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摘要】项目式学习主张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特征。本研究以可行性、实践性、多样性及动态性为原则,尝试构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项目式学习框架,并探讨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情感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跨学科学习能力。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框架 实施策略
一、前言
当代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项目式学习集中体现并贯彻了语言的“学”和“用”的统一,具有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和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能促进语言、内容和技能的同步习得,是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试图构建适合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的项目式学习框架及其实施策略,以期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项目式学习基本特征
项目式学习是“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以设计的学习项目为中心,以小组作为主要组织形式,以项目来驱动学生的学习,通过对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完成学习内容与活动任务,运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达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意义学习”。
项目式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自主性。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责任者,自主选择相关知识信息,自主选择和应用相关学习策略,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进行监察、评估、反馈,并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第二,合作性。学习者之间是一种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围绕项目的选择、设计与完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交流与协作,形成“学习共同体”。第三,探究性。教师调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精神与技能。
三、项目式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有关外语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经历了萌芽(如Fried-Booth,1982)、影响扩大(如Haines,1989)、理念探讨(如Stoller,1997)和模式构建(如Beckett & Slater,2005)几个阶段,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诸多学者对项目依托的语言教学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讨,如Vincent(1990)探讨的写作教学、Fried-Booth(2002)设计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等。亦有学者探讨了依托项目在二语/外语教学中的优势,如培养学习者自主性(如Malcolm & Rindfleisch,2003)、训练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如Kagnarith et al,2007)等。
2.国内研究现状。项目式学习于20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刘景福、钟志贤(2002)介绍了国外开展的项目式学习实践。近年来,有学者尝试构建基于项目的外语教学框架或模式,如张明芳(2011)从后方法视角构建了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项目式学习框架;李立、杜洁敏(2014)开展了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还有学者对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何轶君(2011)开展了项目式学习对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口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王勃然(2013)对项目式学习模式影响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究。
四、基于项目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构建
1.构建原则。构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框架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行性。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学业需求、社会需求及需求变化特点进行项目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兴趣等特点,确保项目式学习的可行性及有效性。(2)实践性。项目的内容可以以学科为依托,也可以跨学科设计。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项目内容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生活。(3)多样性。多样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目标多样性及项目评估形式多样性。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注重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非语言能力的培养。评估项目既包括学习结果,也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4)动态性。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因素,科学灵活的设计和调整项目式学习要素,不断丰富和完善项目式学习理论框架。
2.模式阐释。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框架,该框架主要有五大要素构成:口语能力、非语言能力、非智力因素、信息技术和学科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项目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从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的观点看,口语能力通常包括语言要素的运用能力、话语组织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大学英英语口语教学不能仅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还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非语言能力。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包括动机、态度等。教师要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调动学生口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基于项目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进行开放性探索,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跨学科知识和丰富相关的百科知识,这打破了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人为割裂知识的弊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提供运用多种技术进行项目选择、计划、实施及成果展示的机会。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基于项目的口语学习提供资源支持(人力资源如教师、
学生、专家等,非人力资源如语言素材等)、技术支持(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交互与反馈,虚拟现实技术等)及管理支持(对网络资源、学习档案及口语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与评估等)。
3.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笔者根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项目式语言学习的过程分为如下阶段:需求分析、设定项目主题、选择项目主题、设计项目任务、创设项目情境、实施项目计划、项目成果展示和项目评估与完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包括个人需求、学业需求及社会需求分析。对英语口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可以为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及实施提供依据,为口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
(2)设定项目主题。项目主题要以学生专业特点与目标岗位的英语需求为出发点,项目内容要尽量真实、有针对性。教师要合理筛选、调整与整合学科知识与教学资源,尽量让学生参与议定,最终使项目的内容构成一个个专题,如家庭教育、性别差异、环境污染等,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进行项目式学习。
(3)选择项目主题。教师要帮助或指导学生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作为口语训练内容,让学生有话说并且会说。同时,教师可以预先导入与主题相关的新的语言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陈述性知识,以减轻其认知负载,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介绍诸如拖延、转述、求助、副语言等口语交际策略,使口语教学不仅重视英语口语技能训练,还要加强交际策略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设计项目任务。设计驱动问题是整个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驱动问题要激发学生兴趣,要和学习者现有的认知水平、语言水平相匹配,所涉及到的词汇及观点不宜过高于学生现有水平。设计项目任务时,可以通过查询网络资料、师生共同商讨和修改,确定小组子项目论题。
(5)创设项目情境。在项目实施过程,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焦虑感。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英语口语活动是降低学习者焦虑程度、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还可以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尽量模拟自然条件下受推动的交际性输出,如角色扮演、电影配音,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把情感焦虑降至最低限度。
(6)实施项目计划。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爱好及强项制定项目方案,包括时间规划、团队分工、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等,形成小组资料文件夹,并合作谈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对小组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与必要的建议、辅导、反馈及专题讲座,以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7)展示项目成果。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成果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课堂报告、录音、配音、自拍录像、讲故事、角色表演、看图说话、辩论等。各小组通过展示其研究成果,展现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
(8)项目评估与完善。项目评估要采取多元的评估方式,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课堂报告展示小组研究成果为例,小组就其论题进行课堂报告,报告结束后,小组作为团体接受他人提问并做出回答,教师、其他小组的学生、本小组的学生可以从报告内容、词汇丰富度、口语流利度、表达连贯性、答辩满意度等方面对此次研究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估。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本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各方面能力如信息搜集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要同样纳入评估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教师评估、同伴评估、自我评估相结合,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
五、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项目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和高级认知能力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鲜活的语言素材、实时和非实时的语言学习必需的交流手段、真实的交际情景和宽松的交际氛围,并围绕真实的项目任务开展口语活动的新型探究性学习模式。该模式囊括了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非智力因素、学科内容及信息技术五大要素,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情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跨学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Beckett,G.H.&T.Slater.The project framework:A tool for language,content,and skills integration[J].ELT Journal,2005(2):108-116.
[2]Fried-Booth,D.L.Project work with advanced classes[J].ELT Journal,1982(36):98-103.
[3]Haines,S.Projects for the EFL Classroom:Resource Material for Teachers[M].Walton-on-Thames,UK:Nelson,1989.
[4]Kagnarith,C.Theara,C.& A.Klein.A questionnaire project:Integrating the four macro skills with critical thinking[J].English Teaching Forum,2007(1):2-9.
[5]Malcolm,D.&W.Rindfleisch.Individualizing learning through self-directed projects[J].English Teaching Forum,2003(3):10-15.
[6]Stoller,F.L.Project work:A means to promote language and content[J].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7(4):2-9,37.
[7]何轶君.项目学习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1.
[8]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5).
[9]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19.
[10]刘育东.外语教学中项目学习教学法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1]王勃然.项目学习模式对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12]杨惠中,朱正才,方绪军.英语口语能力描述语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级划分[J].现代外语,2011(2).
[13]易凌峰.教师认知与决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5).
[14]张明芳.后方法视角下外语教学中的项目学习框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