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荣 甄利平 张海鹏 李玉清 田树琴 王建梅 康静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65例脚气性心脏病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収治的65例脚气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収治的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营养补充等,总结并分析引起脚气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见,观察组体力劳动暴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强体力劳动作为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OR=46.56(6.34~354.56)。另可见较好的营养补充可作为预防本病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5(0.05~0.79)。结论:较强的体力劳动与营养缺乏均可作为引起脚气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脚气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疾病控制
由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病,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则会引起心脏方面的损害,此时则被称为脚气性心脏病,其中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不合理多被认为引起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1]。有临床调查研究资料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脚气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为少见,但仍存在几类因素导致脚气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发展[2]。现我院对此展开分析,将脚气性心脏病患者与健康人员进行对比,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収治的65例脚气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我院确诊,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在41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4±3.1)岁,病程在1个月至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0.3)个月,另选取同时期収治的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39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3.3)岁,排除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统计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营养补充等,总结并分析引起脚气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指派专业医护工作者指导两组人员填写统一的问卷调查,回收率100%,后进行整理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发病因素对比分析
两组年龄、文化因素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体力劳动因素及营养补充因素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脚气性心脏病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可见,观察组体力劳动暴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强体力劳动作为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OR=46.56(6.34~354.56)。另可见较好的营养补充可作为预防本病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5(0.05~0.79)。
3讨论
脚气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多与体能需求量增加,肠道对维生素B1吸收量较差所致,总结其发病的机制如下: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1时,可导致体内焦林硫酸铵的合成量明显减少,无法促进形成丙铜酸脱羧,这就对心肌、神经等能量来源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但目前关于引起该病的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据调查资料显示,某单位集体于2014年1月初改变了食堂的管理方式,导致菜品质量明显降低,出现了维生素B1不足的情况,后再4月时确诊了多例脚气性心脏病患者,推测维生素B1不足可作为该病的诱发因素[4]。另外,在某研究报道中指出,有集体人员曾于2015年9月接受了强化体能训练,并于11月进行了强体力劳动,12月则出现了若干例脚气性心脏病,直接说明了引起该病的诱因与强体力劳动相关,推测发病的原因是,当体力劳动增加时可导致机体维生素B1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说明体力劳动的强度可对发病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单因素分析可见,观察组体力劳动暴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强体力劳动作为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另可见较好的营养补充可作为预防本病发生的保护因素,该结果符合上述观点。综上所述,较强的体力劳动与营养缺乏均可作为引起脚气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注意补充维生素B1,多进食富含此维生素的物质,并注意适当的休息,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谭菁,黎艳辉.脚气病性心脏病10例临床特征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5):665-666.
[2]李菲,吕超.脚气病性心脏病误诊1例[J].疑难病杂志,2003,2(5):311-312.
[3]范咏梅,姚林英,王丽丽.脚气性心肌疾病临床诊治体会[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7,7(2):90-91.
[4]王勇,陈航,周显刚.某集体单位人群脚气病性心脏病暴发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4):123-124.
[5]董明清.脚气病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例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1,4(5):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