲进行演绎,脚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心情,不好的站姿会使演唱者感觉很不自然,身体动律比较僵化,这样就会造成心理紧张从而影响演唱水平的发挥。在演唱当中比较舒服的脚位是两只脚呈纵向之势,即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在后,重心可以跟着演唱时情绪演唱者本人进行前后之间转换,这种站姿显得比较庄重给人以沉稳,大方的感觉;同时演唱者本身也会感觉比较轻松自如没有拘束感。这种站姿是目前歌唱者运用得最多的姿势,对于基本上没有舞台经验的学生来说,站姿训练帮助他们以后驾驭舞台表演具有很大帮助。

二、声乐表演之神态语言训练

众所周知,识人识脸,脸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最显著特征,而面部的神态语言又是每个人独有的,不可复制的语言。作为演唱者来说脸部是作品感情世界的外化,脸部神态体现着作品复杂的情愫,观众可以通过演唱者神态语言来了解作品深层次意蕴。在声乐演唱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神态:一是愉快神态,该神态主要表现嘴角向后拉长,双颊向上飞扬,眉毛拉平,眼睛变细等等。比如演唱《打靶归来》就需要运用愉快神态,把打靶归来高兴,幸福的心情传递出来;二是哀伤神态,主要表现嘴角下垂,两颊松垂而细长,把眉毛皱成八字形等。比如演唱《孟姜女》时候演唱者得运用哀伤情绪,把孟姜女的苦闷,悲痛,思念夫君的情绪表达出来。除了以上两种神态在歌唱时根据作品需要还有兴奋,惊奇,惊恐,羞愧,轻蔑,愤怒等等神态语言。总而言之,神态语言作为一种无声语言,同时又兼具世界性,无论种族,性别,是人类世界性语言。舞台上演唱者的神态语言对于演唱者完成作品,塑造艺术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声乐表演之舞台调度训练

声乐表演的根本在于演唱者能够通过声音,形体语言以及神态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而演唱过程中的舞台调度训练对于演唱者完成艺术作品也具有重要价值。声乐表演中的舞台调度主要有两种:一是演唱者(单人表演)可以在台上移动(1点至9点)任意穿插;二是原地不动(固定于某一个点上)。第一种调度主要以点,线结构样式进行训练。一个好的演唱者如果能把舞台调度处理得恰到好处,给观众行云流水般感觉,就会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舞台上的点有很多如图3所示

舞台上总共有9个点,每个点都有不同的表现力,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就生成线,它们或直或曲或弧。当演唱者在舞台上的时候,这条线简洁而清晰; 声乐表演中舞台调度具有很强艺术表现力,一般根据音乐曲式结构样式演唱者在不同区域进行演唱,从点到线再到点,反复多样的点线调度能够极大丰富舞台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声乐表演学生的形体,神态以及舞台调度全方位综合训练,能够更好加强学生演唱时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声乐表演并不只是单一在舞台上演唱,一首动听高水准的声乐演唱不仅需要传神的声音表现,同时也需要优美的手势作为辅助,让其整个和谐统一,具有一定视觉美感。总体来说声乐表演它是以形体与舞蹈语汇再加上表演者的神态表情为媒介,通过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与感悟,演绎出演唱者心灵的感悟,让观众获得声乐艺术的无限魅力。虽然形体语言作为声乐演唱者来说并不是主要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来说可以弥补演唱者本身对声音以及心理因素的不足,增强学生自信心,以致能够更好的完成对歌曲的完美演绎;其次声乐表演形体与舞蹈课程改革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身体得到自然放松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去,优美的形体语言以及传神的面部表情是歌唱艺术演绎最高的真和美的境界。总而言之,声乐表演形体与舞蹈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将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三个研讨内容,有可能会有更多外延空间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发现。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探析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导下音乐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2014)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4xn0062。

参考文献:

[1]刘建 潘多玲.舞蹈身体的群言—— 舞台调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9(01).

[2]刘岩.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J].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刘彩云.歌唱艺术的形体表演[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

[4]林欢欢.歌唱的舞台形体表演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10).

猜你喜欢
舞台表演声乐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浅谈歌唱中的舞台表演艺术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论舞台表演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策略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